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溢價率68%、高出指導價5.6萬/平,深圳老網紅豪宅又拍出了新紀錄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23 08:37:50

◎這一成交價比13.2萬元/平方米的指導價高出約5.6萬元/平方米;而成交總價3600萬元,比該房源在今年5月時的評估價3058萬元高出了542萬元。

每經記者 陳榮浩    每經編輯 陳夢妤    

深圳一豪宅盤這兩天在法拍市場上演了一波“火熱角逐”。

7月21日,老網紅華潤城潤府3期在阿里法拍上線,該房源面積為191.1平方米,最終經155輪競價,以3600萬元拍出,折合單價18.84萬元/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成交價比13.2萬元/平方米的指導價高出約5.6萬元/平方米;而成交總價3600萬元,比該房源在今年5月時的評估價3058萬元高出了542萬元。

155輪、溢價率68%

從拍賣情況來看,潤府3期此次拍賣異常火爆,引來9萬多人圍觀,最終16人參與報名,經過155輪出價后,起拍價從2140萬元加到了3600萬元,溢價率達到68%。

該房源此次成交價,成為華潤城潤府3期在法拍網上的均價新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阿里法拍上還有潤府3期4棟5203號房源,分別在今年1月18日和2月10日被法拍,面積為88.17平方米,一拍時該房源以總價1390萬元、折合單價15.76萬元/平方米開拍,最終因無人出價而流拍;到了2月10日二拍時,成交價降到了約1200萬元,折合單價13.61萬元/平方米,與參考價相當。

來源:阿里法拍

從競買記錄可以看到,此次名為F6579號的優先買房權人出價非常強勢,從2510萬元開始出價,經過51次加價,最終在和16715號競買人的多次角逐后成功拍下。

執行裁定書提到,此次被拍賣的房源房主為史某,因與其他公司涉及4880萬元合同糾紛,被申請執行人向本院申請強制執行。

記者從中介處了解到,目前華潤城潤府3期的真實掛牌價約在16萬-19萬元/平方米不等,比如一套2室2廳89平方米的房源,掛牌價為1450萬元,折合單價16.3萬元/平方米;一套3室2廳150平方米的房子,掛牌價為2900萬元,折合單價19.3萬元/平方米。

花比市場價高出不少的價格買下法拍房,這里面是否可能有隱情?經常接觸司法拍賣業務的上海市光明律師事務所律師付永生7月22日下午通過電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排除有暗箱操作的可能,但在現實處理的案件中,這類情況并不常見,因為就算債權人“左手倒右手”把價格抬高,該交的契稅、增值稅等同樣得交,不可能因為是債權人參拍而減免。

此外,如果債權人親自競買成功,以債權抵充拍賣款也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比如一個人同時欠了很多人錢,最后他的資產被拍賣了,其中一個債權人將房子買下來抵充借款,在法律上是不被支持的,因為這對其他債權人而言是不公正的。”

據付永生介紹,一般優先競買人都是跟原房屋有特定關系的人,包括房屋承租人、房屋共有人等。“對于上述拍賣,個人更傾向于是正常的市場交易行為。”

豪宅法拍屢破新紀錄

華潤城在深圳曾多次創造“日光”。

2014年10月,華潤城推出潤府1期產品,均價4.75萬元/平方米,開盤當日售罄;2014年11月,華潤城潤府1期加推,均價漲至5.0萬元/平方米,3小時內售罄;到了2015年時,華潤城潤府2期以單價6萬元/平方米入市,同樣開盤售罄;2018年6月,華潤城潤府3期產品開盤,均價8.5萬元/平方米,741套當日售罄;2018年9月,3期加推,均價8.5萬元/平方米,555套當日售罄。

直到2021年12月,華潤城項目開始打破“日光”的開盤節奏。2021年12月,華潤城潤璽以13.2萬元/平方米的價格入市,推出1024套房源,吸引了1486批客戶認籌,當日開盤仍剩余200套房源。

華潤城潤府3期實拍圖 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記者注意到,今年類似華潤城潤府3期一樣的豪宅盤,在法拍網上拍出高價已非個例。

就在7月20日,一套位于深圳福田區的香蜜湖1號358.54平方米房源,因為業主無法償還6330萬元欠款被拍賣,起拍價為6570萬元,最終5位參拍者經過47輪出價,以9198萬元成交,折合單價25.65萬元/平方米,刷新香蜜湖1號法拍房最高總價紀錄。

3月2日,一套天鵝湖花園二期D棟一套131.43平方米房源,起拍價約1600萬元,市場評估價約1882萬元,最終經過182輪競價后以2503.4萬元成交,比起拍價高出近904萬元,折合單價約19.05萬元/平方米。

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統計,2022年上半年,深圳豪宅批售26.3萬平方米,環比下滑55.8%;推售面積23.5萬平方米,環比下滑59.3%,處2020年下半年以來的低點。隨著7090政策以及別墅項目的逐漸消失,再加上政府嚴格指導價下,開發商難以獲批預期中的價格,導致豪宅項目逐漸減少,樓盤質量更加偏向剛需改善。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