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每經熱評丨博瑞醫藥內幕交易案宣判 藥企信披怎能打“擦邊球”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04 22:21:32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評論員 陳星

近日,一起內幕交易案宣判讓上市公司博瑞醫藥(SH688166,股價20.69元,市值84.83億元)再次引起輿論關注。博瑞醫藥曾是抗疫“明星股”,2020年1月,公司開展了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的仿制工作并取得一定進展。當年2月,公司官宣批量生產出瑞德西韋原料藥。公告發布后的兩個交易日,博瑞醫藥股價上漲近60%。

法院判決顯示,博瑞醫藥董事長袁建棟為尋求支持,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將前述產品進展告知了涉案人。涉案人利用內幕消息進行股票買賣并獲利八十余萬元。目前,涉案人已經受到法律處分,而博瑞醫藥前述公告中所稱的“批量生產”,也被查明只是藥品研發的試驗性生產,公司未取得藥監部門批準,也未取得專利權人授權。換言之,博瑞醫藥并不具備前述藥品商業化批量生產的資質。

也就是說,博瑞醫藥不僅涉嫌在敏感期違規透露敏感信息,其信息本身也只是“煙霧彈”,憑借語焉不詳的措辭讓股價在兩個交易日內上漲六成。

準確性一直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評價原則之一。準確性的首要標準,則是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要與事實相符合、客觀準確。其次要保證信息清晰精確,沒有重大偏差。較虛假信息而言,不準確信息一般更難分辨,更易對投資者造成誤導,因此不管是監管機構還是上市公司更應對信息的準確性加以強調與關注。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藥品試驗性生產和商業化生產之間的具體區別往往難以明晰,很容易把博瑞醫藥公告中的“批量生產”理解為公司已經可以正式生產并銷售瑞德西韋原料藥和制劑,進而對公司業績成長性產生錯誤判斷。而上市公司在公告中不對概念加以詳細說明,甚至語焉不詳地釋放利好信息,有借助不準確信息夸大公司研發進程之嫌。

作為醫藥企業,所披露內容必然涉及專業術語和概念。但既然是公眾公司,在披露信息時就更應注意平衡專業與清晰易懂之間的關系。其術語概念不僅應當被專業投資者所了解,也應當能被具有一般經營知識及文化水平的投資者所理解。不能假借專業術語故意誤導投資者,讓投資者對其含義及用途產生誤讀。

回歸到博瑞醫藥本身,信息披露的不準確雖然讓其股價在短時間內實現上漲,但也讓公司收到了上交所的監管關注,時任公司董事會秘書也受到通報批評并被下發警示函,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隨著博瑞醫藥在新冠藥物研發方面的真實底色露出,其股價也逐步回落。

可以看到,脫離真實業績支撐的股價仿若空中樓閣,終會如夢幻泡影般散去。新冠疫情相關產業鏈條上的企業更應該明白,新冠疫情不是“熱點”,不是只要“沾親帶故”就能使股價與業績齊升。作為醫藥企業,更應明白做好藥以及滿足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才是真正使命,股價應當是公司真實價值的體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博瑞醫藥 醫藥生物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