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05 18:19:25
◎近日,恒豐銀行官網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恒豐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恒豐理財”)獲得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開業。
每經記者 肖世清 每經實習編輯 馬子卿
又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開業!
近日,恒豐銀行官網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恒豐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恒豐理財”)獲得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開業。
公告顯示,恒豐理財注冊資本為20億元人民幣,注冊地為青島,業務范圍為: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理財產品,對受托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面向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理財產品,對受托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理財顧問和咨詢服務;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年內已有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開業,包括浦銀理財、施羅德交銀理財、上銀理財、民生理財以及高盛工銀理財,恒豐理財則為年內第6家獲批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
據悉,恒豐銀行于2021年6月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經過1年多的籌備,現獲銀保監會批準開業。
8月3日,恒豐銀行官網發布公告表示,該行全資子公司恒豐理財獲批開業。恒豐銀行在公告中表示,設立恒豐理財是該行嚴格落實監管要求、促進理財業務健康發展、推動銀行理財業務回歸本源的重要舉措,標志著本行在推動資管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共同富裕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未來,恒豐理財將以“立足青島、齊魯特色、區域突破、服務全國”為市場定位,以“收益領先、客戶至上、產品多元、服務優越、風控完善”為經營目標,努力打造成為一家值得信賴、綠色引領的一流數字化資產管理專業機構,更好地為投資者創造價值。下一步,恒豐銀行將按照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嚴格履行有關程序,推動恒豐理財盡快開業運營。
根據該行2021年年報顯示,恒豐銀行是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前身為1987年成立的煙臺住房儲蓄銀行。2003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改制為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完成市場化改革股改建賬,中央匯金公司成為第一大股東。
該行2021年年報顯示,報告期末,該行(集團口徑下)存續的各類理財產品規模1273.83億元,同比增長15.09%。新產品規模占比同比增長27.42個百分點。報告期內,該行凈值型理財占比達到49.63%,較年初提升27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恒豐銀行2021年年報
值得一提的是,該行的理財收入對于該行的營業收入作出較大貢獻。截至2021年末,該行(集團口徑下)實現非利息凈收入62.20億元,同比增加8.41億元,增幅15.63%。其中,代理及受托業務收入實現21.71億元,同比增長47.89%,主要是理財收入、投行類業務、代理業務、咨詢顧問業務收入增長。
恒豐銀行在財報中表示,該行嚴格遵循監管導向,積極開展理財存量業務整改,持續推進理財子公司籌備和籌建各項工作,加快理財業務高質量發展步伐。優化理財產品結構,凈值型理財產品比重明顯提升,創設機構客戶專屬產品“豐實”系列、私募融資項目類產品“豐盈”系列、混合類產品“豐彩”系列、權益類產品“豐溢”系列,報告期內,成功發行首只私募產品。
據每經記者統計,目前全國已有29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包括國有大行6家、股份行11家、城商行7家、農商行1家、合資4家;已經獲批開業的理財子公司已達28家。
如今,資管新規落地已逾半年,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兌”迎來全面凈值化,銀行理財市場進入資管新規時代。銀行理財子公司籌備開業正在加速推進,于商業銀行而言,設立理財子公司,除了更符合監管導向外,還能帶來什么益處?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記者表示,成立理財子公司,是落實監管要求,促進理財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的要求,規范理財資管業務發展,成為部分銀行發展資管業務和經營轉型的重要抓手,同時,通過開展理財業務有助于拓展部分銀行盈利空間;也有助于銀行獲客與市場品牌打造等。
“理財子公司的產品設計、信息披露、資產投資規范等,有助于防范潛在金融風險,有效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理財子公司健康發展有助于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消費者創造價值,增強金融體系韌性。”周茂華稱。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理財在資管新規之前存在大量資金池和期限錯配的模式,給金融體系積聚了大量風險,但監管很難做到有效針對。從政策層面來看,理財子公司是推動銀行理財業務按照監管政策要求快速轉型的著力點,是商業銀行規范自身理財業務、實現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方向,因此,理財子公司的成立是大勢所趨,也是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轉型的必經之路。
明明強調:“最重要的考量是理財業務的規模以及合規程度,理財業務規模太小的銀行并無成立理財子的必要,而合規是日后理財子發展的底線,兩者將會被重點考量。”
展望未來,明明認為,未來理財子公司將逐步承接母行絕大部分的理財業務,成為理財市場的絕對主體,而理財規模較小的城農商行可能會逐步推出理財市場,轉而為大行做代銷業務。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4972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