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09 19:34:42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編輯 彭水萍
本周二A股繼續小幅上漲,多數主要股指已拉出四根小陽線。截至收盤,滬指漲0.32%至3247.43點,深綜指、創業板綜指分別漲0.24%、0.59%,滬科創50指數漲0.85%。
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22.12億元,絕大多數為通過“深股通”賣出。相關市場方面,隔夜美股表現溫和,周二港股的恒指微跌0.21%。
盤面上看,光伏、風電、鋰電等新能源賽道股走勢強勁。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史上最大的“氣候法案”,該法案涉及產業規模高達3690億美元,重點覆蓋清潔能源產業鏈。
芯粒概念股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龍頭芯原股份(SH688521,股價69.96元,市值348.2億元)再漲7%。個人覺得芯粒相關題材的確有些說服力,技術上也有可行性,建議投資者短期內注意些追漲風險,但中線一般可以繼續保持關注。對于短期內出現的新概念,投資者一般得從前景角度看問題,得有自個的基本判斷,由此可以適度淡化消息來源或消息級別。
圖片來源:攝圖網-400760664
金融、地產、中藥、農業板塊表現稍弱。午后剛開盤,地產股曾有波拉升,但后勁不足。至于金融股,表現則更顯疲弱。
周一晚間坊間出現些“大瓜”級別的傳言,該傳言稱有些基金經理違規參與場外期權,而且還暗示有些人已被查被抓。不過,已有多家公募基金進行了辟謠。對于這類比較逼真生動的傳言,普通投資者肯定一時是搞不太清楚的,故也許有些投資者可能就會因猜忌而拋售些相關基金重倉股,且弄不巧就會做反。
個人覺得投資者對這類消息不宜做出太多反應,市場中永遠會有混亂的消息,過分敏感輸面可能會更大一些,因多數投資者只是“后知后覺者”。簡單說,就算傳言全是真的,最后得知消息的普通投資者做出應激反應,也許正落在“放消息者”的算計之中。
無論傳言真假,也無論投資者原本持啥個股,其實都不必理會。如今的股市已很大了,個別公募基金對市場的“話語權”有限。再說了,基金持倉百分比也會有限制,故其倉位變化更難對股價構成太多影響。
后市方面,我覺得大盤仍將延續當前這種不溫不火走勢。市場短期炒作重點將圍繞著中報業績,因接下來中報會益發密集。 投資者如果也相信股指漲跌有限,那就更應關注業績或中報。
周三上午我國將公布7月份CPI數據,投資者最好留意一下。一般來說,如果該7月CPI漲幅未超3%便問題不大,否則多少會為大盤帶來些壓力。
美國也將于周三晚間公布其7月CPI,美國6月CPI年率漲幅達到“嚇人的”9.1%,如果這回公布的7月物價仍然嚇人,那么市場對美聯儲9月份加息75基點的殘余不確定性基本就沒了。
中美是全球最重要國家,兩國CPI自然都極為重要。目前相對而言,我國CPI數據更顯重要,因為美國通脹就算仍然極高,但不一定還有后勁。最近國際油價、農產品價格已大幅下跌,而未必會反映在7月物價數據上,卻大概率會滯后體現在更晚的數據上。
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 njcjnews)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076066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