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黃金賽道上,23地被委以重任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1 23:51:23

為何氣候投融資試點如此重要?它又會給城市帶來什么?

每經記者 楊棄非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新華社

8月10日,生態環境部公布氣候投融資試點名單。

與此前曝光的30個申報城市和國家級新區相比,共有23個“候選者”最終突出重圍。其中,參與申報的3個省會城市最終少了長沙,8個國家級新區少了天津濱海新區,19個地級市也僅剩下10個,而深圳福田區、武漢武昌區等此前未出現在上述申報名單內的城區也一道入圍。

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網站截圖

去年12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通知》,拉開氣候投融資試點序幕。之后僅不到半年時間,今年5月底,生態環境部透露,我國氣候投融資試點已基本完成評審工作,即將全面啟動運行。

在碳中和這條百萬億級的黃金賽道上,城市爭奪試點的“火藥味”十足。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處長丁輝此前透露,“很多申報地方將氣候投融資試點列為‘書記工程’或‘市長工程’,一些地方由市委書記親自參加評審答辯,并全程主持試點方案的編制工作。”

為何氣候投融資試點如此重要?它又會給城市帶來什么?

氣候

今年夏天,罕見高溫再次席卷北半球。早在6月中旬,鄭州、西安兩市率先迎來連續多天氣溫超37℃的橙色高溫預警,而后,成都接棒,下轄簡陽市一度超過40℃。在一片“火爐城市”轉移的討論聲中,重慶、武漢等老牌“火爐城市”也熱得坐不住了……

圖片來源:新華社

而在此之前,我國南方多個省份才遭到暴雨襲擊。數據顯示,自今年入汛以來,我國共出現18次區域性暴雨過程,廣東、廣西的降雨量均達到自有氣象記錄以來之最,多省持續強降雨導致多地遭受洪水災害。

氣候變化大背景下,極端天氣正愈加頻繁地影響全球城市。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明確指出,即便人類通過減排實現《巴黎協定》1.5℃以內的升溫目標,氣候變化的健康威脅,諸如高溫熱浪、洪水、干旱和氣候敏感性傳染病等,仍將在未來數十年內不斷增加。達沃斯論壇2021年《全球風險報告》則將“氣候行動失敗”列為未來十年最有影響、最有可能發生的第二大威脅。

2020年,我國正式提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孫軼颋指出,實現“雙碳”目標,要進行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諸多調整,這就需要很多創新型技術和項目做支撐,同時需要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公共資金,氣候投融資便應運而生。

2020年10月,我國多部委發布《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成為國內首個專門的氣候投融資政策文件;一年后,《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方案》(下稱《方案》)隨即出臺。

何為“氣候投融資”?

上述《方案》將其定義為“為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低碳發展目標,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資和融資活動,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 

氣候投融資與相關概念地關系 圖片來源:人大生態金融

氣候投融資有兩個主要的支持范圍,一是減緩氣候變化,二是適應氣候變化;最終目標是通過抑制高碳投資、促進低碳投資,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和高質量發展的協同目標。

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發布的《氣候投融資項目分類指南》團體標準,進一步列出投資的具體內容。其中,“減緩”包含了產業、能源、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非能源活動溫室氣體和碳匯五方面,“適應”則既涉及各類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又囊括提升多種生態地區適應能力。可以說,覆蓋面十分廣泛。

試點

據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2020)測算,要實現2℃目標導向轉型路徑,我國2020~2050年間總投資需求將達到127.24萬億人民幣,折算到2060年,年均約3.18萬億元。

面對百萬億級新賽道,資本的積極性似乎并不算強。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下稱中咨公司)高級工程師張建紅曾分析指出,氣候資金需求和供給矛盾突出,已成為氣候投融資面臨的重要障礙。據估算,2030年,后平均每年氣候投融資缺口約1.3萬億元以上。

圖片來源:新華社

問題出在哪?業界一種較普遍的觀點是,我國氣候投融資“不差錢”,關鍵在于門檻高、回報慢,需要投資方轉變認知、政府確立政策導向。

而轉變的重點,正是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意識相對薄弱、氣候投融資體制機制尚不健全的地方層面。

面對可能出現的氣候風險、實體風險和轉型風險,壓力測試首先通過試點展開。但問題是,誰能獲得試點的機遇?

早在上個月,重慶兩江新區和青島西海岸新區率先公布取得試點資格,成為最早“坐實”身份的兩個試點區域。當時,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分析指出,兩江新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部署優勢和綠色金融發展成果、西海岸新區作為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的經驗和氣候基金的現有規模,是其先聲奪人的原因所在。

對于部分城市,取得試點資格,也是對其雙碳發展領域的一種認可。比如,入圍的上海浦東新區和武漢市武昌區,就坐擁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兩個主要組成部分——交易中心和注冊登記中心。

而對于另一些城市,則肩負著通過氣候投融資帶動地區新舊動能轉換的重任。對于山西同時入圍的太原和長治二市,老工業基地推動綠色轉型的任務艱巨,也將是試點的特色之一。

此前,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和安國俊二人還曾進一步將試點城市總結為兩類:“對轉型壓力較大的地方來說,重點‘向內’,即籌集資金助力當地轉型;對轉型壓力不大的地方來說,重點‘向外’,即籌集資金助力其他地區轉型,氣候投融資將成為當地金融發展的新增長點。”

總而言之,“差異化”是現階段推動氣候投融資工作的重中之重。

縱觀此輪試點,同時涵蓋了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地域涉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等城市群,類型涉及金融中心型城市、科技創新型城市、能源資源型城市、產業轉移升級型城市以及革命老區。

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丁輝所言,由此,試點將能夠“探索氣候投融資差異化的投融資模式、組織形式、服務方式和管理制度。”

而根據《方案》目標,試點將通過3~5年努力,基本形成有利于氣候投融資發展的政策環境,培育一批氣候友好型市場主體,探索一批氣候投融資發展模式,打造若干個氣候投融資國際合作平臺,使資金、人才、技術等各類要素資源向氣候投融資領域充分聚集。

投資

試點能為地方帶來何種機遇?

最直接的好處體現在拉動投資上。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委會常委梁希分析指出,試點將能引導境內外氣候友好產業落戶試點城市。比如,試點打造出“雙碳”名片后,承諾在近期需要實現碳中和的五百強企業,將有前來“借光”的動力;而對于招引具有較強發展前景的雙碳有關科技項目和團隊,當地的金融環境也將是一枚有力的籌碼。

當然,試點也可能帶來更多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項目。

以適應氣候變化為例,面對愈加頻繁的極端天氣,包括水利、物流、城市、自然環境在內的諸多領域都將有望成為新的投資發力點。以水利為例,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25項,在建水利項目達3.18萬個,投資規模1.7萬億元,其中完成水利建設投資56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1.4%。

圖片來源:新華社

根據部分省市今年上半年發布的水利投資數據,正在推動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的廣東,以456.9億元水利投資額居于首位,緊隨其后的是開展“興水潤滇工程”的云南,得益于列入全國重大水利項目的多個灌區項目,投資額高達300億元。正謀劃平陸運河與湘桂贛粵運河的廣西、江西排名尚且靠后,可以預測其還將有較大增長空間。

這還不是全部。亞洲開發銀行城市和社會部門處城市發展專家陳金強曾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硬基建并不見得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比如,面對兩百年一遇的洪水,一些非結構性的措施同樣重要,包括預警系統、治理方案等,這些也將是新一輪投資的方向。

與“投什么”同樣重要的問題是,在這一新興領域,“怎么投”更有效?

面對氣候投融資參與度不夠的問題,試點將有望通過體制機制改革的先行先試實現破局。如梁希指出,以碳市場為基礎的碳定價體系是推動各行業實際行動的核心要素,氣候投融資試點可以根據區域產業發展需求,率先推出碳匯、配額、自愿減排量、在開發碳資產的相關金融工具和政策工具,有利于活躍當地氣候金融細分市場,助力企業開展氣候風險管理。

此外,在王文看來,試點還有助于讓氣候投融資與當地發展實際更好結合。

從當下實際情況來看,國內大部分地區經濟發展仍由部分高碳行業帶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仍然缺乏動態的平衡機制。王文指出,借力試點,地方可以摸索城市現代化建設和地方“雙碳”目標相結合的方式。

比如,不斷更新和升級階段性產業目標規劃、明確不同時期政策方向和資金需求、同步更新項目案例庫……一步一個腳印,找到平穩發展的出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新華社 8月10日,生態環境部公布氣候投融資試點名單。 與此前曝光的30個申報城市和國家級新區相比,共有23個“候選者”最終突出重圍。其中,參與申報的3個省會城市最終少了長沙,8個國家級新區少了天津濱海新區,19個地級市也僅剩下10個,而深圳福田區、武漢武昌區等此前未出現在上述申報名單內的城區也一道入圍。 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網站截圖 去年12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通知》,拉開氣候投融資試點序幕。之后僅不到半年時間,今年5月底,生態環境部透露,我國氣候投融資試點已基本完成評審工作,即將全面啟動運行。 在碳中和這條百萬億級的黃金賽道上,城市爭奪試點的“火藥味”十足。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處長丁輝此前透露,“很多申報地方將氣候投融資試點列為‘書記工程’或‘市長工程’,一些地方由市委書記親自參加評審答辯,并全程主持試點方案的編制工作。” 為何氣候投融資試點如此重要?它又會給城市帶來什么? 氣候 今年夏天,罕見高溫再次席卷北半球。早在6月中旬,鄭州、西安兩市率先迎來連續多天氣溫超37℃的橙色高溫預警,而后,成都接棒,下轄簡陽市一度超過40℃。在一片“火爐城市”轉移的討論聲中,重慶、武漢等老牌“火爐城市”也熱得坐不住了…… 圖片來源:新華社 而在此之前,我國南方多個省份才遭到暴雨襲擊。數據顯示,自今年入汛以來,我國共出現18次區域性暴雨過程,廣東、廣西的降雨量均達到自有氣象記錄以來之最,多省持續強降雨導致多地遭受洪水災害。 氣候變化大背景下,極端天氣正愈加頻繁地影響全球城市。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明確指出,即便人類通過減排實現《巴黎協定》1.5℃以內的升溫目標,氣候變化的健康威脅,諸如高溫熱浪、洪水、干旱和氣候敏感性傳染病等,仍將在未來數十年內不斷增加。達沃斯論壇2021年《全球風險報告》則將“氣候行動失敗”列為未來十年最有影響、最有可能發生的第二大威脅。 2020年,我國正式提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孫軼颋指出,實現“雙碳”目標,要進行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諸多調整,這就需要很多創新型技術和項目做支撐,同時需要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公共資金,氣候投融資便應運而生。 2020年10月,我國多部委發布《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成為國內首個專門的氣候投融資政策文件;一年后,《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方案》(下稱《方案》)隨即出臺。 何為“氣候投融資”? 上述《方案》將其定義為“為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低碳發展目標,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資和融資活動,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 氣候投融資與相關概念地關系圖片來源:人大生態金融 氣候投融資有兩個主要的支持范圍,一是減緩氣候變化,二是適應氣候變化;最終目標是通過抑制高碳投資、促進低碳投資,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和高質量發展的協同目標。 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發布的《氣候投融資項目分類指南》團體標準,進一步列出投資的具體內容。其中,“減緩”包含了產業、能源、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非能源活動溫室氣體和碳匯五方面,“適應”則既涉及各類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又囊括提升多種生態地區適應能力。可以說,覆蓋面十分廣泛。 試點 據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2020)測算,要實現2℃目標導向轉型路徑,我國2020~2050年間總投資需求將達到127.24萬億人民幣,折算到2060年,年均約3.18萬億元。 面對百萬億級新賽道,資本的積極性似乎并不算強。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下稱中咨公司)高級工程師張建紅曾分析指出,氣候資金需求和供給矛盾突出,已成為氣候投融資面臨的重要障礙。據估算,2030年,后平均每年氣候投融資缺口約1.3萬億元以上。 圖片來源:新華社 問題出在哪?業界一種較普遍的觀點是,我國氣候投融資“不差錢”,關鍵在于門檻高、回報慢,需要投資方轉變認知、政府確立政策導向。 而轉變的重點,正是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意識相對薄弱、氣候投融資體制機制尚不健全的地方層面。 面對可能出現的氣候風險、實體風險和轉型風險,壓力測試首先通過試點展開。但問題是,誰能獲得試點的機遇? 早在上個月,重慶兩江新區和青島西海岸新區率先公布取得試點資格,成為最早“坐實”身份的兩個試點區域。當時,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分析指出,兩江新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部署優勢和綠色金融發展成果、西海岸新區作為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的經驗和氣候基金的現有規模,是其先聲奪人的原因所在。 對于部分城市,取得試點資格,也是對其雙碳發展領域的一種認可。比如,入圍的上海浦東新區和武漢市武昌區,就坐擁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兩個主要組成部分——交易中心和注冊登記中心。 而對于另一些城市,則肩負著通過氣候投融資帶動地區新舊動能轉換的重任。對于山西同時入圍的太原和長治二市,老工業基地推動綠色轉型的任務艱巨,也將是試點的特色之一。 此前,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和安國俊二人還曾進一步將試點城市總結為兩類:“對轉型壓力較大的地方來說,重點‘向內’,即籌集資金助力當地轉型;對轉型壓力不大的地方來說,重點‘向外’,即籌集資金助力其他地區轉型,氣候投融資將成為當地金融發展的新增長點。” 總而言之,“差異化”是現階段推動氣候投融資工作的重中之重。 縱觀此輪試點,同時涵蓋了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地域涉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等城市群,類型涉及金融中心型城市、科技創新型城市、能源資源型城市、產業轉移升級型城市以及革命老區。 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丁輝所言,由此,試點將能夠“探索氣候投融資差異化的投融資模式、組織形式、服務方式和管理制度。” 而根據《方案》目標,試點將通過3~5年努力,基本形成有利于氣候投融資發展的政策環境,培育一批氣候友好型市場主體,探索一批氣候投融資發展模式,打造若干個氣候投融資國際合作平臺,使資金、人才、技術等各類要素資源向氣候投融資領域充分聚集。 投資 試點能為地方帶來何種機遇? 最直接的好處體現在拉動投資上。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委會常委梁希分析指出,試點將能引導境內外氣候友好產業落戶試點城市。比如,試點打造出“雙碳”名片后,承諾在近期需要實現碳中和的五百強企業,將有前來“借光”的動力;而對于招引具有較強發展前景的雙碳有關科技項目和團隊,當地的金融環境也將是一枚有力的籌碼。 當然,試點也可能帶來更多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項目。 以適應氣候變化為例,面對愈加頻繁的極端天氣,包括水利、物流、城市、自然環境在內的諸多領域都將有望成為新的投資發力點。以水利為例,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25項,在建水利項目達3.18萬個,投資規模1.7萬億元,其中完成水利建設投資56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1.4%。 圖片來源:新華社 根據部分省市今年上半年發布的水利投資數據,正在推動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的廣東,以456.9億元水利投資額居于首位,緊隨其后的是開展“興水潤滇工程”的云南,得益于列入全國重大水利項目的多個灌區項目,投資額高達300億元。正謀劃平陸運河與湘桂贛粵運河的廣西、江西排名尚且靠后,可以預測其還將有較大增長空間。 這還不是全部。亞洲開發銀行城市和社會部門處城市發展專家陳金強曾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硬基建并不見得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比如,面對兩百年一遇的洪水,一些非結構性的措施同樣重要,包括預警系統、治理方案等,這些也將是新一輪投資的方向。 與“投什么”同樣重要的問題是,在這一新興領域,“怎么投”更有效? 面對氣候投融資參與度不夠的問題,試點將有望通過體制機制改革的先行先試實現破局。如梁希指出,以碳市場為基礎的碳定價體系是推動各行業實際行動的核心要素,氣候投融資試點可以根據區域產業發展需求,率先推出碳匯、配額、自愿減排量、在開發碳資產的相關金融工具和政策工具,有利于活躍當地氣候金融細分市場,助力企業開展氣候風險管理。 此外,在王文看來,試點還有助于讓氣候投融資與當地發展實際更好結合。 從當下實際情況來看,國內大部分地區經濟發展仍由部分高碳行業帶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仍然缺乏動態的平衡機制。王文指出,借力試點,地方可以摸索城市現代化建設和地方“雙碳”目標相結合的方式。 比如,不斷更新和升級階段性產業目標規劃、明確不同時期政策方向和資金需求、同步更新項目案例庫……一步一個腳印,找到平穩發展的出路。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