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5 22:47:38
每經記者 蒲付強 實習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廖丹
“種植牙降價”渠道中呼聲最高的,當屬集采和醫保。
早在去年兩會,便有人大代表建議將種植牙材料費用等納入醫保。今年,種植牙集采的試點也在穩步推進。
然而,集采、醫保雙管齊下,是否能實現種植牙“自由”?把種植牙價格“殺到地板價”后,需要植牙的患者會受多大的益,或者說受益空間是否會像患者所想的那么大?
數據來源:《2020中國口腔醫療行業報告》 攝圖網圖 楊靖制圖
降價渠道之進集采:業內預計降價幅度不足30%
其實,在鄭淵潔呼吁大幅降低種牙等牙科治療費用之前,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肥東縣總工會兼職副主席李小莉便提出“關于規范種植牙材料費用并將其治療和服務費用納入醫保的建議”。
今年2月,在國新辦深化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進展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從去年初就開始部署,由四川組織省際聯盟,研究種植牙體集采規程,現在方案基本成熟,也廣泛聽取了臨床、企業和各地意見,準備今年上半年力求能夠推出地方集采的聯盟改革,實際上也是在國家主導下的一種布局,在牙科種植體探索的一種集采方式。
今年3月16日,四川省醫保局發文稱,2022年將牽頭組織開展30個省(市、區)省際聯盟口腔種植體帶量采購工作。
5月23日,四川省藥械招標采購服務中心發布口腔牙冠產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宣布對氧化鋯口腔牙冠產品開展申報工作。
那么,種植牙若是成功集采,能否實現鄭淵潔呼吁的那樣像心臟支架大幅降價,集采能擠掉種植牙多大的水分?
先來看看心臟支架集采后的降價幅度。2020年,心臟支架集采后,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國內產品平均降價92%,進口產品平均降價95%,按意向采購量計算,預計節約109億元。
心臟支架集采后,患者做一次心臟支架手術,總費用是多少?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宣傳科呂慧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集采之前,一個心臟支架,國產和進口費用分別為7900~13000元和13000~21000元,那個時候一場手術(手術+住院)例均費用在4萬元左右;集采之后,心臟支架降到六七百元,一場手術例均費用3萬元左右,給患者省了一萬多元。心臟支架集采后對于老百姓的幫助和經濟負擔的減輕是非常有效的。”
看來心臟支架集采后,患者總手術費降幅在1萬元左右,那么人們常說的心臟支架降價90%又是怎么來的?種植牙集采能否帶來90%的降幅以及上萬元的降費?
“從整個收費來看,應該會有20~30%的降幅。”中華口腔醫學會民營口腔醫療分會常委、青島光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光輝口腔門診部院長郭光輝給出了他對于種植牙集采降幅的判斷,以發達國家的高端種植體品牌為例,種植體成本都在3000元以上,有的甚至達到4000~5000元;即便是韓國和國產品牌,它們的成本也大多不低于1000元;而植體成本只占整個費用的1/3,即使集采,種植牙總體費用下降的幅度有限,不會像心臟支架那么大,目前條件下,像心臟支架這種屬于救命的必需類耗材,國家進行集采既可以大幅降低醫保的轉移支付壓力,又可以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水平,體現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國家意志。
郭光輝進一步指出:“種植牙目前只是牙齒缺失的幾種可選擇的修復消費方式之一,并不是唯一的,由于種植牙收費成分的復雜性,既有消費者能看到的明面上的像耗材、手術、治療這些費用,又有消費者看不見的像醫院運行成本、后期維護成本、手術室配套成本等。”
因此,郭光輝表示,通過政府價格干預,很難達到大幅降低患者支付成本的效果,反而可能讓醫生不愿意選擇既要承擔手術風險,又不能體現勞動技術價值的種植牙,任由患者的口腔健康狀況惡化下去或者過度醫療的泛濫,同時,價格倒掛的種植牙也勢必導致以預防為主的口腔健康理念難以普及。
牙科微博大V 魔術牙醫徐勇剛也反駁道:目前在公立醫院做一個心臟支架手術,700元只是現在的集采耗材費用,醫生的手術治療費還是上萬元,較前還略有上漲,只是由于耗材從萬元到百元大幅壓縮,患者總費用的確降低了。
在徐勇剛看來,集采種植體跟心臟支架無法類比,種植耗材降價空間非常有限,絕非大家臆想的萬元空間,就拿單純植體來說,一線品牌進價也就三四千左右,且不會進入集采目錄。國產或韓系二線品牌有望進入集采,但它們目前醫院進價才千元左右,別說集采后降到700元,就算醫院零元購進,這千元的耗材降幅對種植牙臨床收費影響并不大。
中華口腔醫學會民營分會副主委、青島聿明口腔醫療機構院長王聿明告訴記者,他同樣認為種植牙集采后不會有太明顯的降幅。種植牙是一個市場化程度很高的行業,80%以上的市場份額都是民營醫療機構,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小診所的形式,屬于競爭最為激烈的完全競爭市場,沒有哪一方能靠壟斷優勢操縱價格,“市場的手”調控作用非常明顯,目前收費低的種植牙已經有3000多元一顆的了。“即使不做集采或者集采還沒落地,現在市場已經打得一塌糊涂。”
同樣認為種植牙集采后降幅不大的還有寧波某大型口腔門診部創始人,他告訴記者,雖然同為醫療高值耗材,集采后的降幅,種植牙是無法與心臟支架相比的。“心臟支架的價格體系是封閉性的,沒有太多的競爭,因為基本都是在比較大的公立醫院開展支架手術,這樣就造成了一定的壟斷,形成一種價格保護的商業行為。”
“種植牙集采后,價格降幅可能不到30%。”該創始人給出了他的理由,種植牙是一個充分市場競爭的行業,經過多年的競爭,種植牙的價格在他看來已經快降到低點了,由于市場主體眾多且分散,無論是廠家還是醫院,都不得不面對白熱化的競爭,定出的價格自然屬于合理區間,因為消費者是理性的,貨比三家和用腳投票的機制倒逼種植牙行業比完價格比質量,比完質量比服務。
集采后種植牙降幅究竟如何,以在種植牙平價化道路上先行先試的寧波為例,4月29日,寧波市醫保局官方網站發布通知,推出種植牙限價方案,種植牙醫保限價支付政策可以概括為三方面內容:一是“約定品牌、約定價格”,限定國產品牌3000元/顆,進口品牌3500/顆;二是在目前簽約的百家醫療機構約定品牌的種植牙,無論使用醫保歷年賬戶支付還是現金支付,同城同價;三是不在品牌目錄內的種植牙,醫保歷年賬戶不予支付。
6月,安徽蚌埠市醫保局發布《關于開展醫保種植牙項目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擬討論種植牙進入醫保事宜。通知明確,14家醫療機構開展此項目,其他醫療機構也可以自愿申報。
與寧波相似的是,蚌埠也采用醫保限價方式,費用包含了種植手術所有的材料費、手術費,以及檢查費、CT費、隨訪的所有費用,甚至包含了牙冠的價格。
據悉,醫保支付是使用醫保個人賬戶,不占用醫保額度。而就限價標準來看,國產品牌種植牙限價3000元(1000元材料+2000元服務),進口品牌限價3500元(1500元材料+2000元服務)。復雜手術可以另外收費。
此外,就蚌埠市納入醫保種植牙項目的品牌來看,國產品牌占大頭。
記者就種植牙醫保限價支付政策采訪到一位韓系種植牙代理商丁凱(化名),他告訴記者:“我覺得國家挺懂的,因為我們品牌一整套的價格在終端(即醫療機構)600元到1500元左右,也就是說,醫院在我們這兒拿貨的價格就這個數。”
記者采訪到的多位口腔醫生與行業從業人員表示,種植牙耗材的價格在市場的充分競爭下,并非外界認為的存在巨大的水分。集采的話,總體診療費用并不會出現大幅度降價,心臟支架集采降價90%也只是器械的降幅,并非手術總體診療費用的降幅。
降價渠道之進醫保:總缺牙數26.42億顆,怎么算都不夠
集采之外,那么還有什么辦法可以把種植牙價格“打下來”?有人將目光投向了醫保。
據了解,種植牙目前并不在醫保報銷的范圍之內。牙科在我國目前屬于醫保保險范圍的項目有:補牙(包括基本材料、治療費)、拔牙、治療牙周病、牙齦炎等牙病發生的費用。并且,在一般的非醫保定點牙科診所拔牙也是不能報銷的,要求去醫保定點醫院才可以報銷。
再來看看我國居民在口腔上的花費:《2020中國口腔醫療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平均每人在口腔上的消費支出為136元,這個數字遠低于韓國的2697元、美國的2123元及日本的1562元。
那么,要實現老百姓的“種牙自由”,種植牙走醫保報銷之路是否可行?這要考慮的是若報銷,需要多少錢,而醫保又能否承受。
這就需要先了解我們目前缺牙的現狀及潛在種植牙需求。據了解,中日友好醫院曾在2021年9月發布一組數據,其中,成年人牙周病發病率達86%,牙頜畸形發病率達72%。而缺牙問題又是口腔疾病中不容忽視的存在,且體現為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
而根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按常人30顆牙計算,20~44歲年齡層平均缺牙0.4顆,55~64歲群體人均缺牙3.73顆,65~74歲人均缺牙7.5顆。
這背后蘊含多大的種植牙需求?《2020中國口腔醫療行業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我國人口總缺牙數達到26.42億顆,潛在種植牙數量1888萬顆,潛在種植牙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元。
而巨大的缺牙人群的另一方面,是捉襟見肘的醫保結余。國家醫保局2022年6月發布的《2021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末,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當期結存4684.48億元,累計結存36156.30億元。其中,職工醫保統籌基金(含生育保險)當期結存2542.77億元,個人賬戶當期結存1713.61億元;城鄉居民醫保基金當期結存428.10億元。
對于種植牙進醫保,郭光輝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國家的醫保解決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保障和大病托底,生命至上的問題,也就是普遍的獲得感;不論從世界還是國情看,當前條件下種植牙進醫保的可行性不高,“最重要的是費用問題,我國去年大約有400萬顆的種植牙,按每顆牙平均5000元來算,也就是200億,在自費的情況下都是這樣大的一個體量,一旦納入,醫保的轉移支付肯定不堪承受。
王聿明對記者表示,我國現在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了,醫保支出是很龐大的,如果把種植牙納入醫保,很快就會造成醫保基金的虧空。“別說種植牙進醫保了,5年前,我們就想推動洗牙進入醫保輔助保險里邊,當時醫保的費用還是很充足的,都沒有成功。相對來說,醫保更應該用在癌癥、心臟病、腎衰竭等要命的病上面。”
除了不看好種植牙進醫保以外,還有口腔醫生對種植牙進醫保的提議表達了質疑。徐勇剛曾表示這是既不知道中國缺牙患者基數的恐怖,也不知道僅僅這一項目就足以讓醫保資金池直接見底,更不知道用以救命的醫保資金本來已經捉襟見肘。
對于種植牙進醫保,徐勇剛表示:“即使歐美等發達國家,種植牙也沒有納入醫保,除非單買高額險種。目前沒有任何國家有那么大的資金量能維持全民種植牙醫保,對于中國如此龐大的人口和缺牙基數,就更是天方夜譚。”
地板價=種牙自由嗎? 警惕醫生流失、種牙擠兌、質保期縮短
無論是集采還是進醫保,最終的目的都是把種植牙的價格“打下來”。但種植牙若是被行政力量強行摁到地板價,老百姓能夠實現“種牙自由”嗎?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記者采訪的多位從業人員均表示,種植牙的價格如果實行地板價,非但不會讓患者“種牙自由”,而且還會給這一行業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首先是巨大的缺牙現狀和供給不足的矛盾。種植牙如果實行地板價,巨大的供需矛盾會直接導致無休止的排隊就醫。
郭光輝介紹,一旦納入醫保后,供給的嚴重不足與種牙需求的巨大缺口,一定會造成口腔醫療資源擠兌與較長時間的預約排隊,這對于亟待需要通過種牙解決急迫問題的患者來說,無疑是最不愿意看到的現象。他告訴記者,即便按照去年的種植體量的5倍,一年種2000萬顆,我們國家即便按照每一個人只種一顆牙,都需要70年。
徐勇剛也曾寫道:“如果種植牙納入醫保,先不說國家承不承受得了,缺牙患者其實也很難得到實惠。其必然結果就是,公立醫院種植牙得排長隊預約,能一兩年內預約上都困難,還有各種控制不了的人情種植,關系種植;還有各種高風險病例強求種植,不給種植就上演醫鬧,拼命想沾醫保的光,全然不顧身體風險,種植術后并發癥將此起彼伏。”
除了加劇醫療資源緊張以外,種植牙實行地板價后還會打擊醫生的積極性。丁凱告訴記者,種植牙這種高度依賴醫生技術的手術,如果醫生不愿意干了,對于整個行業來說影響是很大的。
這其實不難理解,雖然只是種植一顆小小的牙齒,但這種植牙耗時長、手術過程復雜卻是不爭的事實。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醫師楊煦對記者表示,從時間上來說,如果從拔牙算起,一般來講,種一顆牙需要5~6個月的時間。如果是即拔即種,可以相對縮短種植的時間,然而很多病人是沒有即拔即種所需條件的。
“如果情況是復雜的病人,這個周期就更長了。甚至一年的時間都不止,我遇到過時間長的有一年半這種的,甚至更長的都有。”楊煦強調。
另一方面,作為手術來說,種植牙風險也不容忽視。楊煦對記者表示,種植牙手術不可能保證100%的成功率,有時候會碰到失敗的。
“打個比方,在自己的身上取了一塊骨頭,植入缺牙區缺骨頭的地方,用螺絲擰好了,你別看取了那么大塊骨頭,但有的人他就會吸收,本身我放了100%的骨頭,一吸收可能只有50%了,可能他就需要再做二次手術了。”楊煦介紹。
在社交平臺上,也有人提到了種植牙手術的風險,如神經、血管損傷,上頜竇黏膜損傷造成穿孔,上頜竇感染,植體不穩脫落等。而術后的風險還包括感染、神經麻痹、傷口裂開等情況,疤痕體質的患者容易發生疤痕痙攣,導致局部形成瘢痕。
此外,種植牙手術還是定制化的。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的劉樸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種植牙這類醫療不能拿服務行業或者消費品來比,它需要醫生根據不同病人的情況制定個性方案,以及術后的管理,這是不能簡單認為成一個批量生產的產品。
不難看出,種植牙手術高度依賴醫生的操作技術。這其中,醫生的重要性便可見一斑。
若是將種植牙價格打到地板價的背后是需要壓縮醫生的治療費,這是否會造成口腔醫生群體的流失?一旦能實施種植牙手術的醫生不干了,即使種植牙實現了地板價,老百姓又真的會受益嗎?
王聿明告訴記者,在我國,民營醫院占據了種植牙八成的業務量,并且接下來這個比例會越來越高。如果種植牙這種技術要求高、成本投入大的手術被實行地板價,“醫生就不干了,我們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一路學下來,投入這么多熱情和精力,結果工作價值被降低到這種地步,那還有什么意義?”
郭光輝也強調,種植牙收費中占比很大的技術成本,通過集采只會部分降低種植體的成本,而人為的限價,將導致價格和成本倒掛,造成大量有技術和經驗的醫生離開醫院,因為醫生的技術和經驗直接導致了種植牙的效果的好壞以及使用年限,這樣一來就本末倒置,違背了患者的初衷和國家的本意。
而除了種牙“擠兌”、牙醫流失之外,多位種植牙醫生告訴記者,一旦種植牙降到地板價,會極大影響種植牙術后管理和質保服務。 在種植牙術后服務方面,楊煦表示,在這行有個不成文的說法,一個做了10年種植牙的醫生,其職業生涯的后期可能會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花在處理此前的患者復診和術后管理上。
“換句話說,我們種植牙醫生對自己的病人是終身責任制,他在你這兒種了牙,出現問題來找你,你要一輩子都對他負責。”楊煦強調。當然有些與醫療質量無關的后期治療及材料等基本費用還是要收取的。
“拿我們醫院來講,種植牙用的東西都是很好的,因此材料費用也會比較高一點。”在楊煦看來,公立醫院這樣選擇更多是為了患者體驗和種植牙的質量以及優質種植牙給患者帶來使用感受。“但是對患者來說,他看到的就是一個直觀的價格而已。”
在目前的收費情況下,楊煦表示,在術后管理方面,像復診復查,都是免費為患者做的,并且對于出現的一些小問題,也幾乎是免費為他們處理。
“如果患者種牙10年以上,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例如螺絲折斷,我們只收取耗材的成本價,在手術費上也會減免很多,并且病人也很理解這點。”楊煦強調。
“如果降價導致產品質量下降,從醫生角度來說,這個肯定是不對的。這樣最終倒霉的是病人,并且違背種植牙降價的初衷。”楊煦強調。
王聿明告訴記者,種植牙價格高低自然應該考慮,但是種植牙對于老百姓來說最核心的應該是長久的使用年限和醫生持續的服務。
“你要找真正對種植有經驗的醫生,可以讓你的種植牙用得更長遠,在10年、20年之后,不會出現各種并發癥。并且這個醫生能夠持續地為你服務,在這10年、20年里,每年都能為你提供產品和服務。”王聿明表示,單純以價格為導向的種植,這一定是進入誤區了。
關于種植牙的質保,在目前的收費情況下,民營口腔診所體現得更加貼心。寧波某大型口腔門診部創始人告訴記者,在他們醫院,有些種植牙,質保5年甚至10年,其實在患者原來交的費用當中就包含質保,醫生也會在跟患者溝通的過程中對質保進行說明。
作為寧波當地從業多年的種植牙醫生,又是一家口腔醫院的院長,他在與記者探討寧波市醫保局的種植牙限價方案時表示,這一做法會壓縮種植牙的質保時長,進而影響到患者的使用體驗。
該創始人還提到:“患者對種植牙的選擇是具有自主性的,在我們寧波地區,我們的患者的自主選擇意識還是比較高的,他們更愿意去使用一些品牌過硬的歐美植體。像現在我們有些種植牙,質保5年甚至10年,患者在種植之后都可以在這個時間段內享受保障,后期維護的成本其實也算在當初收費的一部分了。現在把價格定死,并且這么低,那自然就不會有這么長時間的質保了,據我所知,我們一些同行說這種種植牙的質保只有半年時間。”
此外,患者口腔問題不降反升的問題也極有可能是種植牙被殺到地板價的后果。多位種植牙醫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種植牙本來是為解決缺牙問題的,牙缺失本就意味著患者的口腔問題比較嚴重了,若是在價格上與其他解決方式沒有區別的話,患者又會覺得,“缺牙也沒啥大不了的,種牙就行了。”
種植牙之外如何解決缺牙問題?
其實,擁有一口健康完整的牙齒不僅可以讓我們“笑出強大”,對于有的動物來說,更是決定了生命的長短。
韋德爾氏海豹,一種極古老的生物,有“活化石”之稱,它們曾被記載于亞里士多德的書中,也是哥倫布在“新大陸”最先看到的海豹。
這種生活在地球最南端的哺乳動物,也是整個冬季唯一留在南極的哺乳動物,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打孔巨匠”。
它們在冰層下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用牙齒咬破堅冰,探出腦袋大口呼吸新鮮空氣,對于它們來說,這是確保能夠活命的關鍵。
如果它的牙齒磨短了,甚至被磨掉了,就再也不能咬破冰層,也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本來可以活20多年的韋德爾氏海豹一般只能活8~10年,有的甚至只活4~5年就喪生了。更嚴重的是,有的韋德爾氏海豹還沒有鉆出洞口,就因缺氧和體力耗盡而死亡。
一口完好牙齒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雖然,種植牙是缺牙的解決方案之一,也是目前最美觀、最接近真牙的方式,號稱人生的第三口牙齒。但這并不意味著牙缺失只能通過種植牙這種方式來解決。
多位種植牙醫生在與記者溝通時提到,老百姓看到心臟支架通過集采從上萬降到幾百,于是對同為高值耗材的種植牙也希望能有這樣的政策。心情可以理解,但這說到底是對種植牙這一行業不了解,種植牙是消費級醫療,屬于醫美范疇,是提高患者體驗的一個選擇。缺牙的解決方式有很多,假牙、烤瓷牙等,這些早就有了,也不貴。
徐勇剛也對此指出:“對于缺牙患者,種植牙并不是必選項,還有其他價格低廉一些的鑲牙方式可選,僅僅在舒適度與美觀性上差一些而已。種植牙不像用于骨折的鋼板,也不像用于心臟的支架,這些既是救命需求,又沒有更多替代方式可選。”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主治醫生、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口腔修復學博士翟浚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種植牙這兩年這么火,確實跟大家逐漸都有錢了,人們生活越來越富裕有關系,對審美、漂亮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們口腔修復醫生看來,只要不是非常極端的情況,種植牙解決的問題,用活動假牙都能解決。只有很少一部分特別嚴重的骨萎縮或者牙齦萎縮,不能用活動假牙以外,我認為99%以上都可以用活動假牙來解決。”
為了更好地說明種植牙與其他缺牙解決方式的差別,翟浚江用吃飯來形容,“這就好比你要吃飽,點蓋澆飯、炒飯,甚至幾個饅頭,不就飽了嗎,但你覺得這些好像沒有海鮮好吃,要想吃海鮮吃飽,這不就貴了嗎,很簡單的道理。”
總之,活動義齒(假牙)、固定義齒(烤瓷牙)都是解決牙缺失的方案,只不過這些方式沒有種植牙那么美觀、方便。并且,因為種植牙比起其他方式的優越性,價格自然更高。
除了種植牙的替代品,解決缺牙問題更應該提高口腔保健意識。
多位種植牙醫生對記者表示,雖然近年來,我國患者的口腔就醫意識有所提升,但從整體來看,我國患者對口腔的重視程度還是非常欠缺的,能遵醫囑做到口腔護理的非常少。
南京市中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副主任技師查伯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探討種植牙集采以及醫保的話題,公眾把目光聚焦在價格上面,希望降價能給自己種牙的時候帶來優惠,這固然是合理的,但其實對于患者來說,把目標放在前端,也就是牙齒的前期維護與保養,減少缺牙的出現,盡可能多地保留牙齒,這才是我們關注口腔問題的最大意義所在。
查伯濤強調:“很多的缺牙是牙周病導致的脫落,提高我們牙齒的保存率,這是最重要的一點,而不是在后期已出現問題了再去補救。”
此外,多位種植牙醫生告訴記者,愛護牙齒,從每一天做起,從刷牙、用牙線、洗牙等細節開始,而不是等到缺牙后望著種植牙的收費單痛心疾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