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十年連跨3個萬億臺階 四川正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邁進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9 09:54:03

隨著發展動力活力顯著提升,今天的四川,乘著國家戰略的東風,正加快成為改革的新高地、開放的新前沿。

每經記者 程曉玲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717046

8月18日,中共四川省委“中國這十年·四川”主題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四川省委書記王曉暉作主題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黃強,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云澤回答有關提問。

王曉暉在作主題發布時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到四川工作近4個月時間里,通過到基層調研、聽取工作匯報、召開各類座談會等形式,對四川的情況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對四川這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這些年,四川在穩經濟保增長特別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發布會現場,熱點問題逐一作答。

這十年 四川實現六個“顯著提升”

發布會上,王曉暉用翔實的數據對比和典型的事例說明,從六個方面介紹了這十年四川改革發展成就——發展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創新創造能力顯著提升,互聯互通水平顯著提升,發展動力活力顯著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顯著提升,從嚴管黨治黨水平顯著提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四川經濟總量從2012年的2.39萬億元增長到去年的5.38萬億元,十年間連跨3個萬億臺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提速、加快成勢,四川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戰略位勢不斷提升,正穩步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邁進。

在創新創造方面,中國(綿陽)科技城、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和西部(成都)科學城加快建設,成都超算中心進入國家序列。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萬家、是2012年的7.4倍,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3萬億元、是2012年的2.8倍,區域綜合創新能力進入全國前列。今天的四川,創新要素加快集聚,創造活力不斷迸發,在全國科創版圖中地位越來越重要。

與此同時,內暢外聯、通江達海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加快構建,進出川大通道新增19條、總量達40條。鐵路運營里程達5687公里,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運、與雙流國際機場實現“兩場一體”運營,高速公路總里程增加至8727公里,通江達海的內河航運體系基本形成。

目前,“蜀道難”已成歷史,“蜀道通”全面實現,今天的四川正向“蜀道暢”加快邁進。

值得注意的是,十年來,四川緊貼地方實際以改革破除障礙、賦能發展,扎實推進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大力推進國資國企“1+6”改革,全力推進對外開放合作,自貿試驗區建設積厚成勢,綜合保稅區數量從1個增至6個,去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9513億元、是2012年的兩倍多,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隨著發展動力活力顯著提升,今天的四川,乘著國家戰略的東風,正加快成為改革的新高地、開放的新前沿。

全國每100度水電就有28度來自四川

在發布會問答環節,圍繞保障糧食安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深化改革、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等社會熱點問題,四川逐一作答。

在回答“四川在唱好‘雙城記’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時,黃強介紹,兩年多來,四川堅持與重慶緊密協作、相向而行,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巴山蜀水實現了許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可喜變化。

從經濟綜合實力來看,2021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經濟總量達7.4萬億元、比2019年凈增1.1萬億元,經濟增長8.5%、增速領跑西部,占全國和西部地區比重分別達6.5%和30.8%。

今年上半年,雙城經濟圈經濟增長3.3%,繼續呈現后發趕超態勢,極核引領、次級支撐、重點突破的發展格局加快形成,中央要求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的特征初步顯現。

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時間,受持續高溫干旱災害性天氣影響,四川電網面臨極其嚴峻的保供形勢,引發外界關注。

黃強在會上表示,作為我國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四川水電裝機容量超過4個三峽,全國每100度水電就有28度來自四川。世界第二大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10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為四川東方電氣集團公司生產。同時,四川天然氣儲量全國第一、每100立方米天然氣就有23立方米來自四川。

隨著烏東德、白鶴灘等大型水電站建成投用,四川全省已建水電裝機容量、發電量和天然氣產量均居全國首位,清潔能源裝機突破一億千瓦、占比提高到85%以上,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優勢更加明顯。

十年來,四川“西電東送”相當于11個三峽水電站年發電量,“川氣東輸”累計1382億立方米、相當于四川省5年的消費量。

眼下正是共度時艱的重要時刻。據了解,四川目前正多措并舉,千方百計保障民生用電需求,打好這場保電“攻堅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