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劉世錦:要加快以碳核算、碳賬戶為重點的綠色微觀基礎制度建設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9 21:53:18

◎“要加快以碳核算、碳賬戶為重點的綠色微觀基礎制度建設。”劉世錦認為,要普遍建立碳賬戶,包括企業和其他機構的碳賬戶,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建立個人碳賬戶,把更多的活動納入綠色金融軌道。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8月19日,以“綠色低碳新動能 推動構建新格局”為主題的“美麗中國百人論壇2022年會”在江西省贛州市舉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在論壇上表示,中國能源和經濟轉型應當走一條增量優先,以新帶舊,極力創新驅動的改革之路。

劉世錦指出,新能源替代老能源減碳的成本優勢在變大,進而加快新老能源比例轉換進度。從現實生活來看,一共有3種不同的減碳類型。第一種是衰退型減碳,就是少生產,甚至不生產。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第二種是增效型減碳。”劉世錦表示,通過提高碳的生產率,用同樣多的碳排放實現更多的產出,或者極少的產出減少碳排放。所謂節能減排、節約優先等,大體上就是這種類型的減碳。

第三種則是創新型減碳。劉世錦解釋,即通過創新形成新的技術、工藝、方法等,在達到相同產出的情況下,實現低碳、零碳甚至負碳。

劉世錦進一步指出,下一步進取型減碳戰略就是要穩住存量,保障能源供應穩定和安全的前提下,把重心轉向更快的擴大增量,對能夠增加產出,促進增長的低碳、零碳和負碳的技術產品提供強有力的激勵。

劉世錦提出了三支柱體系。第一個支柱就是要建立全方位的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增長型碳匯市場。就是用低碳負碳和零碳技術,在獲得相同產出的情況下,與原有的高碳生產方式相比,得出所減少或抵消的碳排放量。增長型碳匯市場可以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存。

第二個支柱是要形成區域自主減排的責任體系。劉世錦分析,增量優先的關鍵是要擴大對技術創新產品的市場需求,而這一點又直接取決于減排責任體系的有效性。應鼓勵地方提出合乎本地實際又有一定挑戰性的減排目標,形成省、市、區縣和開發區等層面的區域減排計劃和可追溯的減排責任要求。

“第三個支柱就是要加快以碳核算、碳賬戶為重點的綠色微觀基礎制度建設。”劉世錦認為,要普遍建立碳賬戶,包括企業和其他機構的碳賬戶,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建立個人碳賬戶,把更多的活動納入綠色金融軌道。借助增長型碳匯開發多種類型的金融產品,進而為綠色技術創新提供有效支持。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006119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8月19日,以“綠色低碳新動能推動構建新格局”為主題的“美麗中國百人論壇2022年會”在江西省贛州市舉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在論壇上表示,中國能源和經濟轉型應當走一條增量優先,以新帶舊,極力創新驅動的改革之路。 劉世錦指出,新能源替代老能源減碳的成本優勢在變大,進而加快新老能源比例轉換進度。從現實生活來看,一共有3種不同的減碳類型。第一種是衰退型減碳,就是少生產,甚至不生產。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第二種是增效型減碳。”劉世錦表示,通過提高碳的生產率,用同樣多的碳排放實現更多的產出,或者極少的產出減少碳排放。所謂節能減排、節約優先等,大體上就是這種類型的減碳。 第三種則是創新型減碳。劉世錦解釋,即通過創新形成新的技術、工藝、方法等,在達到相同產出的情況下,實現低碳、零碳甚至負碳。 劉世錦進一步指出,下一步進取型減碳戰略就是要穩住存量,保障能源供應穩定和安全的前提下,把重心轉向更快的擴大增量,對能夠增加產出,促進增長的低碳、零碳和負碳的技術產品提供強有力的激勵。 劉世錦提出了三支柱體系。第一個支柱就是要建立全方位的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增長型碳匯市場。就是用低碳負碳和零碳技術,在獲得相同產出的情況下,與原有的高碳生產方式相比,得出所減少或抵消的碳排放量。增長型碳匯市場可以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存。 第二個支柱是要形成區域自主減排的責任體系。劉世錦分析,增量優先的關鍵是要擴大對技術創新產品的市場需求,而這一點又直接取決于減排責任體系的有效性。應鼓勵地方提出合乎本地實際又有一定挑戰性的減排目標,形成省、市、區縣和開發區等層面的區域減排計劃和可追溯的減排責任要求。 “第三個支柱就是要加快以碳核算、碳賬戶為重點的綠色微觀基礎制度建設?!眲⑹厘\認為,要普遍建立碳賬戶,包括企業和其他機構的碳賬戶,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建立個人碳賬戶,把更多的活動納入綠色金融軌道。借助增長型碳匯開發多種類型的金融產品,進而為綠色技術創新提供有效支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