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24 12:14:52
每經記者 董天意 每經編輯 裴健如
當你正駕駛車輛行駛在上海街頭,突然車機導航提示“路上有槍戰”,會是一種什么體驗?
這一場景發生在8月23日的上海,據上海辟謠平臺,昨日有車主的車內顯示屏出現“路上有槍戰”的交通警告提示。隨后,上海市公安局辟謠稱:“本市沒有發生槍戰警情。”
由于“槍戰”場景與國內生活場景相去甚遠,所以上述事件也遭到大部分網友調侃與“吐槽”。有網友稱:“造謠也需要結合當地國情!”也有網友表示:“小孩玩的水槍吧!”
但調侃之余,也有觀點認為,上述錯誤提示有可能是車輛導航的翻譯問題,但也不排除黑客攻擊的可能。
“很可能是車載系統出現了故障或者遇到黑客攻擊。在正常情況下,導航軟件不會推送這類信息,因為絕大多數導航軟件本身并不撰寫信息,如果進行推送,也是推送權威渠道的信息。”某導航軟件技術人員向上海辟謠平臺介紹,目前依據只有部分網友提供的車載系統屏幕照片,不能判斷車型和運行狀態,所以無法確定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但從技術角度來看,大部分車載系統使用的都是第三方的導航軟件,部分導航系統若沒有及時升級或使用的第三方供應商本身存在瑕疵,那么在導航的準確性上可能會出現問題。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該起事件可能是由于汽車的車機系統或是交通部門服務器受到了黑客攻擊所導致。
同時,上述技術人員表示,正規導航軟件的推送信息都有權威信源,一般都來自官方渠道,而并非導航軟件自行編輯撰寫,大部分導航軟件推送的信息在顯示時會列出信源或出處。根據目前網傳的信息看,相關“槍戰”信息沒有出處且并非出現在所有車型上,所以大概率是系統故障(bug)或黑客攻擊。
“黑客界分為‘白帽子黑客’和‘黑帽子黑客’,其中‘白帽子黑客’通常不會造成財產損失或威脅生命安全,主要目的是顯示其能力。但‘黑帽子黑客’一般是以非法斂財為目的,這起事件就是發布一個錯誤的,虛假的交通警告,應該是‘白帽子黑客’所為。”張翔說。
事實上,智能網聯的安全問題已呈逐年上漲趨勢。相關數據顯示,在過去5年時間里,智能汽車被黑客攻擊的次數增長了20倍,其中有27.6%的攻擊涉及車輛控制。
中國經濟網曾報道稱,一名年僅19歲的黑客在社交網絡上表示,特斯拉系統中的某個軟件存在缺陷,他已經通過該漏洞遠程侵入了分布在13個國家的25輛特斯拉汽車。他認為,假如車輛正在高速行駛時,有人遠程控制車內音響音量或車窗的開關,那是相當危險的;即使進行閃爍燈光的操作,也會對其他交通參與者帶來影響,進而產生危險。
另據瀟湘晨報報道,據360車聯網安全實驗室統計,國內25家車企的53款在售智能網聯汽車中,360公司共計發現漏洞1600余個,其中云端漏洞1000余個,可導致攻擊者遠程批量控制該品牌所有的智能網聯汽車;車端漏洞600余個,可導致攻擊者近距離非接觸式控制汽車,如開關車門、啟動引擎等。
“在汽車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高速發展的同時,網絡安全威脅也不斷敲響警鐘。大量風險漏洞使攻擊者有機可乘,帶來了勒索、盜竊、大規模車輛惡意控制等安全風險。在支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穩步快速發展的同時,全面做好智能網聯汽車安全保障工作是重中之重。”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郝志表示。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74608
為此,相關部門也在持續發布新規以應對可能存在的產業風險。據統計,今年以來,我國在車聯網安全相關方面的政策已出臺十余項,包括《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車聯網身份認證和安全信任試點技術指南(1.0)》,以及《車聯網網絡安全標準體系框架》等一系列文件。
今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企業安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企業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網絡攻擊、入侵等危害網絡安全的行為。
“車輛網安全體現‘五危一體’特性:一是與人身安全的強相關特性;二是風險范圍的異常廣泛特性;三是數據龐大且流通難控特性;四是智能、聯網監督難管特性;五是多網融合風險蔓延特性。”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車聯網安全部副主任劉冬表示,“車聯網的網絡安全是迥異于傳統的信息系統網絡安全以及工業控制系統或工業互聯網的網絡安全,它帶來了一個新型的安全業態,隨之而來的也是一種新型的安全防護和建設理念。”
中國信息安全技能競賽專家委員會專家、眾安天下負責人楊蔚在接受瀟湘晨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雖然發起一系列的攻擊門檻相對較高,但是由于一些配套的云服務功能日益豐富,網絡安全重要性未來更應該成為智能聯網汽車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對消費者來說,遇到問題一定要及時反饋,因為消費者也扮演著產品監督的角色。對企業而言,必須重視汽車的網絡安全,因為一旦出問題,會影響人身安全或者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對于汽車生產商和供應鏈上的企業來講,要做好網絡安全的自查,做好數據安全的監督和治理,做好相應的管理。”楊蔚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