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26 22:55:48
◎8月26日,上海市發改委官網公布了《關于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若干政策》為上海臨港提出了多個定位:領先的氫能港口、氫能技術創新平臺、國家級質量基礎設施平臺、氫貿易基地、氫交易平臺等。
每經記者 夏冰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氫能產業風口已來,上海是中國氫能重鎮,而定位于“國際氫能谷”的上海臨港新片區將借助政策東風,加快打造氫能產業發展高地。
8月26日,上海市發改委官網公布的《關于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下稱《若干政策》)提出了上述內容。其中提出探索建設氫交易平臺,上海支持國內氫能龍頭企業、碳交易專業平臺機構等在臨港新片區聯合設立統一、高效的氫能交易平臺。研究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標準、方法學,探索氫交易及綠氫交易、價格指數、溯源認證、氫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氫能碳減排市場化交易機制,推動清潔氫產生的減排量納入自愿碳減排市場交易,逐步探索建設全國性氫交易所。
“氫能是類似風光水的能源,它的交易是市場經濟,有點類似于天然氣、電力等能源類的期貨或現貨交易模式,而碳是配額交易,二者之間不一樣。”中財綠金院綠指研究院首席顧問施懿宸8月26日通過微信如是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若干政策》為上海臨港提出了多個定位:領先的氫能港口、氫能技術創新平臺、國家級質量基礎設施平臺、氫貿易基地、氫交易平臺等。
此前,臨港新片區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支持氫能產業發展,明確將氫能列入“未來產業”,還提出成為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五大最”。
為了實現政策中提到的目標,《若干政策》還具體提出了18條政策。從支持方向來看,圍繞技術攻關、產業發展、示范應用、基礎設施、公共平臺,強化政策創新和先行先試,加快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集聚。
政策提出,支持核心技術攻關,支持突破長壽命、高可靠性、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核心技術,突破高可靠性質子交換膜(PEM)、高耐蝕碳紙、低鉑催化劑等基礎材料制備技術,支持突破低成本高壓儲氫、低溫液氫儲氫、固態儲氫、長距離管道輸氫等儲運環節關鍵材料及裝備的核心技術。
另外,政策也支持產業集聚發展。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重點企業和項目在臨港新片區布局,支持臨港新片區開展氫能替代工藝裝備研發制造、制氫裝備制造、IV型儲氫瓶技術研發和生產制造,加快培育一批氫能“獨角獸”“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業。
今年6月,上海公布《上海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目標提出,到2025年,培育5~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獨角獸企業,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突破1萬輛,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實際上,近年來,在上海市氫能發展規劃和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布局指引下,臨港集團正打造“國際氫能谷”特色園區,加快氫能基礎設施、燃料電池及零部件研制、整車制造、檢驗檢測等全鏈條布局和應用場景建設。而臨港產業區作為氫能產業重點承載地,也成功集聚吸引了康明斯、上氫、治臻、唐鋒、鎂源、臨港交通等一批氫能動力產業鏈和示范應用企業的落戶。
就在剛剛過去的8月15日,臨港產業區企業上海上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三一重工、啟航汽車、蘇州金龍達成合作并正式發布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的核心部件——最新一代上氫能源燃料電池電堆。
還有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選擇在上海臨港落地布局。
在最新回答投資者“公司在臨港集團園區內設立氫能源產業投資基金”的問題中,納爾股份(SZ002825,股價16.83元,市值40.38億元)回復稱:“公司氫能項目落地到臨港的工作穩步推進中,其中臨港子公司已經設立,氫能基金目前正處于合作伙伴洽談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支持企業融資方面,《若干政策》還提出支持臨港新片區氫能企業在科創板上市融資,做強做專臨港氫能產業基金。推動上海國資、社會資本共同參與,支持臨港氫能產業基金做大規模、做專水平,重點投資氫能產業核心零部件、材料和裝備等關鍵技術創新與轉化、重點企業引進培育等,加快氫能產業在臨港集聚發展;積極推動東西部氫能產業跨區域合作,支持參與國內大型風光資源發電制氫產業基地投資,為上海氫能裝備開拓國內市場空間。落實“浦江之光”行動,支持臨港新片區氫能企業在科創板上市融資。
《若干政策》提出,支持深入參與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依托臨港新片區的公交通勤、渣土運輸、港口集卡等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場景優勢,支持臨港新片區燃料電池系統企業牽頭組建示范應用聯合體,承擔本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任務。支持臨港新片區氫能企業承擔上海市氫能產業重點技術攻關任務。另外,政策還指出,加大在特色交通領域的推廣應用。
在獲得綠氫上,《若干政策》特別提出,上海正在探索開展海上風電制氫示范應用,將綠氫制備作為未來海上風電項目多功能融合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時,上海加快推動光伏制氫的示范應用。
除應用外,探索建設上海氫交易所作為推動氫能發展,順應雙碳形勢的有力舉措,成為本次政策發布的亮點,氫交易所的推出呼聲越來越高,其或已成為我國在實現雙碳目標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在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一周年之際,上海電力就已聯合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北京國氫中聯氫能科技研究院和上海臨港氫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舉行了共建上海氫交易所合作協議云上簽約儀式。根據協議,上述四方未來將發揮資源互補優勢,共同參與上海氫交易所的建設。
而此次《若干政策》提出,支持國內氫能龍頭企業、碳交易專業平臺機構等在臨港新片區聯合設立統一、高效的氫能交易平臺。研究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標準、方法學,探索氫交易及綠氫交易、價格指數、溯源認證、氫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氫能碳減排市場化交易機制,推動清潔氫產生的減排量納入自愿碳減排市場交易,逐步探索建設全國性氫交易所。
“上海此次政策的發布,無疑是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其中明確提出建設氫交易平臺,更是探索氫能市場化交易機制的領先探索,對于激活氫能產業投入與研發、加快氫能各項技術商業示范應用有重大意義,或將成為解決制氫、儲運與應用成本與效益不匹配問題的市場化方案。”施懿宸如是對記者指出。
施懿宸分析稱,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我國能源體系變革的前進方向,但新能源大規模應用將帶來的波動性問題亟需解決。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作為重要儲能方式,可以實現“電能-氫能”的雙向轉化,使得氫能作為電能的重要轉換載體,間接保障可再生能源的持續穩定輸出電能,從而協助克服清潔能源大規模、長周期、跨季節的局限性,實現削峰填谷。
事實上,隨著傳統化石能源制氫相關行業被納入到全國碳交易市場,相關行業也將受到碳排放的約束。而在其中,清潔氫尤其是可再生氫具有天然的減排優勢,也具備開發為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的條件。
對于本次《若干政策》中提到的“氫能交易平臺,探索綠氫交易、價格指數、溯源認證、氫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氫能碳減排市場化交易機制,推動清潔氫產生的減排量納入自愿碳減排市場交易。”
氫能源產業鏈的中游氫燃料電池制造企業上海重塑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林琦8月26日書面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上海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碳交易中心、碳定價中心以及碳金融中心。綠色金融是推動上海實現碳達峰的重要助力,是促進上海經濟社會低碳轉型的關鍵。
林琦說:“在商用車尤其是重卡等排放強度高的領域,通過開發碳減排方法學、創新碳交易產品,有利于大幅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普及推廣,創造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對企業而言,碳減排量可用于企業自身實現碳中和,以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探索可持續社會價值;同時,也可通過碳交易提升應用燃料電池汽車的經濟效益,開展碳資產管理,優化企業資產配置,這些都將為企業降本增效、創新轉型帶來新的空間。”
重塑集團與福田汽車合作開發的42噸重卡已投入運營。圖片來源:重塑集團供圖
據林琦介紹,目前公司已與上海環交所、中石化資本等在氫能領域碳減排上進行了深度合作,共同發起開發了氫能領域全球首個碳減排方法學。據他透露,目前,該方法學通過了CDM方法學專家工作組第87次和第88次會議審核,預計于2022年9月5日~8日在牙買加舉辦的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第一百一十五屆大會上接受最終表決。
“如表決通過,將有效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與碳交易市場創新的結合銜接,支持用戶在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過程中產生的碳減排量,得到碳交易市場的認可并允許交易。”林琦說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