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29 23:52:54
每經記者 李彪 實習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星
8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行動計劃》緊緊圍繞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堅持系統謀劃,加強各部門政策間的銜接,統籌推進電力裝備持續健康發展。
《行動計劃》提出,通過5~8年時間,電力裝備供給結構顯著改善,保障電網輸配效率明顯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及示范應用不斷加快,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基本滿足適應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規模接入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要。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能力累計超過2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備供給能力不斷提高,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備滿足12億千瓦以上裝機需求,核電裝備滿足7000萬千瓦裝機需求。
資料來源:中電聯、中信建投、國家能源局、中銀證券 楊靖制圖 視覺中國圖
加快推進配電裝備升級換代
我國電力碳排放在國家總排放中占比近50%,推動電力行業綠色轉型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中之重。
《行動計劃》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和推進能源強國建設背景下,聚焦解決電力裝備發展中的難點、重點、特點問題。注重可操作性,圍繞供給結構改善,電網輸配保障效率提升等目標,部署了重點任務和措施。
在裝備體系綠色升級行動中,《行動計劃》提出,統籌發輸配用電裝備供給結構調整,圍繞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加速發展清潔低碳發電裝備,提升輸變電裝備消納保障能力,加快推進配電裝備升級換代、提高用電設備能效匹配水平,推進資源循環利用。
在風電裝備方面,重點發展8MW以上陸上風電機組及13MW以上海上風電機組,研發深遠海漂浮式海上風電裝備。突破超大型海上風電機組新型固定支撐結構、主軸承及變流器關鍵功率模塊等。加大基礎仿真軟件攻關和滑動軸承應用,研究開發風電葉片退役技術路線。
對此,中國能源研究會學術顧問周大地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海上風電機組大型化是世界各國發展海上風電的一個大趨勢,也對各種設備技術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機組越大,功率越大,受力越多,因此對設備的零件、軸承等都會有很多額外的要求。”
周大地認為,在國家提出突破超大型海上風電機組新型固定支撐結構、主軸承及變流器關鍵功率模塊等要求后,就要支持相關技術創新,去解決設備大型化碰到的這些技術難題,目前有些技術我國還依靠進口,因此技術創新就得大力支持和重點攻關。
培育形成一批優質品牌
在推廣應用模式創新行動方面,《行動計劃》要求,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推進應用創新和推廣,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在電力裝備領域建設3~5家試驗驗證平臺,開展典型場景應用試點,培育形成一批優質品牌。
太陽能裝備是電力裝備十大領域推廣應用重點方向之一。《行動計劃》提出,推動TOPCon、HJT、IBC等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技術和鈣鈦礦、疊層電池組件技術產業化,開展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電池技術研究和應用,開展智能光伏試點示范和行業應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曾撰文指出,我國能源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建立了完備的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不斷刷新光伏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
對此,周大地表示,我國的光伏現在已經走到世界前列了,一些新技術,如鈣鈦礦、疊層電池組件技術,在轉換率方面都是很不錯的。他認為一方面要提高光伏裝機的速度,盡量多裝一些,另一方面要不斷推動技術進步,讓我們國際領先的光伏技術走得更好。
此外,《行動計劃》還提到,培育推廣應用新模式新業態。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培育風電+、光伏+等多種應用新模式新業態,加快多層級多時間尺度多能互補協同優化。推進新建廠房和公共建筑開展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支持農(牧)光互補、漁光互補等復合開發,推動光伏與5G基站、大數據中心融合發展及在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高速公路服務區等交通領域應用。鼓勵在沙漠、戈壁、荒漠、荒山、沿海灘涂、采煤沉陷區、礦山排土場等區域開發光伏電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