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30 13:34:21
每經記者 楊煜 每經編輯 魏官紅
近日,博士劉本良2018年參加《非你莫屬》求職未果后就職于美國冷核聚變研究所、年薪1.2億美元的網絡傳言引發關注。8月30日,劉本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前述傳言屬謠言。
據劉本良介紹,出于生存壓力,他選擇參與求職節目《非你莫屬》的錄制,求職未果后,他前往一家上市公司旗下的研究院工作,于2021年春季離職。近年來,其本人一直在北京進行自主研究,此前不曾、此后也沒有前往國外進行研究的計劃。
劉本良博士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少婷 攝
參加節目時,劉本良表示其致力于研究能源問題,希望能夠找到“超級電池”。“未來,一塊五號電池足以驅動一個家庭數十年之久。”
如今,4年時間過去,劉本良的研究又有哪些進展和變化?
劉本良表示,目前其研究方向主要有兩個。一方面是解決在節目中提到過的能源問題。另一方面,他正在研究能夠解釋隨機現象的算法及復雜系統數據的反演算法。
此前,他在節目中提出的想法被誤解為“冷核聚變”,對此,劉本良澄清道,這實際上是屬于量子運動輸出的能量。
“赴美工作、年薪1.2億美元”謠言傳開后,不少網友對劉本良的選擇表達了惋惜之情,認為他是“被埋沒的人才”。對此,劉本良表示不敢茍同,“中國已經足夠我發揮能力了”。他表示:“人才是不可能被埋沒的,只是他現在還需要空氣和水分、扎根生長。給我一段時間,我會證明我是不是人才。”
對于外界對其所選擇的工作方式的不理解,劉本良表示,科學研究的生態需要豐富,需要有各種各樣的物種,也需要有一些“變異的分子”,跳出局部最優,實現更好的科研效果。這是劉本良對自己的“辯解”,也是對豐富科研生態的建議。“(要)允許這些變異分子存在,讓他們安安靜靜地搞研究,發揮他們的優勢和特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