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01 14:55:18
◎隨著公募基金中報披露完畢,此前在二季報中未列示的非前十重倉股票浮出水面,值得關注的是,截至中報披露期末,已有超過百只公募基金配置“ST概念股”,總市值接近16億元。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葉峰
隨著公募基金中報披露完畢,此前在二季報中未列示的非前十大重倉股票浮出水面,值得關注的是,截至中報披露期末,已有超過百只公募基金配置“ST概念股”,總市值接近16億元。
根據天相投顧的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計有114只基金(統計初始份額)配置ST、*ST股票,期末總市值達15.83億元。另據記者觀察,盡管此類股票在基金總資產的占比中較小,但就基金持股市值的占比來看,個別已超過33%。
15只“ST概念股”被公募基金持有
“當年鹽湖股份被ST的時候,公募基金持倉的有不少,有的憑借倉位優勢還在那一波業績反轉行情中大賺了一筆。”9月1日,有公募界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雖然ST是個小眾題材,但“反轉起來的彈性是巨大的”。
該人士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法不禁止即可行,總有一些公募是在投資“ST概念股”的,雖然各家強調的理念不同,但完全摒棄這一高彈性資產也不現實。時下公募基金2022年中報披露完畢,從今年中期來看,“ST概念股”又被多家公募配置。
根據天相投顧的數據統計,截至6月30日,市場中有114只基金(統計初始份額)配置了ST、*ST個股,相關股票資產期末市值總計達到15.83億元,ST康美、ST泛微、ST紅太陽等15只“ST概念股”浮出水面。
有意思的是,在這些股票當中,的確出現了“大肉票”,在二季度內漲幅超過80%。以ST紅太陽為例,Wind統計顯示,今年二季度,股價漲幅約為81.62%,是華夏基金“獨門配置股”,旗下四只主動管理型產品參與配置,包含華夏成長、華夏新錦升混合A、華夏睿陽一年、華夏周期驅動A。
但普漲絕非這15只個股的特質,反而從區間走勢來看,仍是跌多漲少的態勢,有12只股票股價在二季度內出現跌勢,跌幅超過20%的有9只,ST明誠跌幅超過61.24%。
另據觀察,就此類股票在投資組合中所占比重來看,個別所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較高,但由于股票區間漲跌差異明顯,對投資組合的貢獻程度有所差異。如ST泛微、ST龍凈等股票被多只基金持有,前者在華夏互聯網龍頭A的資產配比期末達3.91%,但二季度內股票跌幅達31.65%;后者在華富競爭力的資產配比期末達3.28%,不過二季度內該股漲幅超過22.62%。
部分被動持倉暫未跟隨指數權重進行調整
除了在主動管理產品中發現“ST概念股”配置外,記者也在被動型產品中發現,基金經理也在適時進行調倉,但部分已被指數剔除的個股仍有出現在個別基金的持倉當中。
以興全滬深300指數增強A為例,比較基準跟隨滬深300指數(95%)+同業存款利率(5%),根據滬深300的成分進出記錄,ST易購已經被剔除出成分股,今年6月13日剔除之前,該股所占權重比例為0.05%。
不過,從天相投顧的數據統計來看,截至6月30日,ST易購仍占該基金資產凈值比重的0.01%。其他個股當中,如*ST必康、ST廣田及*ST紫晶也出現在對應指數基金組合名單當中,從所跟蹤的指數權重調整信息來看,也有不同程度的持倉差異。
前述公募界人士表示,基金經理的被動持倉調整效率或不及所跟蹤指數,但對于指數增強型等具有主動投資空間的產品來說,并非所有經理都采取回避的態度。
總體來看,以目前“ST概念股”的業績反轉和脫帽預期來說,確實吸引了不少公募基金參與其中,且從最近的行情走勢中不難發現,概念板塊當中,部分“ST概念股”躋身打板題材行列,9月1日午盤結束時,已有ST曙光、*ST亞聯等漲停。
但也需要看到,投資ST股票風險相對更高,畢竟相關企業在缺乏業績支撐之下,場內流動性匱乏且充滿不確定性。Wind統計顯示,昨日三大指數下跌,ST板塊指數也跌去1.42%。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8271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