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09 00:25:52
近兩年來“降本增效”成為行業(yè)大趨勢。連續(xù)兩個季度實現盈利后,愛奇藝創(chuàng)始人、CEO龔宇提出“冷靜增長”策略。長視頻行業(yè)從此前激進的“資金為王”模式,轉向深耕內容質量,理性、增效與新機會正成為長視頻的關鍵詞。
曾經火爆的影視市場也開始降溫,影視劇數量縮減,但爆款似乎更加耀眼。光是這個夏天,《蒼蘭訣》《夢華錄》等作品的火爆程度,讓觀眾感覺似乎市場沒有冷,好內容依舊熱。幕后制作公司的名字也越來越被用戶認識,對影視平臺和創(chuàng)作者來說,好內容的“生產力”再次被證明。
以往,行業(yè)過熱,市場充斥良莠不齊的作品,劣幣容易驅逐良幣,難以察覺優(yōu)秀作品的支柱作用;當泡沫被戳滅,市場“冷靜”之下,內容數量少,好內容更少,質量過硬的內容更加耀眼,市場空間將比之前更大。
分賬市場打破收益天花板 平臺和內容創(chuàng)作方一起“吃肉”
在平臺盈利背后,除了聚光燈下的自制劇、版權劇的制作方,通過分賬模式進行合作的內容方也在創(chuàng)造越來越高的收入,不斷轉化成視頻平臺和片方的創(chuàng)作動力和收益來源。
分賬劇主要指由影視公司投資、拍攝、制作,根據視頻平臺會員觀看等方式計算片方收益的劇集發(fā)行模式,各家中愛奇藝是較早應用劇集分賬模式的視頻平臺。
今年以來,分賬劇市場按下加速鍵,正在成為長視頻越來越重要的“新彈藥”。以愛奇藝為代表的視頻平臺,進一步加碼分賬賽道。愛奇藝誠意滿滿,宣布讓分賬劇成為愛奇藝內容的主要供給模式,愛奇藝將把甜寵賽道逐漸交給分賬劇行業(yè),平臺的自制劇、定制劇及版權劇將逐步退出這個賽道,并把已經儲備的優(yōu)質IP分享出來跟分賬劇制作方做內容共創(chuàng)。
橫看市場,云合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全網上新分賬劇33部,有效播放量25億,同比增長38%,其中愛奇藝上新23部;而在上新分賬劇有效播放TOP5劇集中,愛奇藝包攬其中4部。
分賬劇也不再只有“小作品”,日前分賬劇《一閃一閃亮星星》片方分賬收益宣布破億。分賬市場久無億級作品,上一部破億的還是2020年的《人間煙火花小廚》。如果說2020年的破億說明市場繁榮下分賬劇可分一杯羹,那2022年的破億則證明市場的冷靜期,內容獲益的標準不是版權劇、自制劇、分賬劇等定級,而是內容質量是否過硬。
回顧今年上半年,愛奇藝的《拆案》系列、《眼里余光都是你》、《終于輪到我戀愛了》分賬收益分別破7000萬、2800萬和2700萬,內容是否好看或許主觀,但收益數字是客觀的,分賬劇正在走出“小打小鬧”的刻板印象。一組組數據背后,是降本增效語境下,分賬模式為平臺和內容方的巨大商業(yè)潛能。
“分賬”的合作思路同樣應用在網絡電影端,視頻平臺的電影面向用戶多應用單片點播付費(PVOD)和會員觀看(SVOD)的收費模式,平臺和片方進行收益分成。愛奇藝云影院今年自大刀闊斧更改分賬規(guī)則以來,近日更將單點播分賬期的片方分賬比例從60%提升至90%,并提高獨播片票價。如果按照新規(guī)則對云影院過去一年上線的網絡電影票房進行重新測算,片方分賬超2000萬的將有五部,其中《發(fā)財日記》的分賬將達4416萬。至此平臺更像網上的院線,網絡電影更像電影,網絡上線電影更接近“發(fā)行”的原本概念,未來網絡電影創(chuàng)作方的收入上限將被大大提高。
真金白銀的收入數據最具說服力,分賬劇和網絡電影的合作模式,從平臺和影視公司的摸索,變?yōu)橐环N可持續(xù)的商業(yè)模式,支撐起億級用戶平臺一部分的內容供應。許多分賬劇和網絡電影的出品方上都找不到影視大公司的名字,但不影響他們憑借精品內容獲益,進而為平臺創(chuàng)造更多營收,達成雙贏,形成正向循環(huán)。
冷靜增長期 好內容只會更搶手
當行業(yè)冷靜下來,影視內容成本回歸理性,向優(yōu)質內容靠攏,曾經被“熱錢”捧起來的、品控不嚴的內容注定將被大浪淘沙。對平臺如此,對影視公司更是如此。
龔宇對愛奇藝“冷靜增長”策略的注解是:增長不再以現金流大量消耗為代價,將更多資源投入到公司主營業(yè)務和有更高確定性的高ROI項目中。其中有一點很重要,冷靜思考,然后盡力投好內容。
看長視頻平臺,愛奇藝在二季度營收成本同比下降24%的情況下,仍然實現有效播放市占率行業(yè)首位,會員服務營收同比增長7%,會員內容播放效率行業(yè)領先等表現,全仰仗《警察榮譽》《破事精英》《中國說唱巔峰對決》等爆款,管理層對三季度的信心也來自熱播的《蒼蘭訣》《天才基本法》《二十不惑2》等。
有媒體統(tǒng)計,2022年上半年18家上市影視公司盈利、虧損企業(yè)各占一半,盈利的那一半的幾乎盈利均由頭部項目驅動。劇集公司中只有華策影視、歡瑞世紀、慈文傳媒三家公司盈利。從財報上看,無論盈虧,各家都在尋求降低成本,提高運營變現效率。
內容質量是當下冷靜語境中內容方和平臺的紐帶,爆款的第一受益人是平臺,但總能傳導到制作方。資本市場對于劇集公司的評價體系之一就是和平臺方的合作,歡瑞世紀因分別與阿里巴巴、愛奇藝簽署了影視劇合作協(xié)議而頗受市場期待,“愛奇藝概念股”稻草熊娛樂的表現也和供應愛奇藝的劇集上線情況息息相關。
冷和熱是當下影視行業(yè)的一體兩面,內容支出冷靜下來,高品質內容身上聚焦的目光只會更加狂熱,不論平臺還是片方,只有靠內容品質突圍一條路。文/李十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