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我在成都修古籍:穿越千百年的“指尖舞蹈”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19 21:32:24

他的雙手在古籍間自如地來回穿梭、躍動,宛如一曲穿越過千百年時光的指尖舞蹈,尋覓著漫長時光中那些遠去的、模糊的、真切的共鳴。一顆顆紙釘,一根根棉線,連綴起被歲月塵封的文獻……王朝興衰的記載、仁人義士的傳說、尋常百姓的家譜皆在指尖“重獲新生”。

每經記者 謝陶    每經編輯 唐元    

9月18日,成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自2022年9月19日零時起全市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繼續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

煙火成都重啟,全市公共文化場館陸續恢復開放,文創行業也再次按下啟動鍵,是重逢伊始的忙碌奮戰,是蓄力奮發的有秩有序,更是正待復蘇的擲地有聲。

城市因人而興盛,人因城市而生動。城市間跳動的每一個文化音符,皆來自于每一個平凡人奏響的樂章。每一件作品的誕生、每一個記錄的刷新、每一場來之不易的演出,背后皆有一個為文創而“狂”的他們。

也許是他們的匠心精神,也許是他們的獨一無二,也許是他們的熱愛由衷,無數個“文創狂”的故事都熠熠生輝,值得被記錄。

即日起,天府文創云推出《文創狂人》系列欄目,聚焦你我身邊隱秘而平凡的他們。

第一期,我們為您講述一位95后古籍修復師的故事。

幾年前,一部由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系列紀錄片大火,它記錄了諸多稀世珍寶的修復過程和修復師們的生活故事。

除去對“大師”神秘的想象,我們透過鏡頭得以直視他們的眼睛,走近他們真實的生活。

而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一位95后古籍修復師,他用“指尖舞蹈”,帶領我們尋覓時光里的共鳴。

無影燈下,陳吉星屏息凝神,手握著毛筆,小心翼翼蘸上漿糊,將薄如蟬翼的修復用紙填補到古籍書頁的破損處,一處、兩處、三處……如此,循環往復。

相比兩年前剛進入四川省圖書館古籍修復中心時,這名95后古籍修復師的手法變得更加地嫻熟老練,面對“千瘡百孔”的古籍,字跡模糊的書頁,他總能在折頁、噴水、剪頁、壓平等十幾道繁雜的修復工序之中找到一種平衡與秩序。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他的雙手在古籍間自如地來回穿梭、躍動,宛如一曲穿越過千百年時光的指尖舞蹈,尋覓著漫長時光中那些遠去的、模糊的、真切的共鳴。”

一顆顆紙釘,一根根棉線,連綴起被歲月塵封的文獻……王朝興衰的記載、仁人義士的傳說、尋常百姓的家譜皆在指尖“重獲新生”。

“修書就像是一個修心的過程,從入門時的迷茫,到遭遇各種困難挫折,到慢慢平心靜氣,再到現在發自內心的熱愛。我對于古籍修復的認知也不斷加深——不僅要修復好每一冊古籍,更應肩負起保護傳統非遺技藝的責任。”陳吉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文字采訪時表示。

“我們希望未來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加入進來,讓這門古老技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擁有更多的可能性,”陳吉星說。

01

古籍通常指書寫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的紙質文獻,不局限于書籍,字畫、碑帖、拓片等都在此范疇。雖然常說“紙壽千年”,但再好的古籍也難抵歲月漫長。

歷史浮沉之中,古籍或多或少會出現酸化、絮化、老化、霉變、鼠嚙、蟲蛀等病害,有的善本古籍渾身蟲洞,有的整套書頁黏成書磚,有的珍貴碑帖全是黑霉,危及存續。

作為一個文獻大省,四川由于地域特殊,氣候終年悶熱潮濕,所以書籍霉變、蟲蛀、酸化、脆化、絮化、粘連等情況非常嚴重。目前四川館藏的紙質文物有200多萬冊(件),其中亟待修復的占了半數以上。

而古籍修復師,是一個需要消耗大量時間、精力和耐心的職業,他們通常不僅需要熟悉刻章、裝裱、書法等技藝,還需了解各朝紙張、書皮及裝訂風格,更需要嫻熟的修復技藝。

圖片來源:GoChengdu夠成都

在從事古籍修復工作之前,陳吉星做的是傳統音樂研究,川江號子、川劇都是他的興趣所在。后來,在機緣巧合之下,陳吉星進入到四川省圖書館古籍修復中心。“因為從小受家庭影響,我對許多傳統藝術和非遺技藝都有著濃厚的興趣,”陳吉星說。

某種程度來講,陳吉星身上較為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淀為其叩開了古籍修復的大門。

雖說修補一本古籍往往要經過十幾甚至幾十道工序,一招一式極為考究,對從事古籍修復人員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

但陳吉星是幸運的,剛一進入古籍修復中心就收獲了一位良師——古籍修復中心最年長的古籍修復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川書畫裝裱修復技藝蜀裱的傳承人袁東玨。

在古籍修復圈摸爬滾打近40年的時間里,袁東玨修復的各類珍貴古籍及書畫、圖檔資料多達355種,4088冊,總量超55000葉,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有25種,190冊,7350葉,其中不乏四川省圖書館鎮館之寶《洪武南藏》等珍本、孤本。

傳統而言,古籍修復師的研習方式,一般沿襲的是師徒傳承制。在袁東玨的言傳身教、悉心指導下,陳吉星順利跨過了古籍修復的初階門檻。

“剛開始入門的時候,我對古籍修復技藝充滿了敬畏,內心也在擔心,怕自己做不好、坐不住。”陳吉星說,“后來師父找我談話說古籍修復雖然入門不難,但真正要學好實屬不易。對古籍要有敬畏心,還需要有耐心、恒心和責任心。在師父的引導下我慢慢將這種壓力轉化為一種使命感。”

“修書如修心”,這是袁東玨教給陳吉星的道理,而他也在古籍修復中進行著自己的修行:恢復古籍的原貌,讓百年前書寫者的心在字里行間再次跳動。

圖片來源:GoChengdu夠成都

02

修復一本古籍,需要“對癥下藥”,針對不同的破損程度、材質等,制定不同的修補方案,短則幾天,長則數月。

像是今年初,受損嚴重的明刻本《文心雕龍》從地下庫房取出時,紙張纖維老化,泛黃的書葉脆弱不堪、相互粘連;紙張蟲蛀嚴重,局部還有霉爛。陳吉星的師父袁東玨耗費整整4個月的時間才成功搶救了這本古籍。

“一個完整的古籍修復過程有20多個步驟,并且每一步都至關重要,主要包括檔案制作、材料準備、拆解、補破、折頁、裁剪、壓平、裝訂等關鍵步驟。”陳吉星向記者介紹到。

可能在普通人眼里,古籍修復師的工作日復一日,并沒有太大變化,但實際上修復師面對的問題異常復雜艱澀。“從古籍前期的拆解,到檔案的制作,再到材料的準備,面對每一頁書頁,我們遇到的問題都是千變萬化。”陳吉星說。

從脫酸到配紙染紙,再到修復裝訂,古籍修復就如同“做手術”一般,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不容出錯。

首先要將古籍進行脫酸清洗,并完成配紙,這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同時,古籍修復講求“修舊如舊”,不僅要求紙張材質、紋理與古籍質地相同,更要求顏色相近。“這十分考驗古籍修復師手法的輕重,以及對多種修復工具的調配。”

圖片來源:GoChengdu夠成都

陳吉星修復完成的第一部古籍是民國二十一年《陶氏族譜》。這也是他第一次做檔案、第一次選紙,第一次獨立修復,第一次裁剪錘書,第一次裝訂......

“當中我遇到了很多難題,常常在工作臺前陷入焦慮,但每次師父都會淡然處之,并且非常有耐心地指導我解決問題。在師父的身上,我體會到了‘修心’的力量。自那以后,我的心態也慢慢發生了改變。”陳吉星說。

在無數次往返于庫房與工作臺之間,經歷無數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后,第一本古籍在陳吉星手中重獲新生。那一刻,他的內心被成就感與自豪感牢牢占據。

成立至今,四川省古籍修復中心共修復完成各類古籍498部,4489冊(件),總量超55000葉,包括有入選《國家級珍貴古籍名錄》的宋刻本《茶經》、元刻本《春秋左氏傳補注十卷》、明洪武南京刻本《明洪武南藏》等25種。

談及接下來古籍修復的重心,陳吉星告訴記者,“我們館藏的古籍多為醫書和家譜,加之這兩類古籍讀者需求較大,所以二者可以算是我們‘搶救性修復’的重點。”

不過,陳吉星也坦言,“其實每一本到我們手上的古籍都是同樣的珍貴,我們需要一視同仁,讓那些在歲月長河中受損的書籍恢復其原有的容貌與功能。”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03

古籍修復技術是一門流傳了上千年的文化。據不完全記載,古代蜀派有絕技“借尸還魂”,京派“珠聯璧合”,津派“千波刀”,楊派、蘇派的“浴火重生”等。然而時光荏苒,許多古法手藝早已失傳,難覓蹤影。

對于新一代的古籍修復師來說,已難以習得那些失傳已久的修復絕技。同時,對于古籍修復這樣“容錯率極低”的領域來說,古籍修復經驗的累積意味重大,絕非一日之功。“經驗在古籍修復師的職業生涯中尤為重要,眼觀、嗅覺、體感,都考驗著古籍修復師的綜合判斷力,不可急于求成。”

“以前對紙張的判斷全靠老師父的那一雙手,這都是通過時間和經驗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師父袁東玨那早已磨掉的指紋就是歲月的見證。對于我們這些青年修復師來說,由于缺乏足夠的經驗,于是需要借助一些儀器來幫助我們。”陳吉星說。

“目前我們修復中心有專門的實驗室,配備了撕裂度儀、耐折度儀、纖維測量儀、專業實驗室pH/ORP/溫度測定儀、AE系列天平、白度儀、古籍修復顯微鏡套裝、電子拉力試驗機等高科技儀器。”陳吉星告訴記者。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事實上,一系列新技術的啟用正在使這項傳統的技藝變得更加精細化和程序化。像是測厚儀以及紙張纖維分析儀的投用,可以更準確地測算出書葉厚度及成分,以便精準匹配補紙;而測酸儀能準確測量書葉酸度,從而檢測古籍修復脫酸效果。

同時,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四川省圖書館部分珍貴古代文獻已進行影印再造,“再造善本”包括清稿本《四川南閬鹽務圖說》、明版《華陽國志》等近30種;一批古籍的影像也已保存制作成電子書,供讀者在網絡數字閱覽平臺閱讀。

“這種方式能拉近普通讀者與古籍的距離,古籍再生性保護將讓孤本不孤、化身千百。”四川省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古籍部副主任羅涵亓指出。

此外,記者還觀察到,前沿技術的加速發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出現,為古籍的修復整理帶來了革命性變化。OCR(光學字符識別)、AI句讀、實體識別等技術在古籍修復領域持續迭代。

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目前我國已建立多個古籍整理自動化和可視化平臺。比如,“《宋元學案》知識圖譜可視化系統”,對240萬字的《宋元學案》進行了文本處理和分析,將2000多位宋元理學學者、近100個學術流派所涉及的人物、時間、地點、著作等提取出來構造成知識圖譜。

圖片來源:GoChengdu夠成都

回顧所來徑。自中國開始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古籍修復技藝正式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以來,經過十幾年不懈努力,以及一系列卷帙浩繁的古籍整理基礎工作,目前中國古籍分級保護體系基本建立了起來。

而像陳吉星一樣的古籍修復師早已從當年的不足百人,迅速增長至數千人,無數對古籍懷抱著熱愛的人加入了進來,老中青三代古籍修復師,用不同的方式,或傳統或現代,一齊對抗著時間的洪流。

古籍修復師,就像是一群與時間賽跑的“心靈捕手”,從浩如煙海的地下庫房之中不知疲倦地捕捉并保存古人的萬千思緒、舊時的離愁別怨以及那一份獨屬于中國人文精神的綿密“鄉愁”。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古籍修復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