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成都:公共服務倍增的“幸福城”

中國經濟時報 2022-09-21 14:16:35

“公共服務關乎民生,連接民心。”

一座城市所提供的公共服務,不僅關系著民生之基、幸福之本,更是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不斷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作為西部地區的先進典型城市,成都以全國排名第七的經濟總量,服務了全國排名第四的人口數量,在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中,成都不斷創新公共服務組織和供給方式,開展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建設改革攻堅,加快建設“15分鐘公共服務圈”,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連續13年位居“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榮獲全國公共服務質量滿意度測評第一名,為促進共同富裕打下堅實基礎。

做好頂層設計 讓民生“設計圖”變“施工圖”

這幾年,成都人的生活發生了許多變化。

“開通的地鐵線路越來越多、家門口就有好學校,過個馬路就有博物館、就能聽演唱會,街口轉角就能就醫,步行幾分鐘就有足球場……”家住成都市新都區桂湖街道的劉阿姨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家門口”的公共設施和服務越來越多,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便捷。

作為人口規模超過2000萬的超大城市,成都是如何滿足這么多人的公共服務,如何為這么多人建造一座“幸福城”的?

“從起步開始,成都就做好了高標準的公共服務頂層設計。”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早在2017年公布的《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十三五”規劃》就提出,成都將全面增強公共服務能力;2022年5月發布的《成都市“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成均衡、普惠、公平、便捷的公共服務體系。

“成都公共服務規劃在國家相關要求的基礎上進行了多方面突破。”多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尤其是《成都市“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圍繞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難題和應對人口總量結構挑戰,把提升民眾幸福感的領域納入其中,以城市功能布局和人口分布為導向,讓公共服務跟著人口流動進行布局。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這些頂層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讓服務找人,而不是人找服務。”

在頂層設計的基礎上,為了補短板、鍛長板,成都同步實施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分別在一老一小和特殊群體、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通勤、生態環境、生活成本競爭力等10個公共服務重點領域,分步有序實施了一批強功能、補短板、惠民生的重大項目。

數據顯示,近年來,成都市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67%以上水平,近五年累計投入9100億元實施重大民生項目649個,新增學位59.4萬個、醫療床位2.6萬張、養老床位1.4萬張、保障性住房16.5萬平方米,累計新增城鎮就業133.5萬人,以實實在在的項目將民生實事的“設計圖”變成“施工圖”,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

建立“三張清單” 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頂層設計有了,公共服務重大工程項目不斷建設實施,但公共服務的標準是什么,如何實施?

為了探索和解決這些問題,成都不斷推進以利民便民為導向的基本公共服務改革,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探索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務政策清單、設施建設項目清單、服務數據清單,以“三張清單”為載體不斷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依據群眾的急難愁盼和民生需求,加快推動基本公共服務的政策內容、設施建設動態調整、提標擴面。成都公共服務“三張清單”模式被國家發改委編入《全國“十四五”規劃編制指導白皮書》,向全國推廣基本公共服務成都經驗。

而為了促進公共服務的更好落實和“三張清單”的執行,成都深入推進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同時,積極承擔國家相關試點任務,探索多元化公共服務供給機制改革。

據了解,成都每個區都承擔了不同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試點任務。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試點工作對成都公共服務的拉動作用非常大,尤其是對民生領域公共服務的推動作用非常明顯。

以錦江區為例,本報記者在走訪時看到,在錦江區九眼橋社區長壽食堂,多名老人表示很滿意食堂貼心的服務。“我們長期在這吃,15元一餐,便宜味道又好,不想來食堂的,還可以送到家里,很方便。”

錦江區民政局黨組副書記、黨委書記何婉霞告訴本報記者,自承擔養老服務、社會救助和殯葬服務3個民政領域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以來,錦江區推動“單一供給養老”向“智慧多元養老”轉變,建設多層次、多維度、高質量的養老供給標準體系,初步形成特色鮮明、成效突出的“錦江模式”,為民政標準化建設提供了新經驗、新做法、新樣板。

“新都區是首批全國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之一,也是全國首批51個試點項目中唯一一個文體服務領域的專項試點。”新都區文旅局文化科科長程露瑩告訴本報記者,試點以來,新都區將13項公共服務與28項非公共服務共融共享,創新“公益+抵償+市場”價值傳導鏈,助推文化繁榮,以社區為支點實現了公共服務優質均衡發展。

而這些只是成都市不斷推進優質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的縮影。這幾年,成都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全力推進以利民便民為導向的基本公共服務改革,城市變得越來越美,城市的文明素養也更豐盈,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成都也因此位居2020年度全國公共服務質量滿意度第一位。在監測細分領域,成都在醫療服務、公共文化、公共體育、養老服務領域滿意度得分均為全國第一。

提質“幸福城” 讓公共服務“倍增”

邁入“十四五”時期,成都公共服務建設面臨著新挑戰,也迎來新機遇。

機遇方面,成都將緊抓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政策機遇,以及從區域中心城市邁向國家中心城市的歷史性躍升,為更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但挑戰也很艱巨,如人口發展帶來的挑戰;城鄉區域服務亟待協調,供給水平、基礎設施差異明顯;優質化、個性化、多樣化的高品質公共服務需求加大等。

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將根據國家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精神,聚焦共建共享、可感可及,推動基本民生領域補短板,謀劃新一輪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計劃”,優化完善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加快補齊郊區新城公共服務短板,強化“15分鐘公共服務圈”設施配置,不斷提升成都民生領域基礎設施水平。

同時,進一步深化公共服務改革,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優質化為新一階段改革目標,完善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動態管理、供給機制、共建共治共享等機制,進一步釋放內生動力,讓高品質的公共服務迎來“倍增”。

城市發展靠的不僅是優質高效的前景,更是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成都正在深入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開展高品質生活城市建設行動,推動政府、市場、社會同向發力,促進公共資源合理配置和公共服務普惠共享,穩步推動共同富裕。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201408

責編 馬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