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1 17:07:05
◎根據監管要求,目前已經嚴格限制資產管理計劃投資雪球結構產品比例,個人投資者亦無法直接購買場外衍生品。另外,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將應當履行的受托責任轉委托,亦不得從事通道業務。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肖芮冬
近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向各私募管理人通報了個別不符合備案要求的案例,部分券商玩起了“監管套利”。
一些私募產品在備案時,產品由券商代銷擬100%投向券商作為交易對手方的“雪球結構”收益憑證。私募管理人僅象征性收取管理費,不進行主動投資管理,具有明顯的通道業務特征,屬于監管套利行為,協會已對上述私募基金不予備案。此外,黑中介代發保殼私募基金,虛假出資占坑私募備案也被嚴打。
2021年以來,“雪球結構”衍生品走紅資本市場,尤其是在各大券商營業部熱賣。雪球結構產品形式包括信托產品、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計劃等。由于雪球結構產品屬于金融衍生品,雪球結構本質上是一種奇異期權,是對帶有雪球結構收益特征產品的俗稱,具有一定的杠桿性,受到了不少高風險愛好者的青睞。
隨著券商發行雪球結構產品規模的上升,監管層的監管措施也在跟進。2021年8月,監管部門曾要求強化雪球產品的風險管控。根據監管要求,目前已經嚴格限制資產管理計劃投資雪球結構產品比例,個人投資者亦無法直接購買場外衍生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16日,協會向各私募管理人通報個別不符合備案要求的案例中,就有關于私募備案投資雪球結構而不予備案的情況。從協會信息來看,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交私募證券基金產品備案申請時,私募證券基金產品由證券公司代銷,擬百分之百投向證券公司作為交易對手方的雪球結構收益憑證。根據基金合同約定,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僅收取0.15%管理費,不收取業績報酬。
根據監管要求,目前已經嚴格限制資產管理計劃投資雪球結構產品比例,個人投資者亦無法直接購買場外衍生品,所以證券公司“借道”私募基金進行投資。另外,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將應當履行的受托責任轉委托,亦不得從事通道業務。
協會認為,開展通道類業務與私募基金管理人應開展主動投資管理要求相違背。
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基金經理胡泊9月21日在微信中告訴記者,“雪球”收益憑證相對較為復雜,有敲入和敲出的設置特性,但是我們必須關注其中的風險。比如敲入相當于市場大幅下跌之后的尾部風險,而敲出則是在市場大幅反彈的時候有過早離場而錯失行情的風險。不太建議個人投資者去參與雪球結構產品,因為這需要極強的未來市場預判能力和擇時能力。
在私募機構的產品備案過程中,還有私募因為涉嫌“先備后募”被打回重來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投資者不具備實繳出資能力。協會信息顯示,有私募提交產品備案申請時,其投資者為3只信托產品,均為認繳上億元規模,但實繳規模僅有100萬。
經過協會核實,3只信托產品均是近期設立且未募集完畢,信托賬戶內僅實繳100萬資金,不具備后續實繳出資能力,擬待私募產品備案通過后,繼續對外分批募集。協會認為,此類行為涉嫌“先備后募”,已退回要求私募管理人進行整改。
同時,在私募機構備案過程中,還有部分私募委托“黑中介”代發“保殼”私募基金,為滿足登記后限期備案首只私募基金要求;此外,還有私募機構利用“黑中介”虛假出資占坑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產品備案申請。
具體怎么操作的呢?就是私募基金管理人為節省募集時間,利用中介機構關聯方虛假出資認購,通過產品備案后,再將其認繳份額轉讓給真實投資者,違反了相關要求。
對于這類行為,協會將從嚴打擊私募基金虛假出資認購行為,對于疑似虛假出資的私募基金,按照相關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出具投資者出資能力證明。每經記者此前就曾做了一組《深度解密“私募殼”灰色產業鏈》的深度報道,其中揭露了當前“私募殼”交易灰色產業鏈的真相。
在當時的調查中,中介業務員告訴記者,現在超過一年沒有在管基金的私募公司就要被清理。一年內有在管基金的公司就可以變更,也就是說,現在有在管基金的都可以變更。對于能否提供私募“保殼”業務時,業務員告訴記者,保殼業務也有做,保殼私募產品的規模是300萬~500萬,備案通過后資金就回購,保殼費用為13萬,無其他費用。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35383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