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3 18:53:09
在交大安泰EMBA20周年暨安泰視界年度峰會上,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原副院長何志毅站在全球視野分析了產業發展的宏觀圖譜,并對中國企業如何建設成長為世界一流企業提出了相關建議。
每經記者 梁宏亮 每經編輯 冷雪婷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建設一批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
當前我國經濟主體數量眾多,其中有一部分已經融入全球產業鏈,成長成為具備國際領先的產品開發、生產及分銷能力的優秀企業。不過,我們也應看到,我國大企業仍存在大而不強的情況,雖然近兩年我國位列世界500強的企業數量并不少,但一些企業的發展主要依賴規模,創新引領力、國際競爭力與世界一流水平還存在差距。如何在當前技術創新引領下的產業變革關鍵期抓住發展機遇,提升我國產業的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是當下值得深入思考的課題。
那么,當前從全球格局下來看,中國產業結構處于怎樣的狀態?每個細分產業的全球領軍企業如何分布?中國的龍頭企業們又在全球產業格局中處于怎樣的地位?
交大安泰EMBA20周年之際,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聯合推出“我的商學之路·我的遠見”系列策劃。
在交大安泰EMBA20周年暨安泰視界年度峰會上,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原副院長何志毅站在全球視野分析了產業發展的宏觀圖譜,并對中國企業如何建設成長為世界一流企業提出了相關建議。
如何正確看待中國產業總體實力?
何志毅以全球上市公司數據為基礎,從產業結構、產業規模、產業績效、產業集中度、產業領軍企業展開深入研究,結合產業發展的歷史沿革和相關政策,整體描繪出了中國產業和領軍企業在全球格局下的地位和狀況。
在他看來,雖然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中所占據的數量越來越多,但若以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中國企業無論是從市值、營業收入,還是從利潤指標上來看,都仍與主要發達經濟體存在著明顯的差距。
“中國改革開放已經過了四十年,四十年來我們一路高歌猛進,如今到了一個發展的關鍵節點。”何志毅表示,當前,應該以歷史的眼光、更為高瞻遠矚的視角來全面審視產業結構和歷史數據,從而對未來的產業布局和發展謀劃規劃。
“我們既要關注產業發展的整體狀況,也要關注產業中頭部企業的數量和發展質量。何志毅強調,領軍企業是鳳毛麟角,在產業發展中起到引領創新和變革的關鍵作用,因此特別重要。”
據何志毅分析,從區域分布上來看,目前中國競爭力強的企業仍多集中于京津冀、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百分之七十多的好企業都分布在這三個地區,”他說:“從數據上來看,許多來自國外發達經濟體的領軍企業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而我們僅發展了幾十年,一方面我們要看到差距,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信心。”
如何制定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標準?
那么,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加速驅動產業變革,重塑經濟格局當前的形勢下,我們應如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升中國產業的影響力與競爭力?
要想建設一批世界一流企業,首先明確什么是世界一流企業。中央深改委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指導意見》,列出世界一流企業的特征是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和治理現代。在此基礎上,何志毅提出了一套以數據為基礎的評價體系:“第一層次設置三個規模指標:營收、市值、利潤;第二層次設置三個效率指標:銷售利潤率、資產回報率、市盈率;第三層次設置三個社會指標:創新貢獻(創新力)、影響力、企業社會責任(責任力)。”
通過依據此套標準進行測算,何志毅發現,未來中國企業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道路上,仍需要做好許多工作。
“首先我們需要打破‘500強迷思’,也就是說,我們不能認為我們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多,就代表我們的產業很強了。從領軍企業、產業總體實力上看,我們仍然存在差距。”何志毅表示。
另一方面,他也建議,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在于以創新引領建立全產業生態圈。“我們究竟要在產業技術上重點突破什么東西?我們在各個產業環節上仍然缺失什么東西?對于關鍵技術、卡脖子技術,以及對全產業鏈起到引領作用的環節要怎樣突破?這是我們未來產業研究者、政府、領軍企業、行業協會都要重點思考的方向。”
在具體的產業突破重點上,何志毅建議,要加強對ICT和醫療健康兩大產業的關注。“ICT包括信息技術、通訊技術,醫療健康產業包括醫藥、生命科技和生物醫藥。社會各界包括政府、高校以及企業對這些產業要加大研發投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