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3 18:53:25
在交大安泰EMBA20周年暨安泰視界年度峰會上,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院士、交大安泰數據與商務智能系創系主任林學民深入分析了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具體思路,以及新商學與新數據科學融合發展的關鍵問題。
每經記者 梁宏亮 每經編輯 冷雪婷
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已經從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邁進了數字經濟時代。
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規劃共提出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IPv6活躍用戶數、千兆寬帶用戶數、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等8項“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主要指標。其中明確,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日趨成熟,區塊鏈、虛擬現實、元宇宙等新設想不斷落地實踐,數字經濟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也越來越高。那么,在經濟發展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我們仍面臨哪些挑戰?面對人才缺口,在人才培養上又將如何破局?
交大安泰EMBA20周年之際,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聯合推出“我的商學之路·我的遠見”系列策劃。
在交大安泰EMBA20周年暨安泰視界年度峰會上,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院士、交大安泰數據與商務智能系創系主任林學民深入分析了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具體思路,以及新商學與新數據科學融合發展的關鍵問題。
人才缺口是數字化轉型的挑戰
隨著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數據的廣度和顆粒度都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現代數據管理與分析技術的格局也正在發生改變。以統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為基礎的大數據分析與管理技術被逐漸應用于各行各業,并取得重要的商業價值。
林學民列舉了一組數據:“過去幾年我們數字經濟規模同比名義增長16.2%,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3.4%。2022年,超過50%的中國經濟是基于數字化發展或受數字化的影響。在國家大數據戰略和數字中國建設的大背景下,商務智能應用的市場規模達到千億級別,這是當前顯而易見的發展趨勢。”
蓬勃發展的市場需求提出了新的商學課題,數據科學賦能商業繁榮引起了新的思考。“新商學的元素包含著新需求、新場景、新用戶、新方案,而數據科學就是新數據、新范式、新軌道、新體制,這兩者融合起來,就變成了數據與商務智能。”林學民說。
商務智能,通過使用現代數據處理技術進行數據分析,挖掘和實現商業價值,是當今大數據產業的熱點領域之一。在林學民看來,新商學與新數據科學的發展將會帶來很多新需求和新場景,這種需求不僅市場廣闊,而且要求嚴格。
“我們在和阿里的合作中發現,互聯網企業的一些應用對于時間反饋的要求非常高,”林學民從實踐案例中舉例說:“比如,在反詐騙功能的設計上,需要在幾個毫秒內就要對相關信息處理進行反應。要知道,在數據如此龐大、計算如此復雜的情況下,能夠實現幾個毫秒的反應非常不容易。類似的情況很多,這對我們數據科學的發展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不過,林學民也指出,人才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轉型當今所面臨的挑戰,總的來說在于人才。
“數字化轉型的人才市場缺口巨大,數字化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從大的方面來說,針對中國勞動力市場技能缺口的研究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高技能人才只占整體勞動市場的5%。當談到數字化轉型的領導人才、復合型人才這一維度,缺乏就更加嚴重了。”
另一方面,數字化轉型對人才思維和基礎能力的要求更加多元化,且人才的培養尚無標準可循,這些問題同樣帶來挑戰。“我們不缺少計算機科學人才、不缺少商科科技人才,也不缺統計學人才,我們缺乏的是復合型人才。”
新商學與新數據科學要融為一體
2022年5月,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成立數據與商務智能系。數據與商務智能系是在國家大數據戰略和數字中國建設的大背景下成立的、致力于推動和助力商業的數字化轉型。本系是以數據科學和管理科學為基礎的交叉學科,旨在培養引領商業數字化轉型的創新和管理人才。
“創立這個系的愿景一共有三個。最重要的愿景當然是人才培養。我們的目標是以數據科學和管理科學作為基礎,培養能引領商業數字化轉型的創新和管理人才。”
在林學民看來,要想達到這一人才培養目標,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進行合理的課程設計。
“課程中可能會包含各種專業,比如說偏數據科學的就以數據科學專業為主,偏管理科學的就以管理科學為主。課程內容之間的平衡非常重要,不管是哪個專業,在我們數據與商務智能系系里,它必須要對數據科學知識和管理科學知識都能融會貫通。”
據他介紹,數據與商務智能系的第二個愿景是實踐學科交叉融合。學科交叉融合是當前科學技術發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學科產生的重要源泉,是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的有效路徑,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我們的學科交叉,不僅意味著數據科學與統計科學的交叉,還要融合商科的專業知識。”
“我們第三個愿景是希望培養出的人才要能夠真正服務社會,”他補充說:“比如滿足金融機構、大型互聯網企業、實體經濟等實際業務的需求。等到他們畢業的時候,能夠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等能做出貢獻。”
林學民認為,新商學和新數據科學二者并非“1+1=2”的關系,而是要做到“1+1=1”,也就是深度融合,融為一體。
“我們秉承的是要為國家數字化經濟發展培養頂尖的復合型人才。這樣的人才不一定在幾個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我們希望這些人才能夠在某個方面是專家,在其他方面都能夠懂一點,能夠面向商業數字化轉型的新挑戰,提供新的方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