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3 22:29:06
9月23日,央行發布《2022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21年,銀行代客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36.6萬億元,同比增長29.0%,收付金額創歷史新高。人民幣跨境收支總體平衡,全年累計凈流入4044.7億元。
每經記者 肖世清 每經編輯 廖丹
9月23日,央行發布《2022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21年,銀行代客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36.6萬億元,同比增長29.0%,收付金額創歷史新高。人民幣跨境收支總體平衡,全年累計凈流入4044.7億元。
《報告》還指出,下一階段,央行將以市場驅動、企業自主選擇為基礎,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一步夯實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基礎制度安排,滿足好實體部門的人民幣使用需求,推動更高水平金融市場雙向開放,促進人民幣在岸、離岸市場良性循環。同時,持續完善本外幣一體化的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建立健全跨境資本流動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報告》公布了2021年人民幣跨境使用總體情況。2021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36.61萬億元,同比增長29.0%。其中,實收18.51萬億元,同比增長31.3%;實付18.10萬億元,同比增長26.7%,收付比為1:0.98,凈流入4044.70億元,上年同期為凈流出1857.86億元。
此外,人民幣跨境收付占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總額的47.4%,較2020年全年提高1.2個百分點。2022年上半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為20.32萬億元,同比增長15.7%,在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總額中占比上升至49.1%。
從地區上來看,上海、北京、深圳人民幣跨境收付量繼續位列全國前三位。2021年,三地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分別占全國人民幣跨境收付總額的49.1%、21.1%和8.5%。2021年,全國共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超過2000億元,8個邊境省、自治區收付金額合計為6294.10億元,同比增長13.9%。2022年上半年,上海、北京、深圳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分別占全國人民幣跨境收付總額的48.3%、20.2%、7.7%。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在《報告》專欄中指出,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總體呈上升態勢。2021年末,人民幣國際化綜合指數為2.80,同比上升17%。2022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國際化綜合指數為2.86,同比上升14%。
據悉,貨幣國際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發行的貨幣在該國或地區之外成為具有計價單位、交易媒介和價值儲藏功能的貨幣。為衡量一國貨幣的國際化程度,可以選取與支付貨幣、投資貨幣、融資貨幣和儲備貨幣等國際貨幣功能相關的一些關鍵指標進行定量評估。
提及下階段的趨勢展望,《報告》指出,堅持以市場驅動、企業自主選擇為基礎,穩步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平。始終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服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導向,進一步完善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支持體系和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推動更高水平金融市場雙向開放,促進人民幣在岸、離岸市場良性循環。進一步完善本外幣一體化的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具體看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拓展人民幣在對外貿易投資中的使用。近年來,市場主體在跨境貿易投資中使用人民幣以減少貨幣錯配風險的內生需求不斷上升。為更好滿足市場需求,需要繼續做好制度設計、政策支持和市場培育工作,加強本外幣協同,支持市場主體在對外貿易投資中更多使用人民幣。進一步推進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圍繞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推動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業務創新,不斷提升境內外市場主體在貿易投資中使用人民幣的意愿。
二是穩步推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推動金融市場向全面制度型開放轉型,提高人民幣金融資產的流動性。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投資,豐富可投資的資產種類,便利境外投資者特別是央行類機構更多配置人民幣資產。支持境外主體發行“熊貓債”,繼續做好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試點工作。
三是持續深化央行貨幣金融合作。繼續穩步推進央行間雙邊本幣互換和本幣結算合作,發揮好貨幣互換對支持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和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作用,探索與其他東盟國家和周邊國家開展LCS合作。推進人民幣對相關國家貨幣直接交易,支持境外國家和地區發展當地人民幣外匯市場。
四是支持離岸人民幣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發揮好與中國香港常備貨幣互換安排的作用,為香港人民幣市場提供長期穩定的人民幣流動性。繼續完善離岸人民幣流動性供給機制,激發市場主體創新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產品和服務的動力,豐富離岸人民幣產品體系,促進人民幣在岸、離岸市場形成良性循環。優化人民幣清算行布局,加強對清算行的政策支持,發揮好清算行培育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積極作用。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5972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