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3 23:01:50
從一開始,CO-SENSE便是兩條腿在走路,一條是品牌設計,對象可以是街角的咖啡店,也可以是大型的商業空間,甚至可以是一場展覽、一次活動。另一方面,CO-SENSE也在始終打造自己的新媒體平臺,這個目前僅有兩名專職編輯運營的微信公眾號更新頻次很是頻繁,幾乎不會錯過工作日和重要的節假日,“從私心來講,希望有一個內心純真的保留地。”
每經記者 謝陶 每經實習記者 石普寧 每經編輯 唐元
今年9月1日,CO-SENSE迎來6歲生日。
作為形象IP,小Co自然也出現在了CO-SENSE的生日海報上,這位身材細長卻又不失圓潤的“伙伴”依然保持著他一貫的表情——兩眼是兩根豎線,直勾勾地盯著前方;嘴巴是一根橫線,顯得不茍言笑。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對于公眾來說,更為熟悉的可能還是小Co的三位“兄弟姐妹”——代表晶融匯購物中心全新IP的“超A家族”,而他們也均由CO-SENSE設計打造。
圖片來源:“晶融匯購物中心TheAtrium”微信公眾號
9月的小Co是忙碌的,“周年慶”“中秋節”“秋分”的海報上均有其身影。在這一點上,他的步調是和團隊一致的。與CO-SENSE的采訪是猶如見縫插針一般完成的,直到前一天,CO-SENSE都還在忙碌著新近的一個項目。
“每天都是不停的電話會議。”CO-SENSE聯合創始人田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電話采訪時透露,在此前的居家辦公期間,他們的工作并沒有因此而變得輕松,不管是客戶還是公司內部,都在隨時保持溝通,“客戶也知道大家隨時都是在家里,我們真的電話(溝通)不停歇。”
CO-SENSE聯合創始人田園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準確來說,CO-SENSE成立于2016年8月18日,由蔣勤勤和田園聯合創立,而9月1日,則是公司營業執照辦理下來的日子。
在一周年的公眾號推送里,CO-SENSE這樣講述到了成立的初衷:“腦子發熱,很篤定要干一番大事業,要做一個新青年藝術家與設計師的創意互動平臺。”
這也意味著,從一開始,CO-SENSE便是兩條腿在走路,一條是品牌設計,對象可以是街角的咖啡店,也可以是大型的商業空間,甚至可以是一場展覽、一次活動,“這是我們的基石”。
另一方面,CO-SENSE也在始終打造自己的新媒體平臺,這個目前僅有兩名專職編輯運營的微信公眾號更新頻次很是頻繁,幾乎不會錯過工作日和重要的節假日,“從私心來講,希望有一個內心純真的保留地。”
NBD:為什么想要創立CO-SENSE?
CO-SENSE 田園:6年前的時候,成都市面上大部分的設計公司相對來說還是會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標簽,一般有一個專攻的方向,比如地產類的、導視類的、品牌類的……
對于我們來說,選擇做設計純粹是因為喜歡和熱愛,既然是做了自己難得想要去傾其所有的一個事業,怎么才能從這其中得到想要的樂趣、價值呢?于是就有了一個想法——做更多元化的、更多跨界的設計。
另外,其實每天在做設計的時候,我們會有很多的靈感來源,于是也想要在身邊去打造一個平臺給大家,讓大家看到更多不同的創意內容,給到一些方向、靈感。
綜合這兩項,就有了CO-SENSE的存在。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NBD:上述兩項設想是如何具體體現在業務上的?兩者之間又是如何劃分的?
CO-SENSE 田園:目前我們分成兩個大的方向,一個是品牌設計,一個是新媒體。
設計是我們的基石,主要是涉及品牌、產品、空間、商業乃至展覽、活動等等,這些雜七雜八很多的,因為我們覺得設計本身是相通的。新媒體的話,從私心來講,就是希望有一個內心純真的保留地,自己當自己的甲方,想寫什么就寫,想做什么就做,都可以有自己的一些發揮。
NBD:剛才說的可能更多還是新媒體,至于品牌設計的話,CO-SENSE想要傳達的又是什么?如何在其中體現創意?
CO-SENSE 田園:相對來說,我們做的設計會更偏青年文化一點,不管是咖啡、餐飲品牌還是快消品的包裝。
我們在跟客戶溝通的過程中想要傳達的一個理念,或者說是設計的一個目標,其實就是要做有趣并且有價值的事情。通過我們做的設計,不管是自己也好,還是受眾用戶也好,都在得到樂趣和快樂。
我們經常會說一句話:奇奇怪怪,那么可愛,這是我們對創意的抽象理解。可能對于藝術家來說,創意其實是自我充盈的內心表達,對于我們商業設計師來說,創意就是通過視覺語言去連接品牌和用戶。
總體來說,我覺得創意這個東西是對生活和世界的一種感知,感知完了以后再去對外進行一個表達。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2019年,晶融匯更換了項目運營方之后,重新進行了定位,調整了動線及商戶。此舉被專注商業地產的“獨角Mall”稱作“又一存量商業改造成功案例”。
作為晶融匯品牌升級的參與方,CO-SENSE負責其年度平面設計工作,最直觀的成果便是晶融匯的IP“超A家族”,在晶融匯的升級過程中,也和其項目運營方“成了共同成長的伙伴。”
事實上,除了晶融匯,CO-SENSE也給不少成都當地乃至全國知名的企業做過設計,例如泰式海鮮火鍋樸田的品牌設計、百詞斬旗下番茄英語的禮盒設計、王府井的春夏時裝周以及5·20活動設計、雀巢互動H5設計……
NBD:作為晶融匯年度平面設計工作方,CO-SENSE在其中主要負責做什么?
CO-SENSE 田園:晶融匯當時推出來的全新商業定位,是想要往藝術潮流方向去走,所以在跟他們新的運營團隊溝通以后,我們就給他們提出了一個想法——叫做“藝向新生”。
一是表達它的重新改造和升級,二是把“藝”這個字提到首位,以此來突出它的全新理念。
圖片來源:“晶融匯購物中心TheAtrium”微信公眾號
從改造項目一開始到現在每一步的發展,我們都是參與其中的。可能有的時候,大家想要表達的理念或者說認知,對藝術也好,對美也好,會有一些偏差,這個時候就會有一些爭執,但是我們都知道最終的目標其實就是想要讓晶融匯這個地方能夠變為打開成都青年人的市場。
秉持著這樣的目標,雖然可能是有些爭執,但其實每一次最后大家出品的東西雙方都是覺得非常滿意的。
合作到現在的話,我們其實已經脫離了甲方乙方這樣的一個身份,我覺得現在已經變成了共創的關系,已經成了共同成長的伙伴。
NBD:可以給我們舉一個有關晶融匯的設計呈現或是打造的具體案例嗎?
CO-SENSE 田園:作為年度平面設計工作方,不管是大大小小的展覽活動,還是說各種物料——包括晶融匯的三個IP,也是我們一起完成的。
其實晶融匯的logo從最初到現在都是沒有變過的,里面最突出的就是字母“A”。當時他們想要做IP,在接到這樣的一個設計任務的時候,我們想的是如何通過結合它自身的特色,以及想要傳遞的“藝向新生”的概念去打造。
于是,我們就提取了“A”這個基礎型,再去創作了三個不同的IP形象,然后組成了“超A家族”。
這三個形象代表的是晶融匯三個不同的板塊,其中有一個代表它的藝術方面,會在有關藝術展覽活動中露出。
此外,晶融匯在著力做一些餐飲品牌的西南首店引進,我們就專門做了一個稍微胖胖乖乖一點的形象。最后,晶融匯也在引進很多潮流、運動方面的品牌,所以也有一個專門的角色來代表。
圖片來源:“晶融匯購物中心TheAtrium”微信公眾號
目前,CO-SENSE同時也在進行新的設計項目,田園告訴我們,新的品牌方是一個露營品牌。
為此,CO-SENSE專門還在公司內部進行了一次“征集”,選擇了一批有過露營體驗的同事參與進來,“一個完全沒有露營過的一個人還要做這個項目的話,我會有一點無中生有的感覺。”
這正好也從側面反映出了CO-SENSE的理念——只有好好生活,才能做出好的設計,“你要去觀察這個世界。”
當然,有了靈感之后,客戶也要買單才行。設計師的“藝術表達”與客戶的“實際需求”如何平衡,可能是橫亙在商業設計乃至所有帶有甲方乙方關系中的一道難關,CO-SENSE在其中也不例外。
采訪的最后,田園也不忘再次和我們強調CO-SENSE的“保留地”新媒體平臺以及一直以來對線下活動的堅持,CO-SENSE希望,播撒在自留地以及線下活動里有關創意的種子,最終能夠在和設計美學接觸的每個人的心中發芽。
NBD:CO-SENSE如何實現“藝術表達”和“客戶需求”之間的平衡?
CO-SENSE 田園:我們工作當中百分之六十、七十的工作就是和客戶溝通。對于我們來講,和客戶溝通工作真的是非常重要的,設計師畢竟不同于藝術家,藝術家就是可以進行一個自我的表達。
設計師是通過視覺語言去把客戶想要表達的東西傳遞給他的客戶,同時我們也不能一味站在他的想法表達上,也要站在他受眾的那一面去理解他們想要得到什么樣的傳達,其實有點像一個溝通起兩端的橋梁。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NBD:在接下來的工作里,CO-SENSE的打算是?最終想實現怎樣的目標?
CO-SENSE 田園:除了本身的設計工作之外,我們是希望能夠策劃更多的線下展覽、藝術展覽空間、文化沙龍以及創意類的活動。
創意類的東西,其實不是簡單地去創作出來呈現給大家然后就完了。我們是希望整個市場,通過有這樣的一些活動(線下展覽也好,活動也好)讓更多的人參與以后進而融入其中。
所以我們未來的打算和愿望,是希望能夠讓更多平時可能不怎么會接觸到設計、創意美學的人,能夠很自然地(比如走進街邊的一個小店逛一下,不管有沒有消費)通過隨意的一個感知后參與進來,讓整個市場的氛圍變得更好。這樣下來,包括做設計和創意美學的人在內,大家都能夠不斷地對設計和創意有新的認知和向往。
封面圖片來源:“晶融匯購物中心TheAtrium”微信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