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09 17:58:48
◎增鑫科技為一家生豬養(yǎng)殖行業(yè)的上游設備提供商,早在2011年,就迎來了正邦科技全資子公司的投資。
◎受豬周期間接影響,公司“發(fā)出商品”的賬面余額近年增長較多。增鑫科技的存貨賬面余額也在2021年末占據(jù)了公司總資產的一半以上。
每經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文多
正邦集團旗下又一家子公司江西增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增鑫科技)在今年7月披露了擬上市深交所的招股書(申報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一家生豬養(yǎng)殖行業(yè)的上游設備提供商。
盡管采用“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但主要因為“發(fā)出商品”的賬面余額較大,增鑫科技的存貨在2021年末占據(jù)了公司總資產的一半以上。不過,增鑫科技未在其招股書中披露“發(fā)出商品”的庫齡情況。
增鑫科技主要從事生豬養(yǎng)殖專用設備的設計研發(fā)、生產制造和銷售服務,是國內規(guī)模較大的生豬養(yǎng)殖設備提供商。
與多數(shù)同行業(yè)可比公司類似,增鑫科技也與下游養(yǎng)豬企業(yè)存在一定“捆綁”情況。早在2011年,增鑫科技就迎來了正邦科技(SZ002157,股價4.47元,市值142.2億元)全資子公司江西正邦養(yǎng)殖有限公司的投資。目前,正邦科技的控股股東正邦集團有限公司、正邦養(yǎng)殖分別持有增鑫科技15.33%和13.94%的股份。
增鑫科技同時也與正邦科技存在大量的關聯(lián)交易。2019年至2021年各年度,增鑫科技向正邦科技及其子公司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54億元、1.47億元和0.53億元,占公司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4.82%、15.89%和6.14%。
此外,2019年至2021年各年度末,增鑫科技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的賬面余額之和分別為0.94億元、1.59億元和2.26億元,占當期期末總資產的16.31%、14.80%和21.21%,這一比例在2021年尤其上升較快。
不過,記者注意到,增鑫科技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末,增鑫科技對第三大應收賬款客戶傲農生物(SH603363,股價15.92元,市值138.8億元)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1456.10萬元,壞賬準備余額93.54萬元。傲農生物的2021年年報則顯示,其在2021年末對增鑫科技擁有1840.99萬元的賬齡超過1年的應付賬款。
圖片來源:增鑫科技招股書(申報稿)
圖片來源:傲農生物2021年年報截圖
在增鑫科技2020年末對傲農生物的應收賬款余額和壞賬準備余額分別僅有1456.10萬元和93.54萬元的情況下,如何在2021年末會讓傲農生物形成對增鑫科技1840.99萬元的賬齡超過1年的應付賬款呢?
10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增鑫科技發(fā)去采訪函,并隨后致電增鑫科技,但電話未能接通,截至發(fā)稿時間也未收到采訪回復。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各年度末,增鑫科技存貨的賬面余額分別為2.38億元、4.59億元和6.09億元,分別占公司總資產的41.32%、42.65%和57.08%。
具體來看,2019年至2021年各年度末,增鑫科技“發(fā)出商品”的賬面余額分別約為1.70億元、3.17億元和4.70億元,占各期末存貨賬面余額的比例分別為71.30%、69.14%和77.21%,是存貨的主要大頭所在。增鑫科技對此解釋稱,主要由于附安裝義務的銷售模式下,公司的生豬養(yǎng)殖設備運送到客戶豬場后需要經過安裝驗收后確認收入,而設備的安裝驗收與養(yǎng)豬場的整體建設進度相關。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至2021年各年度,增鑫科技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約為6.20億元、9.27億元和8.70億元。在生豬價格下降導致2021年營業(yè)收入同比下滑的情況下,增鑫科技在2021年末的發(fā)出商品余額卻同比上升了48.14%。
圖片來源:增鑫科技招股書(申報稿)
公司在解釋2021年存貨周轉率下降的原因時提到:2021年末豬肉市場價格下行,下游豬場建設項目整體放緩,導致期末發(fā)出商品規(guī)模較年初上升較多。
記者注意到,作為增鑫科技同行業(yè)可比公司的青島大牧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牧人)目前也正在進行IPO。從存貨的庫齡情況來看,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大牧人的“未完工項目成本”賬面余額為12.55億元,其中庫齡在“1年以內”“1-2年”和“2年以上”的賬面余額分別為10.69億元、1.63億元和0.22億元,相當于有0.22億元的項目在2年多后仍未完工。
那么,增鑫科技在2021年末的發(fā)出商品的庫齡情況如何呢?發(fā)出“2年以上”商品的賬面余額有多少呢?截至發(fā)稿時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亦未收到增鑫科技的采訪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00564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