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9月金融數據出爐!人民幣貸款增加2.47萬億元,同比多增8108億元 專家:短期內寬信用還會進一步推進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12 00:08:57

10月11日,央行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8.08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22.77萬億元,同比多增6.16萬億元。

從單月的數據來看,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47萬億元,同比多增8108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2.63萬億元,同比多增3030億元。

每經記者 肖世清    每經編輯 廖丹    每經實習編輯 馬子卿    

10月11日,央行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8.08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22.77萬億元,同比多增6.16萬億元。

資料來源:央行網站、同花順iFind

從單月的數據來看,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47萬億元,同比多增8108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2.63萬億元,同比多增3030億元。

此外,新增社融也延續此前的回升態勢,9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5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7.7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01萬億元。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從金融數據可以看出,在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并加快落地下,企業和居民部門信貸有效需求持續回升,寬信用進一步提速。

溫彬認為,結合穩經濟大盤四季度工作推進會及各項政策部署看,基建、制造業、房地產等領域的信用擴張有望對四季度信貸和社融增速繼續形成有力支撐,有助于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新增社融3.53萬億元 同比多增6245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9月新增社融環比繼續大幅增長。9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5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億元。此前,8月社融增量為2.4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5571億元。

累初步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7.7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01萬億元。

資料來源:央行網站、同花順iFinD

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7.89萬億元,同比多增1.06萬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2217億元,同比多減4748億元;委托貸款增加3298億元,同比多增4440億元;信托貸款減少4814億元,同比少減7456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892億元,同比少減1337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2.2萬億元,同比少2413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5.91萬億元,同比多1.5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8738億元,同比多596億元。

溫彬表示,9月社會融資規模新增3.53萬億元,同比多增6245億元,繼續顯著回升。其中,新增信貸和政府債券融資是社融的最大貢獻項,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發力下,新增委托貸款增加1500多億元,仍維持在較高水平。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9月社融同比超預期多增,投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為主要拉動,政府債券融資同比則繼續大幅少增。

王青指出,9月社融同比超預期多增,主要原因是投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同比大幅多增約8000億,同時,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兩項表外融資也對當月社融同比增量產生較大正向貢獻。其中,9月新增委托貸款同比多增逾1500億。

近兩個月委托貸款新增規模較大,主要源于近期各地公積金貸款新政頻出,有效提振了公積金貸款需求。另外,9月信托貸款維持壓降,但壓降速度明顯緩于去年同期,同比少減約1900億。

“整體上看,9月,在社融總量超預期的同時,社融結構繼續朝著政府債券融資占比下降、信貸占比上升的方向變動。這表明,在實體經濟信貸支持政策不斷加碼、貸款利率持續下行助力下,貸款已經接力政府債券成為推動寬信用的主引擎。”王青表示。

9月人民幣貸款 同比多增8108億元

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47萬億元,同比多增8108億元。另外,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8.08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

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3.4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9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32萬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4.48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28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8.65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2.5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224億元。

溫彬表示,9月新增信貸大幅擴張,同環比均明顯多增,信貸結構顯著改善。

一是人民幣貸款增加2.47萬億元,同比多增8108億元。

分部門看,居民貸款新增6503億元,較上月繼續增加192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038億元,在上月增長基礎上繼續改善,表明居民消費信心持續恢復。

同時,在降息、減稅和房地產市場供需兩端政策進一步加碼下,市場信心逐步修復,房地產銷售邊際改善,提振居民按揭貸款需求,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3456億元,為三季度以來最高水平。

二是企(事)業單位貸款大幅增加1.92萬億元,維持在高位,同比大幅增加9370億元。其中,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不斷加碼、引導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和創設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等拉動下,企業中長期貸款大幅增加1.35萬億元,成為信貸增長重要支撐;票據同比減少827億元,今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信貸結構顯著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M2增速在連續多月持續走高的情況下,9月環比下滑了0.1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2.1%。

資料來源:央行網站、同花順iFinD

王青表示,本月信貸、社融存量同比均有加速,而月末M2同比不升反降,主要是8月大規模留抵退稅基本完成,9月財政退稅對M2增速的推動效應消退所致。今年4月啟動大規模留抵退稅后,退稅資金直達企業存款賬戶,會直接推高M2總量;而財政退稅不屬于"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額",因此不會納入社融統計。

王青稱,這也是4月以來M2增速反超社融增速的原因。換句話說,9月M2同比減速,并不代表寬信用進程放緩。事實上,本月信貸、社融同步加速,表明寬信用進程正在加快。

與此同時,9月M1增速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同比增長6.4%。王青認為,9月末M1同比小幅加快,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上年同期基數下沉0.5個百分點,會推高今年9月增速;其次,當前經濟進入回穩向上過程,企業投資、經營活動增加,也會帶動M1增速加快。不過,當前M1增速仍然偏低。

王青表示,這一方面是受地產低迷拖累,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宏觀經濟尚未恢復至正常增長水平,企業經營活躍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當前M2增速遠高于M1增速,則表明財政金融政策已充分發力,廣義貨幣供應量高增,整體上看居民、企業手里并不缺錢。但受制于疫情波動、地產低迷等因素,寬信用對實體經濟的提振效應受到一定程度阻礙。下一步宏觀政策的重點將是著力促消費、擴投資,特別是盡快推動房地產行業穩回暖,提升實體經濟活躍度,把寬信用效應充分釋放出來,在供需兩端暢通宏觀經濟循環。”王青稱。

專家:短期內寬信用還會進一步推進

展望下階段,王青認為,四季度是各類財政金融穩增長政策的集中顯效期,經濟修復進度也會進一步朝著正常增長水平靠攏,加之穩樓市措施還會持續出臺,10月信貸會繼續呈現同比多增勢頭。

王青分析認為,10月加發5000多億專項債開閘,且在月末要基本發完,社融保持同比多增懸念不大。這意味著短期內寬信用還會進一步推進,這將為推動宏觀經濟盡快回歸常態化運行軌道奠定堅實基礎。

溫彬表示,在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并加快落地下,企業和居民部門信貸有效需求持續回升,寬信用進一步提速。結合穩經濟大盤四季度工作推進會及各項政策部署看,基建、制造業、房地產等領域的信用擴張有望對四季度信貸和社融增速繼續形成有力支撐,有助于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資料來源:央行網站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9月新增信貸、社融、M2數據均好于預期,融資結構優化。9月金融數據強勁表現,反映國內經濟復蘇(擴張)動能在增強,主要受國內散點疫情常態化防控,生產生活逐月恢復;國內出臺一系列助企紓困、穩增長增量接續政策效果釋放,市場信心增強,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回暖。

“9月金融數據強勁表現,預示國內經濟復蘇動能增強,貨幣環境友好,國內股市經過長時間調整,估值優勢明顯,對后續股市走勢保持樂觀。”周茂華稱。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93601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社會融資 經濟數據 宏觀經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