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15 00:07:46
每經編輯 陳鵬程
10月14日,美股三大指數高開低走。截至發稿,道指跌164點,跌幅0.55%,報29874.83點,振幅達660點;標普500指數跌47點,跌幅1.27%,報3623.31點;納指跌176點,跌幅1.65%,報10473.61點。
貴金屬方面,黃金白銀短線拉升。截止發稿,白銀日內跌超3%,現報18.29美元/盎司。黃金跌1.51%,報1651.60美元/盎司。
原油方面,WTI原油期貨跌2.92%,現報85.38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跌2.23%,報92.46美元/桶。
英國方面,英國兌美元持續下挫,現報1.12美元,跌幅達1.03%。
此外,英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上升,報4.836%,漲幅達6.43%。
據央視新聞10月14日報道,當地時間14日,美國密歇根大學公布該國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59.8。
此前,摩根大通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第三季度,摩根大通營收327億美元,同比增長10%;凈利潤97.37億美元,同比下滑17%。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1408680769
此外,摩根士丹利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第三季度,摩根士丹利營收129.86億美元,同比下滑12%,上年同期147.53億美元;凈利潤26.62億美元,同比下滑29%,上年同期37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據界面新聞10月14日報道,美國商務部10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零售銷售環比持平,前值0.3%,預期0.2%。零售銷售的低迷表明,在數十年來最嚴峻的通脹環境下,消費者對購買非必需品越來越謹慎。
數據顯示,9月美國13個零售類別中有7個的銷售額出現下降,包括:汽車經銷商、家具店、體育用品店和電子產品商品。此外。加油站銷售額下降了1.4%。但該類別目前正在攀升。
美聯儲此前表態將維持加息步伐,以抑制經濟需求。銷售數據表明這正在發生。目前,美國經濟更大的風險在于,當消費者被通脹困擾時,收緊貨幣政策將使美國陷入衰退。
據央視新聞10月14日報道,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10月13日表示,該機構已將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6月預測的約3%下調至1.9%,全球經濟正危險地逼近衰退。
馬爾帕斯當天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秋季年會的一場媒體發布會上表示,通貨膨脹、利率上升及債務增長等問題都對貧窮國家造成嚴重打擊。他表示,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退。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10月13日表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正受到美元走強、借貸成本高企和資本外流“三重打擊”,債臺高筑的國家受沖擊尤其沉重。
當地時間13日,國際能源署發布十月份的《石油市場報告》。該報告稱,經濟的持續惡化和“歐佩克+”減產計劃引發的油價上漲,正在減緩全球石油需求。國際能源署強調,在持續的通脹壓力和利率不斷攀升的情況下,油價走高將對已然瀕于衰退邊緣的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4日,英國首相特拉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迷你預算”中的減稅政策會進一步“急轉彎”,并稱這項政策超出了市場的預期。
此外,據央視新聞援引當地媒體14日報道,英國首相特拉斯任命前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為英國新任財政大臣,以接替當天被解職的克沃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405419812
此前,據經濟參考網消息,英國財政大臣夸西·克沃滕近期宣布了該國50年來最大規模的減稅措施以提振經濟,卻引發金融市場大幅震蕩:英鎊對美元匯率一度創下歷史新低,英國政府債券遭拋售,養老金基金面臨流動性危機……
在拋售潮背景下,英國國債收益率持續走高。10月11日,受貝利表態影響,英國國債再度遭遇拋售,英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漲超30個基點,至4.55%上方,30年期英債收益率一度漲約35個基點觸及4.75%,2年期英債收益率漲約33個基點逼近4.5%關口。據外媒報道,當日英國國債收益率創下自緊急購債計劃啟動以來的最大漲幅。
英國股市也損失慘重。10月11日,英國倫敦股市《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報收于6885.23點,比前一交易日下跌74.08點,跌幅為1.06%。歐洲三大股指當天全線下跌。據美國彭博社9月底報道,自英國新首相特拉斯9月6日上任以來,英國股市和債市累計損失已超過5000億美元。
今年以來,英鎊對美元已累計下跌超20%。9月底,英鎊兌美元一度創下近40年最低紀錄。截至10月11日紐約匯市尾市,1英鎊兌換1.1025美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1058美元。據法新社報道,在英國央行12日確認將在本周末結束對金融市場的支持后,英鎊在漲跌之間搖擺不定。不少分析師估計,根據目前走勢,預計到11月,英鎊兌美元匯率將持平。
有分析指出,由于英國央行“暫時性”的干預措施未能有效安撫市場情緒,拋售潮仍在持續,要想穩定市場必須延長購債期限、擴大購債范圍、取消國債出售計劃。英國養老基金也認為英國央行的救市舉措還不夠,表示應該將緊急購債計劃延長至10月31日。
不過,也有人認為,一味拉長救市戰線并不一定是好事。英國投資平臺和經濟服務商AJ Bell投資總監羅斯·莫德表示,延長緊急購債計劃可能導致兩種結果——市場可能對此舉表示歡迎并松一口氣,也可能變得更加擔憂。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經濟參考網、界面新聞
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40541981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