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19 02:30:51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調研時指出,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4年時間過去,天府新區公園城市的大美形態雛形初顯,在新城建設與舊城更新之間保持了巧妙的平衡。與此同時,隨著公園城市肌理日漸成型,功能區發展持續進階,生態價值轉換路徑日趨多元,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呈現出“指數級”的經濟賦能效應。
如今,從沿路發展向擁綠發展、從空間建造向場景營造、從形態打造向意境塑造,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實現了“三級跨越”,成為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深度融合發展過程中最為亮眼的“一極”。
四川天府新區 天府新區供圖
新城區與老場鎮有機更新、和諧共生
圍繞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天府新區近年加速推動城市有機更新,讓老市井、新生活有機融合,讓老場鎮、新城區和諧共生。
作為年輕的國家級新區,天府新區既有綠色生態、現代時尚、開敞大氣的成都科學城、總部商務區等新建區域,也有人口密度較大、公服配套尚顯不足、產業業態仍處低端、城市品質不高的華陽、萬安等老舊場鎮。
一方面,老場鎮是新區騰飛啟航的基礎支撐,為新區快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方面,新區發展到一定階段,待新城區產生收益后,又會反哺老城區改造升級。
那么,新區建設與城市更新是如何做到和諧共生的?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天府新區優化配置資源要素,一手抓功能區建設攻堅,一手抓舊場鎮更新改造,持續加強老城區生態環境建設,加大公服配套和基礎設施投入,通過補短板、強功能、提品質,實現全域協調發展,不斷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市民的歸宿感。”
以華陽為例,作為新區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老城鎮,華陽一直是城市更新的主戰場。“在資金較為緊缺的情況下,我們聚力華陽老城區有序開展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創新推進存量空間公園城市建設。”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比如,益州大道(華陽段)“斷頭路”一直是華陽老城區南北向通道的“腸梗阻”。為強化交通出行保障,提高城市通勤效率,天府新區管委會積極謀劃、加快推進、合力攻堅,于2021年4月全線開放交通,極大地改善了該片區群眾出行狀況,華陽老城區交通格局得以打開。
與此同時,筆者觀察到,天府新區在推動城市更新的過程中,高度重視產業、居民生活的配套融合,通過強化產業規劃引領,圍繞市場需求導向,著力營造全新消費場景。像是加速打造麓客島、濱江和悅廣場等特色美食街區以及培育菜蔬街、二江坊、藍潤內街等夜經濟示范點位,進一步促進傳統消費提檔升級,提升群眾幸福感與獲得感。
截至2021年底,新區已完成了169個老舊小區、2805戶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新建社區綜合體、中小學等基本公服項目300余處,基礎配套持續完善,公服短板不斷補足。
天府新區將進一步優化城市更新工作機制,集聚資源和要素投放,連片推進城市更新,實現片區經濟、社會、人文、功能、環境全方位發展,加快形成城市更新的戰略性格局,打造公園城市連片更新示范區域。
錨固70%藍綠空間 生態價值加速轉化
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經濟學家潘家華看來,“公園城市不是對工業文明城市發展的修修補補,而是另一種全新的發展方式。”
視線聚焦天府新區,圍繞構建一種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全新城市形態,天府新區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合理控制各類用地規劃比重,將城市建設區產業用地比重由27.2%壓縮至20.6%、藍綠空間比例由65.7%提高至70.1%。城市得以在自然山水中有序生長。
筆者觀察到,近年天府新區改變傳統城市“攤大餅”的發展模式,沿鹿溪河布局天府總部商務區、成都科學城、天府數字文創城3個城市組團。與此同時,在組團內部,劃分成若干個公園片區、公園社區和公園街區。通過4級空間體系深化城市與自然的關系,不僅可以將好山好水好風光引入城市內部,還能有效增強城市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此外,天府新區還全域規劃建設118個“15分鐘生活圈”,近年來,新開辦學校77所、擴增學位5.5萬,布局建設華西天府醫院等優質醫療機構,省級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成效顯著,公園城市社區治理典范全面推廣,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目前,天府新區已構建形成“大開大闔、顯山露水,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空間格局,人口和產業快速聚集,生態價值加速多元轉化。
以興隆湖片區為例,作為天府新區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空間總相宜的集中呈現,興隆湖畔正日益成為一個創新要素匯聚的高地。西部(成都)科學城全面起勢,天府興隆湖實驗室、天府永興實驗室掛牌運行……“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全鏈條的創新體系初步形成,進一步賦能天府新區高質量發展。
以生態價值為底,以社會經濟價值為錨,天府新區迸發出了差異化的城市吸引力,目前已累計吸引兩院院士等高層次人才649名、科研團隊47個、各類創新人才17萬人;累計引進重大產業項目297個、總投資超過3900億元,引進校院地協同創新項目62個。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天府新區仍將處于聚人興產、功能塑造的關鍵期。談及下一步發展重點,天府新區相關負責人指出,“天府新區將以城市功能為導向,進一步優化空間、配置資源、創新舉措,以功能體系優化促進高質量發展,推動公園城市持續進階。”
“增長極”作用凸顯 深度融入雙城經濟圈
從創新構建“1436”公園城市建設總體思路,舉辦兩屆公園城市論壇,發布“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到“新時代公園城市典范”入選中國改革典型案例,再到公園城市建設“先行先試”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建設成形成勢,發揮出日益明顯的“增長極”作用。
最近4年,天府新區經濟總量由2018年的2714.1億元躍升至2021年的4158.8億元,連跨兩個千億級臺階;新培育數字經濟千億級產業集群1個、累計達到3個,綜合影響力居國家級新區第一方陣。
當前,按照自然肌理和客觀規律,天府新區三個區域組團沿鹿溪河布局。由北向南,依次是天府總部商務區、成都科學城、天府數字文創城,總部經濟、會展博覽、數字經濟等領域優勢不斷匯聚,對區域經濟賦能效應日益顯著。
以總部經濟為例,天府總部商務區已累計引進招商局集團西部總部、中國電建西部區域總部等重大產業項目百余個,培育億元稅收商務樓宇3個,總投資超2500億元。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四川天府新區引進總部項目增長43%,規上高技術服務業營收增長超六成……
事實上,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速融合發展的背景下,不論是產業支撐,還是創新策源能力,天府新區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排頭兵”作用。
從省內來看,其GDP總量已經占據全省的7.7%左右;從成渝地區看,四川天府新區、重慶兩江新區雙雙跨過4000億元臺階,作為成渝“雙核”中“極核”的作用已然逐步凸顯。
去年以來,這兩個國家級新區頻頻互動,聯手打造汽車制造、電子信息、科技創新、文創會展、現代金融、數字經濟、總部經濟、生物醫藥8個產業聯盟,整合優勢產業資源,齊齊瞄準世界一流產業集群。
面向未來,四川天府新區將堅守“以新發展理念為魂、以公園城市為形”的戰略導向,精準落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省委“一干多支”發展戰略和成都市委“三個做優做強”戰略部署賦予的重大任務,全力打造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公園城市,奮力書寫新時代公園城市建設新篇章。 文/文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