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24 06:24:52
每經評論員 王硯丹
上周融資融券業務連迎重磅利好。10月20日,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官網發文稱,經中國證監會同意,中證金融啟動市場化轉融資業務試點。同時,中證金融決定整體下調轉融資費率40BP。10月21日盤后,上交所宣布,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上交所擴大主板融資融券標的股票范圍,將主板標的股票數量由現有的800只擴大到1000只。深交所則宣布將深市注冊制股票以外的標的股票數量由現有800只擴大到1200只。
筆者認為,轉融資業務邁向市場化改革,將對終端的融資融券業務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也必然對A股市場投資者行為帶來間接影響。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僅有轉融資業務市場化改革并不足夠。投資者期待,券商現行的融資利率、融券費率制度在不遠的將來,也迎來相應的變革。
梳理歷史可以看到,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自2010年3月31日啟動;而轉融資業務自2012年8月30日試點。融資融券運行至今12年,轉融資業務也有10年之久。
這一時期正是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十年間,央行蹄疾步穩推行利率市場化改革,推動完善LPR形成機制,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明顯提升。得益于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社會綜合融資成本降低明顯,2021年全年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達到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但反觀券商的融資融券與中證金融的轉融通業務,在利率形成機制方面,并未有明確說法與利率市場化改革掛鉤。
融資融券業務實施最初階段,兩融利率按照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浮一定基點確定。因此當央行調整基準貸款利率后,券商也會相應下調兩融利率。但2015年7月,證監會簽發新版《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其中提到“融資利率、融券費率由證券公司與客戶自主商定”。也正是因為有此規定,絕大多數券商融資利率、融券費率自2015年3月以來,已有七年沒有更新。
如2015年3月4日廣發證券官網公示融資利率和融券費率為8.35%延續至今,多數券商官網公示的融資利率和融券費率基本也是這一水平。
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利率能否實現市場化,決定了資金能否在市場上得到合理配置。據筆者的了解,在實際操作中,根據資金量大小、交易頻率等因素,融資融券投資者與開戶券商之間有協商余地;但這種“一事一議”的做法缺乏透明度,且由于公示利率仍維持8.35%的高位,一些資金量相對較小的投資者在與券商談判時可能處于弱勢,無法享受到社會資金成本下降帶來的好處。
券商融資融券業務,本質上仍是限定用途的抵押貸款。在房貸市場,2019年8月20日起,央行取消貸款基準利率,房貸利率因此與LPR密切相關。兩融業務當然不同于房貸,有更大業務風險,需要更多的風險補償;但如果能將兩融公示的利率與LPR浮動掛鉤,對投資者而言更為透明,也可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
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2022年9月15日起,工行、農行等14家銀行根據央行關于放開對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將活期存款利率下調0.5個基點;后信達證券、誠通證券等券商跟進,將客戶的第三方存管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相應下調。如果券商在進行利息支出時緊跟利率市場化步伐,而在涉及利息收入時卻持觀望態度,長遠來看,并不利于與投資者在資本市場發展中實現“雙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