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26 13:12:33
◎鞍鋼股份和沙鋼股份均表示,鋼材價格下跌,疊加原燃料價格上漲,導致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雖然國內鋼材市場處于傳統的需求旺季,但終端需求的釋放力度不及預期,同時由于成本相對堅挺以及鋼價震蕩下行,鋼廠的利潤明顯收縮,從而也壓制了鋼廠的產能釋放。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69944
在“金九銀十”的旺季,鋼材市場企穩,但7、8月份的低谷,卻讓鋼鐵類上市公司在三季度即遭遇“寒冬”,部分公司甚至出現虧損。
10月26日,鞍鋼股份(SZ000898,股價2.63元,市值247.22億元)發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3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約97.44%。相比于前三季度整體尚能盈利,但第三季度虧損15.23億元的表現,差點讓公司上半年的盈利損失殆盡。
對于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鞍鋼股份稱,年初以來,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全球通脹加劇、經濟增速放緩,同時國內新冠疫情多點散發、產業鏈供應鏈運行不暢、焦煤、有色金屬等價格大幅上漲,鋼鐵需求不旺,價格下行,公司生產經營面臨較大挑戰。
截至目前,A股上市鋼鐵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并未披露完畢,但從已經披露的數據來看,這些鋼鐵企業的表現,與鞍鋼股份遭遇了類似的外部環境。
沙鋼股份(SZ002075,股價4.04元,市值89.15億元)10月26日也公布財報稱,第三季度公司凈利潤6478萬元,同比下滑77%。沙鋼股份為國內第三大鋼鐵企業沙鋼集團旗下上市公司。
鞍鋼股份和沙鋼股份均表示,鋼材價格下跌,疊加原燃料價格上漲,導致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國內最大鋼鐵上市公司寶鋼股份(SH600019,股價5.18元,市值1155.14億元)身上。10月25日晚,寶鋼股份公布最新財報,該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營收為945億元,同比增長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7億元,同比下降7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寶鋼股份三季度的表現,也創下該公司2020年二季度以來的單季凈利新低。今年前三季度,寶鋼股份營收為2782億元,同比增長約2%;凈利潤為94.6億元,同比下滑56%。
寶鋼股份稱,今年三季度盈利能力下滑,是受購銷價差收窄所致。國內經濟偏弱運行,全球經濟持續走弱,房地產、家電、工程機械等鋼鐵下游行業需求下降,鋼材價格低迷。
多位鋼鐵業內人士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在鋼材價格下行的同時,礦石、煤焦等原燃料價格下降空間有限,導致鋼鐵企業購銷差價持續收窄。
中鋼協在10月召開的鋼鐵企業經濟運行座談會上稱,三季度,鋼鐵行業運行環境較為嚴峻,企業生產經營面臨下游需求減弱、鋼材價格下跌、原燃料成本上升等挑戰,行業整體效益指標處于近年來較低水平。
雖然整體指標偏低,但在經歷7月份的低谷后,鋼鐵行業在8、9月份一度出現反彈跡象。
華寶證券數據顯示,8月以來隨著噸鋼毛利的環比改善,鋼企復產力度加大,粗鋼產量增加。9月下旬隨著鋼企噸鋼毛利的下滑,供給釋放有環比減少的趨勢。截至10月21日,國內高爐產能利用率88.26%,環比減少0.78個百分點。國內獨立電爐鋼廠產能利用率49.45%,環比增加3.35個百分點。
華寶證券研報稱,相比歷史同期,9月鋼材表觀消費處在歷史第二高位,但受下游耗鋼大戶房地產行業偏弱的影響,需求整體回升并不穩固;目前供需格局仍未擺脫偏弱格局,國內鋼材延續去庫態勢。
不過,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9月下旬鋼價的震蕩反彈,以及前期原料價格低位,各品種毛利均呈現先抑后仰的態勢,但無論是月末毛利還是均值毛利與8月同期對比,9月份毛利縮減的情況都較為明顯。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9月底,帶鋼、熱軋卷板、冷軋卷板表現為虧損,其他各品種已重返盈利區間,但毛利與8月底相比,縮減74元~172元/噸。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雖然國內鋼材市場處于傳統的需求旺季,但終端需求的釋放力度不及預期,同時由于成本相對堅挺以及鋼價震蕩下行,鋼廠的利潤明顯收縮,從而也壓制了鋼廠的產能釋放。
從目前高爐開工率變化來看,鋼鐵企業生產釋放力度呈現高位回落的態勢。據蘭格鋼鐵網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10月份前三周全國百家中小鋼企高爐開工率的均值為79.4%,較9月份回落0.7個百分點。
在王國清看來,從成本端來看,前期礦石、焦炭均價漲跌互現,成本端仍具韌性,預計10月份鋼企盈利有一定改善預期,但幅度相對有限。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葛昕認為,2022年10月份鋼鐵行業景氣度在收縮區間內呈現再次下降的態勢,表明國內鋼材市場“旺季不旺”的特征較為明顯,雖然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不斷壓實和加碼,需求轉暖的預期依然存在,但終端需求現實的釋放力度仍然不及市場預期。
中鋼協預判稱,四季度鋼鐵市場環境仍不容樂觀,行業經濟運行仍然面臨較大壓力,穩定并提升效益水平是行業首要任務,仍要付出巨大努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