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31 19:23:19
當前機構“脫消向科”的邏輯:與其等待傳統權重股的業績殺,不如轉戰科技類,至少還有政策利好支撐和替代市場。
圖片來源:攝圖網-401716545
來源:微信公眾號“每經極簡投研院”
風險提示:好的邏輯不代表好的走勢,邏輯與走勢之間,還需市場檢驗,尋找市場認同點,看懂股市游戲規則。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或許有投資者會對小二哥說,今天漲了你說布局了,明天跌了你就說短期套利了。
是長還是短,我說了不算,我們來看各板塊指數的趨勢圖就知道了。
上面這四個行業,就屬于偏中長期的趨勢走法,醫藥和軟件就是10月12日反彈的“主力部隊”,還有賺錢效應的行業,56個行業里,只有12個了。
我又統計了指數的偏離度,排在前五和后五的,如下圖:
前排的五個方向,全符合自主可控、國產替代的主線,后排的五個方向,也都是前些年被捧上神壇的板塊,三十年世間河東西,兩三年A股寵到棄。
這張表格有兩層含義:
1、對短線投資者來說,知道市場熱點的方向,這個方向里面有很多右側趨勢的公司,交易的勝率會相對較高;
2、對于持有這些被機構拋棄公司的投資者,你們要做的事兒,可能不是立馬找代碼“求急勝”,而更應該控制倉位,調整下心態。機構調倉對嗎?對的,畢竟他們核心的利益訴求是保護凈值,保護自己的投資人,在這個層面上,是不是價值投資根本不重要了。
不過各位也不要灰心,逆風翻盤的案例,A股歷史上也并不少。
可以通過下跌過程中的階段趨勢反彈,進行補倉降本,通過補倉的盈利,彌補底倉的虧損;也可以通過嚴格的定投策略,持續降低持股成本,等待反彈。
方法論不缺,需要的是我們能否執行下去…
三季度窗口終于落幕,這個季度并沒有太多驚喜,滬深300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出現了比較下滑,賺錢能力變弱了。
這些預期,擅長一線調研的機構們,肯定早就有感知到了。相比之下,創業板的下滑稍微平緩一點。
這種下滑趨勢何時能反彈,可能更取決于全球需求能否回暖和疫情能否早日過去。
需求看加息周期;疫情何時結束,誰也說不準……
從這點我們也能解釋,當前機構“脫消向科”的邏輯:與其等待傳統權重股的業績殺,不如轉戰科技類,至少還有政策利好支撐和替代市場。
老股民都知道,信心源自我們每個人內心,只要我們中大部分人,還在努力工作追求更好生活,那么我們的社會發展就一定是增量的,增量就是價值的來源。
(極簡投研社)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