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02 17:34:52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經審查,批準了愛博醫療的創新產品“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狀體”注冊。
◎專家認為,這次獲批的產品填補了國內多焦點人工晶體領域的空白,在國內眼科人工晶體的創新方面具有劃時代意義,有助于引領國內全面進入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時代。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旭
全球第一款多焦點人工晶體上市已經35年了,目前仍被譽為眼科器械的黑科技,核心專利技術被美國強生、愛爾康和德國蔡司等寡頭壟斷。不過這一現象將得到改觀。
10月3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消息,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經審查,批準了愛博諾德(北京)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688050,股價223.08元,總市值234.6億元,以下簡稱愛博醫療)的創新產品“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狀體”注冊(國械注準20223161440)。
此前單焦人工晶體基本解決了白內障患者“看得見”的問題,是目前常用的人工晶體,但由于其只有一個焦點,即只能讓患者看清楚一個點,其余需要佩戴近視鏡或老花鏡,因此仍然給患者帶來諸多不便。而多焦點人工晶體的區別在于其具有2個或3個焦點,能夠兼顧看遠、看近,讓患者術后擺脫老花鏡,一次手術就能解決白內障和老花眼兩種疾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首款國產多焦點人工晶體的創新點在于其光學部采用衍射分光和非球面相結合的設計,衍射技術是實現多焦點的核心,屬于國際領先國內首創,這是國內企業首次進入高端人工晶體領域,填補了國內的一項空白。
國家藥監局已批準的部分創新醫療器械 表格來源:國家藥監局官網
本次愛博醫療獲批的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狀體,可提供遠、近兩個焦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單焦點人工晶狀體視力不佳的不足。其創新點在于其光學部采用衍射分光和非球面相結合的設計,衍射技術是實現多焦點的核心,在國內屬于首創。
相關材料顯示,該產品為國家藥監局已批準的第182個創新醫療器械,愛博醫療共有2個產品在列,第一個是人工晶狀體(國械注準20163221747),第二個即為本品。
北京市健宮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王良海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采訪時表示,目前常用的實現人工晶體多個焦點的主要光學設計包括衍射和折射,其中衍射光柵的設計最常用,不同的衍射環設計帶來相對不同功能的人工晶體,這一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
距離全球第一款多焦點人工晶體上市已經有35年的時間,目前仍被譽為眼科器械的黑科技,核心專利技術被美國強生、愛爾康和德國蔡司等寡頭壟斷。在愛博本款產品獲批前,國產多焦點人工晶體仍處在“0”的局面。
“目前,國內在此領域實現零的突破,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同時,在此基礎上,還引入了非球面設計,達到增加景深的作用,可以說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創新,是不斷進取的結果。”王良海強調。
針對愛博醫療此次獲批的產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了該企業的銷售人員,對方表示,本次獲批的產品是普諾明全視。王良海也對記者表示,此次愛博醫療獲批的產品就是“普諾明全視連續視程多焦點人工晶狀體”。
今年9月愛博醫療官方微信的一篇文章也可以間接印證這一點——普諾明全視連續視程多焦點人工晶狀體,已在國內完成了III期臨床試驗。
關于全視的技術優勢,愛博諾德技術總監王曌博士表示,從光學設計角度,其產品優勢為通過多焦點衍射環+擴景深非球面設計,實現遠、近焦點和焦點延伸,讓患者獲得足夠近且連續的全程視力。
在光學性能和臨床試驗結果方面,David J Apple實驗室對普諾明全視的視覺質量進行了全面評估,研究結果發布在BMC Ophthalmol雜志上。
研究認為:普諾明全視在0.0D~3.0D離焦范圍有良好的視覺質量;普諾明全視近焦點比對照產品(現有多焦EDOF)更近;通過光線追跡和MTF數據可以看出,與一般多焦點EDOF依靠人眼景深(1.5D)實現視程連續不同,普諾明全視具有景深延續和多焦點的表現,是多焦點EDOF的升級版。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眼科醫學部李朝輝是《中國人工晶狀體分類專家共識(2021年)》(下稱《共識》)意見的專家組成員,也是全視的臨床試驗主要研究者之一,他在2021中歐云峰會上匯報了普諾明全視臨床研究12個月隨訪的結果:患者在獲得優異中遠距離視力的同時,在+3D-+4D仍然具有0.5以上的小數點視力,近距離能力非常優秀。
李朝輝指出,普諾明全視帶來的連續視程不降低像面陰暗度,彌補眩光等不良視覺現象,臨床研究也顯示相比于對照組,全視的眩光現象更為少見。
北京市和平里醫院眼科主任醫師伊瓊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以往國產的晶體主要用于復明手術,常用的幾個品牌都是單焦點人工晶體,愛博醫療在質量上更好、更優一些,本次該公司在多焦點人工晶體領域產品獲批,確實是實現了多焦點晶體國產品牌0的突破。
伊瓊進一步指出,普諾明的人工晶體有個高次非球面的技術,這是一個新的概念,也是他們獨創的,并且擁有專利。以往在多焦人工晶體領域,常用的都是蔡司、強生等外國品牌。
“多焦點人工晶體有兩個焦點和三個焦點的,所指的是點視力,即它在這個焦點上清楚,可能在這個點以外的視力就不那么清楚了。但是全視的連續視程技術,又叫EDOF,它在一段視距內都是清楚的,所以這是它的優勢。”
除了清晰的連續視程,伊瓊認為全視其他的優勢在于遠視力更好以及眩光和光暈要少一些,“一般多焦晶體是有分光的,這樣一來,它的遠視力是下降的,就沒有單焦點的遠視力好。但因為它設計原理上的不一樣,所以對遠視力的損失比較小,因此這款晶體的遠視力會更好一些。”
據《共識》指出,景深延長 (extended depth of focus, EDOF) 是一種新型人工晶狀體技術,又稱連續視程人工晶狀體。采用小階梯衍射等方式,將入射光線聚焦在一個擴展的縱向平面上,從而達到擴展景深或延長焦深的效果,使物像清晰范圍擴大。
連續視程人工晶狀體適用于有恢復遠中距離視力和相對較好近視力需求的患者。EDOF人工 晶狀體的焦線設計對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的偏心和傾斜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眩光仍為影響患者術后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關于全視的連續視程多焦點人工晶狀體,京煤集團總醫院眼科主任暢立斌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傳統的人工晶體是單焦點的,“雖然能讓病人看到,但無法滿足病人的全部需求。”
他進一步解釋道,在生活和工作中,單焦點人工晶體的患者得備好幾副眼鏡應對看遠看近的不同場景。此前國產晶體包括愛博、宇宙等品牌,都是單焦點晶體,沒有辦法滿足大家更進一步的需求。
“國外的多焦點人工晶體,比如愛爾康、強生、蔡司等在這方面做得很好。這次愛博醫療獲批的產品,在功能上比較類似于強生的新無極,新無極也是連續視程,采用的是無極變焦技術。”
據公開資料,新無極由雅培醫療光學于2014年上市,2016年,雅培醫療光學被強生收購。新無極在裸眼看中遠距離這方面非常優秀,但是看近清晰度稍低。
暢立斌表示,連續視程的人工晶體好處在于它是一個焦段,并沒有分出幾個定焦的點,所以它是連續的,“說得更易于理解、通俗,就是類似于自行車的無級變速,連續視程讓焦點的切換變得更順暢、絲滑。”
在暢立斌看來,此前的國外品牌主要是基于國外人體的特點來設計的。“他們的臂長很長,像強生這些產品它的近點對我們來說就比較遠,所以我們看近處就不太方便,即使看近處,我們的患者仍需要拉得比較遠。愛博的好處是它把近點移得近了一點,這樣的話,患者裝這樣一個晶體,就能解決整個視程的需要。”
暢立斌進一步指出,連續視程其實看近處有點弱,看中遠這方面可能比三焦點還要好,但是沒有三焦點那么廣,所以這次愛博應該是在連續視程的基礎上做了改進,把近點給移得更近了。“從它設計的原理上來講,如果能夠實現它所說的這些功能,還真挺厲害的,相當于從近到遠連續的一個視程都能看到,而不是像之前是分光的。”
暢立斌表示,此前不管是雙焦還是三焦都是要分光的,就是把光分到各個點上。但是連續視程它就是連續的,光的使用率是更高的,視覺質量會更好。
“愛博的這款產品肯定是比雙焦點要好,對標的應該就是強生的新無極,換句話說,普諾明全視是強生新無極更適合國內的版本。”暢立斌表示,在價格方面,以北京為例,雙焦點人工晶體在4000多元,連續視程在11000多元,三焦點人工晶體在22000多元。
2021年廣東省人工晶狀體集采結果表明,單焦晶狀體因價格較低因此在市場上占比更大 制圖 鄒利
至于愛博醫療這款產品的目標群體,暢立斌認為,這個肯定是分階段進行的,剛開始時主要消費群體是中等收入以上的高凈值人群,因為他們對視覺質量的要求更高,這方面有更高的需求,再加上他們也具有支付能力。
長期以來,國內人工晶體市場都被國外企業占據主導。華金證券的研報指出,國內人工晶體約80%的市場份額由海外企業占據。
國泰君安證券的研報指出,人工晶狀體市場競爭格局集中,中國市場由外資主導。全球人工晶狀體市場由四大眼科醫療器械公司主導。根據愛爾康公司報告及估算,2017年,愛爾康、強生、博士倫、蔡司共占全球市場份額的63%。
隨著國產人工晶體的技術進步,國產品牌市占率(銷售片數)從2017年的16%~18%提升到2018年的19%~20%。
2018年,國內人工晶狀體市場規模約為370萬片,其中國產品牌約占70萬~75萬片,進口品牌約占295萬~300萬片,海外跨國企業占據國內大多數的市場份額。
由此看來,國產在低端市場占有率較高,中高端市場替代空間廣闊。
人工晶狀體的性能取決于材料、光學設計及人性化設計,目前正在從“看得見”到“看得清”、“看得舒服”發展,Toric、多焦點、景深擴展及可調節人工晶狀體成為各廠家發展的方向。
在技術方面,愛博醫療一直以來都是“技術優勢”的形象示人。在此前的一次機構調研時,愛博醫療董事長兼總經理解江冰表示,公司的人工晶狀體在材料、結構設計、光學設計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技術與國際基本實現同步,局部領先。
解江冰指出,愛博醫療的人工晶體在海外受認可程度較高,得益于公司普諾明人工晶體的性能優勢。即使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國際交流幾乎中斷的情形下,公司海外出口銷售仍然實現了43%的增長。
華金證券的研報以愛博醫療為例,認為其人工晶體產品對比進口競品,在技術參數、性能上已很接近,但價格普遍遠低于進口品牌競品,其中銷售量最大的愛博A2-UV 產品國內外差價可達70%,公司產品的高質量和低價格在集中采購和進口替代中有很大優勢。
在暢立斌看來,愛博這次實現國產零的突破,對于國產企業主要有兩個意義:
一是鼓勵了國產企業。因為人工晶體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精密,這次產品獲批提振了大家的信心。
二是對其他國產企業也是一種挑戰。“如果這款產品大家市場覺得好的話,市占率可能會變得非常高,其他品牌想要進入的話,競爭一定很激烈。”
王良海認為,就眼科的人工晶體而言,從一片式硬晶體到可折疊,從球面到非球面,再到散光矯正型人工晶體,技術在不斷提高,然而一直處于單焦點人工晶體時代。
“而現在愛博這次獲批的產品,填補了國內多焦點人工晶體領域的空白,可以說在國內眼科人工晶體的改革創新方面具有劃時代意義,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創舉,引領國內全面進入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時代。”
他進一步指出,全球第一款多焦點人工晶體由強生公司生產并在國內臨床上使用了多年,給國內的白內障患者提供了很大的視覺改善。高端醫療產品實現國產化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這是對技術創新不斷追求的必然結果。從技術跟隨,到技術創新,再到技術引領,是一個不斷提高,不斷完善的過程,只有不斷銳意進取,才更有能力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優質的醫療保障。
眼科醫生為患者做白內障手術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人工晶狀體是治療白內障必不可少的醫療光學器件,在摘除渾濁晶狀體的白內障手術后,如果不植入人工晶狀體,將會產生更加嚴重的屈光不正,這將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
作為植入性器件,人工晶狀體是永久固定在眼睛內部的,不會掉落也無需清潔,患者幾乎不會有任何感覺。更重要的是,人工晶狀體不像其他植入性物質那樣被組織排斥,植入晶狀體的部位無排斥性組織,因此可使其可以長久存在。
根據《共識》,基于人工晶狀體材質,可以分為硬性和軟性兩種。
前文已提到,世界上第一枚人工晶狀體手術植入的為硬性晶體,存在著對眼睛創傷大、手術并發癥多等缺點,隨者白內障超聲乳化儀的發明,小切口手術技術迅速發展,醫生可以僅僅使用1.5~3.2mm切口清除白內障,但安放人工晶狀體時還需要擴大切口才能植入。
為了適應手術技術的進步,人工晶狀體的材料逐步改進,出現了可折疊的軟性人工晶狀體。
可折疊人工晶狀體是軟性晶體,制作材料主要為硅膠、親水性丙烯酸酯(水凝膠)和疏水性丙烯酸酯。一個光學部直徑6.0mm的人工晶狀體,可以對折甚至卷曲起來;使用植入器等,通過1.5-3.2mm切口植入眼內后,折疊的人工晶狀體會自動展開,支撐在指定的位置,代替天然晶狀體執行屈光功能。手術安全簡單,無需麻醉,傷口不需要縫合。
如今,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可折疊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在發達國家已經發展為成熟和普及的技術。
大連愛爾眼科醫院邵彥教授在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屆全國白內障及屈光手術學術會議上表示,自1949年第一枚人工晶體誕生至今,人工晶體經歷了長足發展,多焦點人工晶體和連續視程人工晶體的問世推動了多焦時代的發展。
那么,什么是多焦點人工晶狀體,有什么作用?
天然人工晶狀體具有自然調節功能,通過睫狀肌的收縮或松弛改變屈光度,使看遠或看近時眼球聚光的焦點都能準確地落在視網膜上,實現視物清晰。
第一代的單焦人工晶體(1958年),能基本解決白內障患者“看得見”的問題,是目前常用的人工晶體。但由于其只有一個焦點,即只能讓患者看清楚一個點,比如看遠處或近處清晰,其余需要佩戴近視鏡或老花鏡,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
據Hayashi K、Hayashil H等人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的研究,傳統白內障摘除手術中植入的單焦點人工晶狀體本身沒有調節力,導致眼部調節能力喪失,只能將一個區域成像在視網膜上。
單焦點人工晶狀體初步解決了術后遠距離視力問題,但看書看報紙等視近時需佩戴眼鏡。
那么多焦點人工晶狀體能否解決這一問題?根據李霞、譚少健等人發表在《中國實用眼科雜志》上的論文指出,多焦點人工晶狀體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對有強烈脫鏡意愿的患者來說是一種新選擇。
第二代的多焦點人工晶體,具有分離的2個或3個焦點設計,能夠兼顧遠、近焦點。其中雙焦點人工晶體于1987年上市,讓患者能夠看遠和看近,在2個焦點上看得更清楚,讓患者術后擺脫老花鏡。
三焦點人工晶體,于2010年上市,在雙焦點人工晶狀體的基礎上,增加了中程距離視物的焦點,可改善中程視力,提供更加滿意的全程視力,尤其適用于日常生活中使用中視力較多的患者。
由于分離焦點的設計,使得上述兩類多焦點人工晶體存在術后眩光、光暈等問題,無法滿足患者開車出行的需求,同時由于不同焦點的分光,會降低夜間的視覺質量。
第三代的連續視程人工晶體于2014年上市,更好地應對了上述問題,在人工晶體領域具有革命性意義。連續視程人工晶體把一個焦點延長成焦線,沒有分離焦點的設計,大大減輕了多焦點人工晶體的光暈、眩光問題,讓患者在夜間也能達到良好的視力,夜間出行更安全。
近幾十年來人工晶狀體研發過程中取得的幾次關鍵突破 制圖 鄒利
王良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可以說白內障手術是一個屈光性手術,這里包含了許多的光學設計理念,而多焦點人工晶體就是為了適應多場景視覺需求而設計的,給患者工作生活上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什么是白內障?簡單來說,白內障就是指晶狀體渾濁,阻止光線進入眼睛。晶狀體是人眼中一個“透明狀體”,位于角膜和瞳孔后方。光線需要通過晶狀體的折射聚焦到視網膜上,當晶狀體渾濁時會影響到光線折射過程,使事物看起來模糊朦朧。
年齡老化是引發白內障的最主要原因。老年性白內障多見于50歲以后,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加。
據統計,美國老年性白內障發病率在52至64歲人口中為42%,在65至74歲人口中為60%,在75至85歲人口中為91%。
在我國,根據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對北京地區所作的普查,白內障在40至49歲年齡組中占6.5%,在50至59歲年齡組中增加至52.3%,在70歲以上增至97.8%。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總人口已達14.1億人,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人,占比達18.7%,我國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
隨著世界人均壽命的延長,白內障患者將不斷增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現在世界上大約有1800萬人是由于白內障而致盲,另有1億白內障患者需要手術恢復視力。在世界范圍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老年性白內障是致盲的首要病因,約占失明原因的48%。
由于白內障致盲或視殘而喪失勞動力,加上照料他們所消耗的社會資源,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量。通過向患者提供手術治療以及研究如何預防或延遲白內障的發生來減少白內障性盲人,是當前公共衛生事業中的重大挑戰之一。
目前,通過手術植入人工晶狀體以取代已變渾濁的天然晶狀體是治療白內障唯一有效的手段。
白內障手術術式已經歷兩代進化,第一代是囊外白內障摘除手術,其并發癥多且不易植入人工晶狀體,此舊式的手術已很少使用。
第二代是主流的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手術過程較簡單,首先在角膜側面切一個小切口,使用超聲設備或激光將渾濁晶狀體分成小碎片,然后從眼睛上輕輕吸出小碎片,最后將人造晶狀體牢固地插入瞳孔后方,使其與自然晶狀體占據的位置相同,切口無需縫合即可自行愈合。
人工晶狀體為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眼內透鏡,1949年,英國醫生Harold Ridley采用囊外白內障摘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成功植入世界上第一枚人工晶狀體,使白內障手術成為真正的、完整的復明性手術。
當時植入的人工晶狀體,選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是硬性晶體,不能折疊,手術必須通過5.5-6.0mm大切口才能植入眼內。這種手術對病人眼睛的創傷大,手術并發癥多,術后恢復較慢。
1967年由Charles Kelman發明了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將白內障手術從一般的復明手術發展為高質量、高效率、高滿意度的屈光手術。
王良海表示,目前,白內障手術逐漸從復明時代轉入屈光時代。隨著患者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對視覺質量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從看得見到看得清,再到看得全。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