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08 23:09:03
9月23日至10月7日,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首次選址西部,在位于成都市新津區的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舉行。15天時間,吸引超20萬人次到場觀展,帶動國慶黃金周鄉村旅游持續升溫。
位于天府農業博覽園的寶墩遺址,經考古發現了4500前的碳化水稻等植物遺存和水稻田遺跡,被視為成都平原稻作文明的發源地,奠定了古蜀文明乃至“天府之國”農耕文明的經濟基礎。
“我們按照‘打通產業全鏈條,提高產業附加值’的要求,積極培育以鄉村為場景、創新為驅動、融合為特征的現代鄉村產業集群,持續吸引帶團隊、帶流量、帶資本、帶技術的創新型企業跨界到鄉村發展。”新津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天府農博園已聚集了58科技農業全國總部基地、張河果園子集趣·共享農莊、漁耕田·魚菜共生農場、新希望智慧養殖示范基地等一批現代鄉村產業化項目。豐收節開幕當天,四川省鄉村發展集團與成都市新津區政府簽訂總投資35億元的合作協議,共建數字鄉村示范園,助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對新津來說,鄉村只是數字賦能的一個“剖面”。黨的二十大報告剛剛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作為成都最年輕的市轄區,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新津深諳后發趕超、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路徑——必須擁抱數字經濟、善用數字經濟。去年4月,成都首個冠以“數字”之名的產業功能區——天府牧山數字新城落子新津,為數字化轉型邁出了關鍵一步。
按照新津的邏輯,眼下正是數字經濟高速增長窗口期,應加快發展以新技術、新模式為核心競爭力的數字經濟新業態,推動數字賦能新城市、新鄉村、新文旅、新治理,從而全面提升城市全域數字化、智慧化水平。這既是為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示范區助力,也是為全國中小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探路。
“新工廠計劃” 工業互聯網底盤“生長”出新智造
不久前,世界經濟論壇(WEF)發表文章指出,制造業正面臨一場數據驅動的革命,特別是在氣候變化、供應鏈中斷和沖突困擾全球系統的當下,數據的創新使用正成為穩定全球制造業的力量。
對新津而言,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作為成都制造業重要區域,新津坐擁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等制造業行業領軍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高地已被寫入發展目標當中。一場早早布局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大幕,在此加速拉起。
今年5月,新津獲“國家隊”加持——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成都)創新中心揭牌。這也是中國信通院在全國唯一以“工業互聯網”命名的地方創新中心。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創新中心將圍繞數字底座建設、技術創新應用、工業大數據賦能、產業生態培育等領域探索創新,打造立足成都、輻射川渝的工業互聯網服務公共平臺。
這讓新津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再添一員“大將”。事實上,針對數字賦能新智造,新津此前就提出聚焦“智能硬件+工業互聯”,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也成為成都唯一“工業互聯網園區融合應用新模式試點示范園區”。園區內聚集的1200余家各類先進制造業企業中,已包含安睿智達行業互聯網平臺、新津路橋構件協會云制造平臺等4家特色互聯網平臺。
早早切入工業互聯網賽道,是新津數字化發展的“重頭戲”之一。
被認為是制造業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路徑,工業互聯網已展現出“新風口”雛形。正如賽迪上海先進制造業研究院執行負責人董凱分析,新時期智能制造發展,工業數據將是核心要素,而生態體系整合能力將成為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重要護城河。
也由此,新津搶奪工業互聯網發展先機,更意在打造城市制造業的智能化“底盤”。做強工業互聯網“真鏈主”、培育“新鏈主”的同時,新津將推動“新工廠計劃”,建設一批智能工廠、柔性工廠、共享工廠,全方位、高等級的制造業數字化生態,將成為新津引進和培育制造業鏈主企業的“數字營商環境”。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背后,一個涵蓋一、二、三次產業的全產業數字化構架也脫穎而出。根據新津規劃,通過數字化助推以先進制造、天府農博為支撐的核心功能做優做強,并以數字賦能新城市、新鄉村、新文旅、新治理,過去獨立發展的一二三次產業將被數字有機融合,探索具有新津特色的“六次產業”發展模式。
“數字微城” 城市級“數字孿生”加速成型起勢
今年3月,天府牧山數字新城創業街區開街,在新津的規劃中,這將是一個探索數字經濟新模式新業態在新場景下加速孕育的“數字微城”的一部分。
什么是數字微城?我們可以從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萬碧玉博士的解讀中略知一二。數字微城是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在15分鐘步行范圍內,以數字化、智能化方式滿足居住、教育、醫療、工作、購物和生活休閑等一站式生活需求,從技術角度它是新一代科學技術與智能技術的高度集成應用,從發展角度它是解決城市管理與發展的新模式。
新津認為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具有天然的滲透性、融合性和賦能性,既是產業轉型的最優選項,也是關乎城市長遠發展的動力引擎。因此選擇了一個合適的尺度,也就是介于數字城市和數字社區之間的“數字微城”,來開展區縣級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探索,打造一個數智賦能創新發展的試驗區。
回顧新津數字經濟發展的思路,不難看到“試驗”的重要價值。為推動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探索,新津將為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產業提供多維度機會場景、為企業發展數字經濟提供深層次變革支撐、為數字領域商業模式重構提供全周期協同創新。
“數字微城”自出生就與“試驗”密不可分。與一般“新城”基建建設方式不同,新津與數字經濟企業廣聯達一道,為“數字微城”預先構建了一套嶄新的“數字孿生”系統。
二者圍繞數字新城TOD核心區6平方公里,搭建基于CIM的城市數字平臺,匯聚時空基礎數據、資源調查數據、規劃管控數據、工程建設項目數據、公共專題數據、物聯網感知數據等各類CIM數據資源,構建形成新津區統一的CIM時空數據庫和數字底板。
外界看來,這不僅為新津推動城市精明增長提供了一個相對精準、尺度適宜、富有彈性的數字化轉型片區,也為數字經濟企業擁抱城市機遇、創新發展開放了一個充滿想象空間的場景。
眼下,“數字微城”正在積極探索“一圖清”“一模通”“一屏服”等應用創新。以“一屏服”為例,在CIM+平臺的“元宇宙”中,運營管理企業將能實現可視化招商,執法部門也能對商鋪和市政設施進行實時狀態監管。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大會上,新津借此成為進入“2022智慧城市先鋒榜”的十個城市之一。“數字微城”已聚集數字化企業30余家,成為了數字經濟產業和各類人才加速匯聚的區域。
“數字中臺” “智慧新津”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作為中小城市,新津的數字化轉型正全速推進。產業和城市的迅速“轉身”背后,則是一整套數字化理念的加速滲透。
隨著數據加快成為城市發展的關鍵資源要素,通過真正讓數據“多跑路”,越來越多的智慧應用開始走入新津市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基層治理效能明顯提升。
長期以來,基層工作面臨表格繁多、系統多頭報送、區市跨系統數據難獲取等問題,不少基層工作者自嘲為“表哥”“表姐”。今年6月,新津“基層報表通”正式上線,依托智慧新津數據中臺,把“基層報送”變為“部門提取”,實現數據自動抓取、報表一鍵生成、任務主動提醒、工作閉環處置,有效解決了基層工作的難點痛點。
“以前多的時候我們平均每天需報10多張報表,現在我們動動手指更新一下數據,部門就可以去中臺取數據,實在太方便了。”作為一個在基層工作8年的社區工作人員,新津區普興街道騎龍社區副書記唐霞對數字化帶來的便利深有體會。
因為這款智慧應用的創新性和實用性,四川省大數據中心將其作為基層減負探索的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廣。
數字對新津的改變還有很多。比如環衛工人通過手機接收系統推送信息,即可知曉哪里的垃圾桶需要盡快清理;通過醫療“救助通”信息平臺,市民可以在申請費用報銷過程中獲得最大便利,避免“多頭跑”……
在其背后,離不開“智慧新津”建設。新津通過建設“1套數字化基礎設施支撐平臺、1個城市數智能力中臺、2個工作服務應用終端、N個智慧應用場景”112N智慧新津城市數字底座,推動城市狀態“一網感知”、城市治理“一網統管”、城市服務“一網通辦”、城市數據“一網共享”、城市發展“一網協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至7月,新津連續舉行兩期CIO(首席信息官)訓練營,旨在進一步提升干部隊伍的數字思維、數字技能和數字素養。
成都新津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津正著力推動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產業發展,要依托“智慧新津”,打造縣域級城市數字化轉型樣板,厚筑數字經濟產業生態。“我們的干部要帶頭,全面提升數字素質和素養,當好‘智慧新津’建設的見證者、參與者、實踐者。”
有分析認為,為把“數智經濟”打造成最具顯示度的城市名片,新津是動真格了。按照新津的目標,隨著城市功能不斷做優做強,到2025年要初步構建起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城市產業體系和治理體系,支撐成渝共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的作用明顯增強。文/李西 伍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