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三季度研發投入再上新高度 蔚來技術紅利釋放

2022-11-14 16:02:06

姍姍來遲的蔚來第三季度業績,著實呈現出不少亮點。11月10日晚,蔚來發布的2022年三季度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約130.02億元,同比增長32.6%。

伴隨著營收創新高,蔚來在三季度的研發投入也是達到了一個階段性頂點。當然,高研發投入下的蔚來,同步釋放出一系列高預期計劃,包括破紀錄的交付和營收預期;2023年上半年上市5款全新車型;自研芯片和手機;2023年第四季度實現NIO品牌盈虧平衡。

大量關鍵信息和關鍵時間節點的露出,讓外界對蔚來的下一步發展充滿好奇。那么,蔚來在下盤什么樣的棋?要知道,特斯拉花了16年才盈利。蔚來若要在2023年實現NIO品牌盈虧平衡,等于用了9年時間達到特斯拉花16年時間達到的盈利目標。蔚來的信心來自哪里呢?

高投入的蔚來 錢花在哪了?

對于蔚來,財報體現了其經營情況的AB面。A面是蔚來在第三季度打破了長久以來的交付增長瓶頸,累計交付量超3萬輛,同比增長近30%。而新車交付量的大增,讓其營收在第三季度創歷史新高,突破130億元。

不過,財報也體現出蔚來的B面,那就是毛利還沒有出現明顯增長,以至于虧損情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當然,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現在是高投入、搶市場、構建護城河的時候,而不是考慮如何盈利的時候。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對于創業公司而言主要任務是發展,因高投入導致無法盈利,屬于正常現象。對于目前的智能化電動汽車領域,用當前盈利來衡量企業發展尚早,需要持續加大投入,才能加速發展。

“今年蔚來毛利率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電池價格,因為電池價格與持續上漲的碳酸鋰價格聯動。”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財報溝通會上也坦言說道。而且,在第四季度,電池價格對毛利率的影響依然存在。

作為鋰離子動力電池主要原材料,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從2021年初的5萬元度/噸猛漲了10余倍。而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直接傳導到了整車廠。“目前,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幾乎沒有幾家能夠賺錢,大部分處于虧損狀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陳士華表示,相較之下,上游原材料企業毛利率非常高。

除碳酸鋰價格影響毛利率空間外,蔚來還在持續地進行研發投入。財報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蔚來研發支出增加至29.4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46.8%,環比增加37%。同時,這個數據也創下上市以來最高單季紀錄。

那么,蔚來這筆錢花在了哪?據李斌透露,今年三季度研發投入的增加,主要由于公司在電池、芯片、手機等新業務領域加大了投入。

按照最新規劃,兩個新品牌的研發、電池、芯片、手機等新業務研發投入在30億-40億元之間,平均每個季度投入10億元左右。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對于一家新造車企業來說,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是其邁向成功的基石。

事實上,高研發投入下的自主研發能力建設,是蔚來近年來一直堅持的路徑。“我們相信,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不僅能增加公司應對技術變化、產業政策變化的能力,也可以提升公司毛利率及技術競爭力。”李斌說,“在電池、芯片等核心技術上,蔚來的目標是建立全棧自研能力。”

經過過去多年的投入和努力,蔚來在支撐電動汽車整車性能的電池、電控、電機技術方面,擁有了深厚積累,包括自研、自產高性能電機。

蔚來產品研發、阿爾卑斯產品研發、芯片、電池等為具備垂直整合能力而進行的硬件研發,自動駕駛等軟件研發、能源服務相關研發等等,都需要進行投入。

在外界看來,高研發投入帶來的垂直整合能力讓蔚來各項業務穩健發展,蔚來將邁入穩定投入期。“垂直整合能力對于蔚來實現25%~30%毛利的長期目標來說,非常重要。”李斌也強調稱。

今年,蔚來開啟交付的三款全新車型ET7、ET5、ES7一直處于熱銷狀態,加上蔚來給出的高預期的四季度交付和營收指引,皆證明前期研發投入開始產生回報。

蔚來三季度財報披露的交付指引顯示,2022年四季度蔚來將交付4.3萬~4.8萬輛;總營收預計173.7億元~192.3億元,同比增長約75.4%~94.2%。

多款車型項目并行開發,盈利過程有望短于特斯拉

基于長期戰略投入,蔚來已建立完備的智能電動汽車研發體系,具備多款車型項目并行開發的能力。繼2022年打破一年推一款新車規律,推三款全新車型后,蔚來在2023年開始進入產品密集投放期。

據李斌介紹,2023年上半年,蔚來將推出5款全新車型。到2023年6月,蔚來將有8款車型同步在售。

有分析稱,蔚來能做到5款全新車型在半年內快速投入市場,是其前期在產品研發、核心技術、能源服務相關技術等方面高研發投入的結果。

從目前蔚來的產品矩陣持續拓寬來看,其在高端純電市場的競爭力正在逐漸加強。短期來看,新車型密集投放,有望帶動其品牌銷量逐步攀升。而銷量的攀升,直接影響蔚來的盈利時間。“NIO品牌在2023年第四季度將達到盈虧平衡。”李斌明確表示。

新車密集的投入,對于蔚來兩大工廠產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據悉,2022年,蔚來第一工廠完成升級改造,第二工廠也建設完成并開始投入生產。

蔚來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擁有的兩個生產基地具備單班15萬、合計30萬輛的總年產能。一段時期內,這兩個生產基地能支撐蔚來所需的整個生產。

需要強調的是,對于一家成立時間不長的造車新勢力來說,長期的高投入才是其發展的必然階段,而談盈利,現在還為時尚早。

公開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新能源造車企業基本都處于虧損階段。“目前,除了特斯拉賺錢外,其他新能源整車廠基本上是虧損的,都沒有錢賺。”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也公開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實現盈利,花了16年時間。對于蔚來來說,李斌已經明確了蔚來NIO品牌的盈虧平衡時間節點——2023年第四季度。也就是說,蔚來計劃花9年時間來實現NIO品牌盈虧平衡。“蔚來目前已經有了相應計劃,將會一步一步地贏得利潤。”李斌稱,肯定比特斯拉盈利時間短。

對于初創車企來說,現在仍處在高投入階段,還沒到討論盈利的時候。在汽車發展從“電動化”上半場轉向“智能化”下半場后,智能電動車企如果沒有核心自研技術及垂直整合能力,那么它要實現長期盈利將非常困難。

2022年,蔚來在產品、核心技術、充換電和銷售服務網絡等方面進一步投入和布局,同時加速了“出海”步伐。繼進入挪威后,今年10月,蔚來旗下三款產品與全體系服務在德國、荷蘭、瑞典、丹麥正式落地。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表示:“2022年,我們在產品、核心技術、充換電和銷售服務網絡等方面進一步投入和布局,為參與全球市場的長期競爭打下了堅實基礎。雖然外部環境的變化給我們的運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我們相信公司有能力在專注于產品與技術創新、服務能力提升的同時,進一步優化成本結構、提升運營效率,為全球用戶提供超越期待的產品和服務。

隨著蔚來垂直整合能力的提升及季度研發投入等進入相對穩態,疊加2023年蔚來若實現8款車型的同步在售,且全球市場取得進一步進展,其營收及盈利答卷值得期待。

文/陸逸塵

 

責編 董天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