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鋰價邁入60萬元大關 鋰礦企業競相“開源節流” 鋰渣也成提鋰材料?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16 15:25:34

每經記者 李碩    每經編輯 裴健如

近期,“白色石油”鋰的價格再迎歷史高點。

據生意社最新數據,截至11月16日,工業級碳酸鋰國內混合均價為58.7萬元/噸,與11月1日相比上漲4.08%。11月16日電池級碳酸鋰國內混合均價為60.4萬元/噸,與11月1日相比上漲3.60%,再創歷史高點。

下游的強勢需求疊加鋰價上行走勢,促使鋰鹽廠商持續布局鋰礦資源。11月13日晚間,盛新鋰能(SZ002240,股價47.17元,市值408.19億元)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盛威國際近日與Electramin DMCC達成承購協議,擬在未來4年向后者采購鋰輝石DSO礦產品,總量200萬噸,對應碳酸鋰產量約為4萬~5萬噸,預計于2023年一季度開始交付。

而在此之前,金圓股份(SZ000546,股價16.11元,市值125.78億元)、廣汽集團(SH601238,股價12.16元,市值1272億元)、富臨精工(SZ300432,股價15.84元,市值193.06億元)等企業紛紛出手布局上游鋰礦資源。

“開源”的同時,也有不少鋰鹽企業開始嘗試“節流”。“以前鋰渣是沒人要的,倒貼錢出去的,現在(客戶)都在積極地搶,蜂擁著打電話(要鋰渣)。”江特電機高級工程師、技術總工鄧紅云表示,此前鋰價處于低位時,3.5%品位的鋰云母(鋰資源在自然界中的一種礦產形式)都被“嫌棄”,但現在2.5%、1.5%甚至0.5%品位都已被用于提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產業鏈企業為鋰“各顯神通”

從2020年10月的4.2萬元/噸到眼下的60萬元/噸,國內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在2年時間內上漲約14倍。在此背景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紛紛開啟“搶貨”模式。

其中,上游鋰礦企業致力于提高自主可控資源比例。雅化集團(SZ002497,股價28.07元,市值323.52億元)日前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隨著行業景氣度的持續提升,公司已加快布局上游鋰資源,目前已取得津巴布韋卡瑪蒂維多金屬礦的控制權,未來還將進一步尋找控股鋰資源項目,為公司鋰鹽產線擴張和產能釋放建立穩定的資源保障渠道。到2025年,公司自主可控資源要達到50%以上。

與此同時,天齊鋰業(SZ002466,股價98.99元,市值1625億元)、鹽湖股份(SZ000792,股價25.40元,市值1380億元)、贛鋒鋰業(SZ002460,股價85.79元,市值1730億元)為代表的鋰礦龍頭企業也在持續加大資源自給率,通過自身的供應保障鎖定低成本。如,天齊鋰業就通過包銷格林布什50%鋰精礦、聯營公司SQM、雅江措拉礦場、扎布耶鹽湖等“兩湖兩礦”的多處資源布局,實現鋰資源100%低成本自給。

相較而言,中下游企業則爭先向上游資源布局。11月9日,金圓股份發布公告稱,已與怡亞通(SZ002183,股價5.65元,市值146.73億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成立合資公司共同致力于鋰資源等項目的合作開發。11月8日,廣汽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汽資本與獅溪煤業、遵義能源設立合資公司,開展相關礦產地質勘查和礦產資源的投資管理經營。

更早些時候,億緯鋰能(SZ300014,股價89.45元,市值1698億元)通過入股合作方式布局多個鹽湖項目;國軒高科(SZ002074,股價33.67元,市值598.95億元)則在宜春布局鋰云母項目以及阿根廷鹽湖項目;寧德時代(SZ300750,股價396.18元,市值9675億元)此前一直通過參股方式持續布局全球鋰資源,并在2022年開始控股鋰礦,獲得江西鋰云母枧下窩礦區項目65%控股權。

“從產業鏈金字塔來看,無論是新能源動力車企、電車主控芯片公司、新能源電池制造商,再到傳統能源企業轉型,都將目標瞄向了最上游的相關礦業。這個領域的并購與重組活動在當下的全球市場非常活躍,預計這個趨勢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研究員陳佳表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受鋰價上漲影響,此前被視為價值不高的鋰渣也成為提鋰原料。江特電機(SZ002176,股價21.65元,市值368.05億元)在接受調研時就表示,近年來碳酸鋰價格一路高漲,在提鋰后含有氧化鋰的鋰渣當下也具有一定的提鋰價值。

今年,業內還出現了富鋰鋁電解質提鋰技術,該工藝通過浸取、堿解、苛化、碳化等環節,以富鋰鋁電解質廢渣制備電池級碳酸鋰。不過業內普遍認為,鋰渣提鋰仍屬相對短期行為,鋰渣不經過富集直接進入焙燒環節,需要焙燒的量是鋰云母提鋰的數倍,能耗極高,當鋰價走低時,這一做法的性價比不高,較難持續。

明年或出現長期價格拐點

對于當前鋰價走高的原因,業內認為是由于鋰礦開采冶煉的“空檔期”所致。目前全球鋰礦的來源,主要以硬巖性鋰礦(鋰輝石、鋰云母)和鹽湖鹵水為主,前者來源于礦山,后者來源于鹽湖。礦山的開發需要先經過勘探,再經由一系列的審批和競價手續之后,才能夠進行正式的開采。

通常情況下,從鋰礦開采到提煉的開發周期在3~5年。至于采用鹽湖鹵水提鋰,在不包括前期手續審批的情況下,從設備安裝到正式生產出產品也需要至少3年時間,而鋰礦產品的冶煉只需1~2年。因此,中上游生產周期形成的“真空期”,直接導致了下游需求端的供應不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目前我國已探明的鋰資源(金屬當量)儲量約為520萬噸,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湖北和四川等省,其中青海、西藏、湖北等地主要以鹽湖鋰形式存在,占已探明鋰的主要部分,鋰輝石和鋰云母則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和湖南。

據安信證券統計,目前國內上市公司對海外鋰資源布局權益儲量約6911萬噸碳酸鋰當量(LCE),約為布局在國內的鋰資源儲量的3倍。海外布局資源量最大的依次為贛鋒鋰業(4247萬噸LCE),天齊鋰業(1292萬噸LCE ),紫金礦業(757萬噸LCE),中礦資源(184萬噸LCE)和西藏珠峰(156萬噸LCE)。

銀河證券研報認為,隨著北方天氣的轉冷,在進入11月后,青海地區鹽湖鋰鹽產量將有所下降,而今年年底與明年初新增正極材料產能投產前的備貨庫存,以及年末新能源汽車的沖量有望擴大年底的鋰鹽需求,預計在供需偏緊與成本支撐刺激下鋰鹽價格還將進一步上漲。

“目前氫氧化鋰價格高,主要因為上游鋰礦開采進度不達期,造成原材料的緊缺。同時下游需求旺盛,造成大家預期較高。價格可能的轉折點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但主要還要看市場供需情況。”天華超凈技術總監王榮剛表示。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則認為,需要注意鋰價上漲過程中存在的投機因素。“價格的上漲,吸引了大量資本涌入,一旦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價格將出現快速回調的風險,因此要謹防投資過熱,避免對產業鏈可持續發展造成傷害。”林伯強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