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16 18:47:38
◎從IDC發布的2022年三季度市場份額數據來看,前五廠商的距離繼續拉近,整體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前五大廠商市場份額均超過兩位數。在華為供應鏈遇阻后,國內手機市場一直處于不穩定狀態,榮耀、vivo、OPPO等都輪流坐上過國內手機市場第一的寶座。
◎“從2020年開始,OPPO內部實施鳳凰計劃,通過自我變革持續升級智能制造。截至9月,OPPO每條生產線平均每10秒生產一臺手機,對比2020年,一臺機器制造成本下降接近40%。”日前,OPPO制造與品質事業部總裁郭小聰在東莞辦公室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說道。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編輯 楊夏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從藍海轉化為紅海,廠商的競爭在不斷加劇。
從IDC發布的2022年三季度市場份額數據來看,vivo(20%)、榮耀(18%)、OPPO(16%)、蘋果(15%)及小米(13%)前五廠商的距離繼續拉近,整體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前五大廠商市場份額均超過兩位數。實際上,在華為供應鏈遇阻后,國內手機市場一直處于不穩定狀態,榮耀、vivo、OPPO等都輪流坐上過國內手機市場第一的寶座,表面上看,是手機出貨量的比拼,但本質上卻是產業鏈和綜合實力的廝殺。
當前,各大手機廠商之間比拼的已不僅僅是產品的性能配置,除了創新研發實力和市場營銷以外,生產制造也占據絕對重要的地位。增量市場中,大家都忙于把蛋糕做大,“向內看”的事大多會被往后移,而進入存量市場后,以精益高效為目標的智能制造既是降本增效的途徑之一,也蘊藏著中國制造繼續提升品質、并在全球范圍內獲得競爭力的方法。
“從2020年開始,OPPO內部實施鳳凰計劃,通過自我變革持續升級智能制造。截至9月,OPPO每條生產線平均每10秒生產一臺手機,對比2020年,一臺機器制造成本下降接近40%。”日前,OPPO制造與品質事業部總裁郭小聰在東莞辦公室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說道。
他透露,從2023年起,OPPO將從預測式的生產轉化成按訂單式的生產。“從準備原料、組裝貼片,到總裝、測試,再到物流,制造周期大大縮短,從16天減少到6天以下。“
可以看到,手機廠商從粗放到精細制造的轉型升級也已經拉開序幕。
OPPO(長安)智能手機數字化智能工廠車間。 圖片來源:受訪企業供圖
近年來,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倒逼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手機廠商的數字化轉型意識也明顯加強并普及。
去年11月,獨立后的榮耀對外開放了其首家自行投資建設的工廠——榮耀智能制造產業園,在B5棟的量產中心可以看到,榮耀的手機生產線采取人機結合的方式,在一條長達149米的生產線上,只配備24名工人。
對于供應問題,榮耀采取自建工廠與OEM代工相結合的方式,上述工廠只是榮耀制造中的一小部分,其更大的作用在于積累制造經驗并復制到產業鏈中,而榮耀大量產能是與比亞迪等在內的合作伙伴完成。
國際市場方面,蘋果出于控制生產成本等原因,長期以來選擇讓富士康、立訊精密等企業為其代工。
與行業內一些手機廠商不同,OPPO一直以自建工廠、自有制造為主,自己生產比重超過80%,少量代工生產為輔。郭小聰認為,自有制造是OPPO的核心優勢之一。
記者注意到,僅今年三季度一個自然季,OPPO在國內的出貨量便達到1210萬部以上,是怎樣的制造能力支撐了千萬級的產品出貨量?為了探秘OPPO的智能工廠,11月中旬的一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進了OPPO位于東莞市長安鎮烏沙海濱路18號的工廠,該工廠規劃產能4000萬臺/年,是OPPO主要的生產基地。
在不少的人印象中,手機生產流水線上,坐滿了產線工人,但走進OPPO的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貼裝技術)中心可以看到,現場工人寥寥,有序地放置著各種現代化主要生產設備,包括印刷機、錫膏厚度檢測機、貼片機、自動光學檢測機、回流爐、X光等。這里生產手機的“大腦”,即主板。這個環節OPPO將手機中的元器件都貼裝在主板上,也是整個供應鏈當中最為核心的過程。將一張PCB印制電路板放入自動裝板機后,一臺智能手機的生產便開始了。
OPPO(長安)智能手機數字化智能工廠產線。 圖片來源:受訪企業供圖
除了上述先進制造設備,OPPO在SMT車間還設置了18道品質檢測工序,同時,配合物料追溯系統(MES),可以追溯到每塊主板上所使用元器件的品質狀態及該主板在生產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品質狀態。生產完主板,OPPO會將手機進行最后的組裝,跟富士康類似的是,OPPO也招募了大量的工人進行組裝。
據郭小聰介紹,目前該工廠有7000多臺生產設備,每天24小時進行生產,手機的制造周期已經從幾年前的16天降低到目前的6.8天。在全球,OPPO共計有10個智能制造中心,其中國內工廠占比為60%,主要在廣東東莞和重慶;海外工廠占比40%,分布在巴基斯坦、土耳其、印度和非洲國家等。受限于部分地區工業基礎薄弱及人才缺乏等原因,目前國內工廠的數字化轉型進程更快。
在推動數字化轉型方面,OPPO智能制造工廠升級按順序,分別要經過標準化、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呈金字塔結構,處于底層的是標準化,最頂層則是智能化。
其中,標準化是指把所有業務動作統一標準,形成固定流程。OPPO認為,企業整體標準化程度不夠,只是購買技術,無法完成數字化轉型。在自動化方面,把固定下來的流程形成信息化系統,并用IT系統統一起來;數字化是指讓信息化出來的“死數據”變得“活”起來,實現數據之間的互聯互通;最后,智能化方面,是將人的一些判斷邏輯跟思想形成算法后,讓系統能夠做自主判斷。
在談到智能工廠的理想狀態時,郭小聰回應道:“OPPO對智能的理解是,如何去讓員工能比較簡單的做出高質量的工作,而非追求‘熄燈工廠’。”
面對趨冷的手機市場,一貫傲嬌的蘋果也低了頭。10月31日晚間,蘋果罕見官宣開啟一年一度寵粉大會。其中,iPhone 14/14 Plus、iPhone 14 Pro/Pro Max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價。在第三方平臺上,蘋果各類產品的“雙十一”促銷優惠力度也相當大。
自9月發布iPhone14系列新機后,蘋果的降價速度超出外界預判。連蘋果都開始“自降身價”,國產手機更感“寒意”。
全球智能手機滲透率到頂已是不爭的事實。據IDC數據顯示,在2016年達到歷史頂峰、一年銷出14.71億臺后,市場連續下滑,此前的銷售熱潮似乎一去不復返。中國市場的情況似乎更加嚴峻。據StrategyAnalytics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6%,至6690萬部,這是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第六個季度出現年度下滑。
過去十年,國產手機通過渠道的快速擴張,大規模的生產制造牢牢把握市場份額,但當增長天花板迎面砸下來,所有品牌都需要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存量市場的生存法則是什么?
在加大布局底層技術的同時,OPPO的應對措施之一便是進行制造升級。當市場高歌猛進時,精益智造、精密制造排不上日程表前列,但當市場進入殘酷的存量競爭時,能夠減少資源消耗、提升質量效益,降低運營成本的智能化生產非常關鍵,也有了契機。
OPPO早于2017年開始嘗試轉型,并在設備領域進行大筆投入,這樣在行業恢復繁榮時它就能跑得更快。郭小聰表示:“除了產能擴張的設備,剩下50~60%的設備投入都用于品質提升與標準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總投入接近20億元人民幣。”
對于重金投入進行智能制造升級的背景,郭小聰補充介紹道:“2017年之前,OPPO的商業模式相對比較簡單,基本都是做To C市場,但2017年之后,隨著在歐洲地區面向運營商客戶,需要更加精準的訂單交付時間。另外,市場進入飽和期再疊加疫情影響、國際經濟形勢變化等,我們按照以往經驗進行的預測很多時候都失靈了。”
OPPO從2020年開始啟動了“鳳凰計劃”,進行全面數字化轉型。“這里有四大支撐性支柱,分別為集成供應鏈變革(ISC)、業財一體化變革(IFS)、全單銷售管理變革(CRM)以及集成產品交付變革(IPD)。”郭小聰說道。
截至目前,OPPO的智能制造已經迎來階段性成果。目前,OPPO SMT自動化生產達到85%,自動化測試達到90%。
在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數字強國的時代背景下,智能制造“內功”能否助力OPPO這樣的國產手機廠商殺出血路,率先于行業中回暖,幫助中國手機行業在全球市場增強競爭力,還有待市場給出進一步答案。但無論如何,智能制造既然有人“破題”,整個行業投入已是早晚的事情。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企業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