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券商資管面臨挑戰 差異化發展提升主動管理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17 00:05:14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葉峰    

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券商私募資管產品共計備案3863只,備案規模為1902.68億元,分別同比下滑23.55%和21.50%。另外,截至2022年9月底,券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7.32萬億元,相比2021年底小幅下滑4.76%。

視覺中國圖

第一創業相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波動劇烈,加之剛剛結束資管新規過渡期,在統一監管的大背景下,整個資管行業的產品形態趨向同質化,券商資管面臨資產端收益不確定性加大,但負債端成本下降緩慢的困境。”

面對目前的市場局面,前三季度41家上市券商資管業務收入也同比下滑約4%。雖然,券商資管也呈現“強者恒強”局面,但部分中小券商資管借助于固收+、FOF、ABS、REITs等產品的布局與創新,在大資管領域走出了差異化道路甚至能實現了彎道超車。

海通國際研究報告稱,券商主動管理轉型仍將繼續,主動管理資產規模占比將進一步提升,主動管理業務更高的傭金率疊加去通道完成后資管規模的反彈,券商資產管理業務或將持續增長。

上市券商資管收入下滑

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底,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為7.32萬億元,相比2021年底繼續下滑,不過下滑幅度不大,下滑約4.76%。

天風證券相關人士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券商私募資管規模持續下降,但結構優化效果顯著,以主動管理為代表的集合資管計劃規模已超越以通道業務為主的單一資管計劃規模。”

與管理規模稍有下滑相對應的是,資管業務收入也跟著稍有下滑。Wind數據顯示,以41家上市券商為例,今年前三季度,41家上市券商資產管理業務收入約336億元,同比下滑約4%。

從收入規模來看,有8家券商的資管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其中中信證券和廣發證券分別資管收入分別為81億元和67億元,二者合計占到41家上市券商資管收入的44%。而據記者觀察,這主要得益于二者領先的主動管理轉型步伐和旗下公募基金的優異表現。另外,緊跟其后的分別是:華泰證券(26億元)、東方證券(21億元)、海通證券(17億元)、光大證券(12億元)、財通證券(11億元)、中金公司(11億元)。

從收入增速來看,有25家券商的資管業務收入增速為正,其中6家增速達到50%以上,分別是西部證券(+164%)、東北證券(+91%)、光大證券(+81%)、天風證券(76%)、東吳證券(63%)、國聯證券(+63%)。

天風證券前述人士告訴記者,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實現高增長主要是因為今年以來公司受托資產管理規模和主動管理規模較去年末均保持了穩定增長,產品超額收益有所提高。同時,隨著公司資管業務根據資管新規要求完成資管產品整改后,相關資管產品層面原計提的產品風險準備金釋放還原并確認了收入。

券商資管走差異化競爭

回顧今年來資本市場波動加大,券商資管也被迫選擇了“困難模式”,不僅加大了產品運作難度,還使得新發產品數量和規模下滑。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券商私募資管備案產品數量和規模分別同比下滑了24%和22%。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資管業務收入同樣取得不錯業績的第一創業相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波動劇烈,加之剛剛結束資管新規過渡期,在統一監管的大背景下,整個資管行業的產品形態趨向同質化,券商資管行業面臨資產端收益不確定性加大、但負債端成本下降緩慢的困境。

面對目前的市場局勢,各家券商資管也有不同路徑,力求走出差異化特色。第一創業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第一創業證券資管業務將繼續以追求絕對收益為導向,自上而下優化大類資產配置,自下而上捕捉超額收益,持續提升組合風險控制能力,充分發揮在ESG策略上的先發優勢和品牌效益,布局公益資管產品,形成差異化特色。”

“未來,我們將繼續夯實固收投研能力,維持產品輸出,拓寬投資品種及投資策略,加強多資產、多策略的研究覆蓋,多維度爭取提升產品收益,深化‘固收+’產品線。同時,在ESG、公益資管、FOF、公募REITs等方面加大推廣力度,實現產品差異化,樹立品牌優勢。”前述第一創業人士繼續說道。

天風證券相關人士也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面對收益率波動加大的債市環境,天風資管在投資策略上堅持從產品和客戶特征出發,運用杠桿套息、信用利差、收益率曲線騎乘、可轉債策略等,達到預期的投資效果。此外,公司在權益業務上形成了穩定的業務規模,在組合投資領域也已初步布局,正在發展形成一個新興的優質資產品類。未來,天風資管將持續加強投研能力和團隊建設,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持續深化與現有渠道及客戶的合作,打造品牌服務一體化的專業形象;大力發展ABS業務,不斷提高ABS業務的市場影響力。

此外,萬和證券相關人士也表示,萬和證券資管十分重視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未來在資產證券化領域,萬和證券將打造領先的“ABS+”一體化產業鏈,迎接資產證券化市場進入2.0階段。另外,他還表示,萬和證券將戰略性布局公募REITs業務,申請公募REITs基金管理人牌照。在他看來,作為中小券商,積極申請公募資管牌照,或者與潛在REITs資產規模大的機構合資設立公募基金,可以獲取公募REITs基金管理人牌照。

爭取公募牌照成轉型趨勢

正如前述萬和證券提到的,目前券商資管差異化競爭最受關注的還是積極申請公募牌照。“券商資管產品結構正在不斷優化,但受限于公募牌照門檻較高,短期內私募資管產品仍是資管主力軍。中長期來看,公募基金更廣闊的市場決定了其資管產品的主流地位。”天風證券前述人士說道。

2022年4月,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將適度放寬同一主體下公募牌照數量限制;5月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提出在繼續堅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參一控”政策前提下,適度放寬公募持牌數量限制。隨著政策對公募牌照的放松,不斷有券商表示將設立資管子公司,為進一步為獲取公募牌照作準備,而公募基金將進一步為券商資管帶來增量資金。

在差異化轉型和政策對公募牌照的放松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券商打算通過設立資管子公司進而申請公募基金牌照。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和11月,證監會已經核準國金證券和申萬宏源證券設立資管子公司。另外,萬聯證券、國海證券、中金公司、華創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東興證券、國聯證券、國信證券、華安證券、長城證券等12家券商也曾公開表示擬設立資管子公司,其中后4家為今年內發布相關公告。而上述券商中,大多數均表示資管子公司設立后將申請公募基金牌照。

海通國際研究報告分析表示,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有利于聚焦主動管理,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設立資管子公司可以更好地申請公募牌照,獲得公募產品發行資格申報可以顯著提高獲客能力和收入來源并與券商投研和經紀業務形成協同效應,并有利于原本致力于高凈值客戶的券商資管打開普惠金融市場,服務更加廣泛的大眾群體,為不同風險偏好的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服務。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券商私募資管產品共計備案3863只,備案規模為1902.68億元,分別同比下滑23.55%和21.50%。另外,截至2022年9月底,券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7.32萬億元,相比2021年底小幅下滑4.76%。 視覺中國圖 第一創業相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波動劇烈,加之剛剛結束資管新規過渡期,在統一監管的大背景下,整個資管行業的產品形態趨向同質化,券商資管面臨資產端收益不確定性加大,但負債端成本下降緩慢的困境。” 面對目前的市場局面,前三季度41家上市券商資管業務收入也同比下滑約4%。雖然,券商資管也呈現“強者恒強”局面,但部分中小券商資管借助于固收+、FOF、ABS、REITs等產品的布局與創新,在大資管領域走出了差異化道路甚至能實現了彎道超車。 海通國際研究報告稱,券商主動管理轉型仍將繼續,主動管理資產規模占比將進一步提升,主動管理業務更高的傭金率疊加去通道完成后資管規模的反彈,券商資產管理業務或將持續增長。 上市券商資管收入下滑 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底,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為7.32萬億元,相比2021年底繼續下滑,不過下滑幅度不大,下滑約4.76%。 天風證券相關人士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券商私募資管規模持續下降,但結構優化效果顯著,以主動管理為代表的集合資管計劃規模已超越以通道業務為主的單一資管計劃規模。” 與管理規模稍有下滑相對應的是,資管業務收入也跟著稍有下滑。Wind數據顯示,以41家上市券商為例,今年前三季度,41家上市券商資產管理業務收入約336億元,同比下滑約4%。 從收入規模來看,有8家券商的資管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其中中信證券和廣發證券分別資管收入分別為81億元和67億元,二者合計占到41家上市券商資管收入的44%。而據記者觀察,這主要得益于二者領先的主動管理轉型步伐和旗下公募基金的優異表現。另外,緊跟其后的分別是:華泰證券(26億元)、東方證券(21億元)、海通證券(17億元)、光大證券(12億元)、財通證券(11億元)、中金公司(11億元)。 從收入增速來看,有25家券商的資管業務收入增速為正,其中6家增速達到50%以上,分別是西部證券(+164%)、東北證券(+91%)、光大證券(+81%)、天風證券(76%)、東吳證券(63%)、國聯證券(+63%)。 天風證券前述人士告訴記者,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實現高增長主要是因為今年以來公司受托資產管理規模和主動管理規模較去年末均保持了穩定增長,產品超額收益有所提高。同時,隨著公司資管業務根據資管新規要求完成資管產品整改后,相關資管產品層面原計提的產品風險準備金釋放還原并確認了收入。 券商資管走差異化競爭 回顧今年來資本市場波動加大,券商資管也被迫選擇了“困難模式”,不僅加大了產品運作難度,還使得新發產品數量和規模下滑。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券商私募資管備案產品數量和規模分別同比下滑了24%和22%。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資管業務收入同樣取得不錯業績的第一創業相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波動劇烈,加之剛剛結束資管新規過渡期,在統一監管的大背景下,整個資管行業的產品形態趨向同質化,券商資管行業面臨資產端收益不確定性加大、但負債端成本下降緩慢的困境。 面對目前的市場局勢,各家券商資管也有不同路徑,力求走出差異化特色。第一創業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第一創業證券資管業務將繼續以追求絕對收益為導向,自上而下優化大類資產配置,自下而上捕捉超額收益,持續提升組合風險控制能力,充分發揮在ESG策略上的先發優勢和品牌效益,布局公益資管產品,形成差異化特色。” “未來,我們將繼續夯實固收投研能力,維持產品輸出,拓寬投資品種及投資策略,加強多資產、多策略的研究覆蓋,多維度爭取提升產品收益,深化‘固收+’產品線。同時,在ESG、公益資管、FOF、公募REITs等方面加大推廣力度,實現產品差異化,樹立品牌優勢。”前述第一創業人士繼續說道。 天風證券相關人士也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面對收益率波動加大的債市環境,天風資管在投資策略上堅持從產品和客戶特征出發,運用杠桿套息、信用利差、收益率曲線騎乘、可轉債策略等,達到預期的投資效果。此外,公司在權益業務上形成了穩定的業務規模,在組合投資領域也已初步布局,正在發展形成一個新興的優質資產品類。未來,天風資管將持續加強投研能力和團隊建設,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持續深化與現有渠道及客戶的合作,打造品牌服務一體化的專業形象;大力發展ABS業務,不斷提高ABS業務的市場影響力。 此外,萬和證券相關人士也表示,萬和證券資管十分重視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未來在資產證券化領域,萬和證券將打造領先的“ABS+”一體化產業鏈,迎接資產證券化市場進入2.0階段。另外,他還表示,萬和證券將戰略性布局公募REITs業務,申請公募REITs基金管理人牌照。在他看來,作為中小券商,積極申請公募資管牌照,或者與潛在REITs資產規模大的機構合資設立公募基金,可以獲取公募REITs基金管理人牌照。 爭取公募牌照成轉型趨勢 正如前述萬和證券提到的,目前券商資管差異化競爭最受關注的還是積極申請公募牌照。“券商資管產品結構正在不斷優化,但受限于公募牌照門檻較高,短期內私募資管產品仍是資管主力軍。中長期來看,公募基金更廣闊的市場決定了其資管產品的主流地位。”天風證券前述人士說道。 2022年4月,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將適度放寬同一主體下公募牌照數量限制;5月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提出在繼續堅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參一控”政策前提下,適度放寬公募持牌數量限制。隨著政策對公募牌照的放松,不斷有券商表示將設立資管子公司,為進一步為獲取公募牌照作準備,而公募基金將進一步為券商資管帶來增量資金。 在差異化轉型和政策對公募牌照的放松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券商打算通過設立資管子公司進而申請公募基金牌照。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和11月,證監會已經核準國金證券和申萬宏源證券設立資管子公司。另外,萬聯證券、國海證券、中金公司、華創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東興證券、國聯證券、國信證券、華安證券、長城證券等12家券商也曾公開表示擬設立資管子公司,其中后4家為今年內發布相關公告。而上述券商中,大多數均表示資管子公司設立后將申請公募基金牌照。 海通國際研究報告分析表示,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有利于聚焦主動管理,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設立資管子公司可以更好地申請公募牌照,獲得公募產品發行資格申報可以顯著提高獲客能力和收入來源并與券商投研和經紀業務形成協同效應,并有利于原本致力于高凈值客戶的券商資管打開普惠金融市場,服務更加廣泛的大眾群體,為不同風險偏好的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服務。
非銀金融 證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