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羅永浩“最后一次創業”:獲5000萬美元天使融資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24 22:54:18

每經記者 李沛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在被傳出AR創業拿到融資的整整一個月后,羅永浩的細紅線科技11月23日正式官宣:完成約5000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投后估值約為2億美元。

據悉,AR創業公司細紅線科技的本輪融資由美團龍珠領投,藍馳創投、聯想創投、經緯創投、大疆創新、ATM Capital等投資機構,以及黎萬強、吳泳銘等科技界知名人士跟投,創瓴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細紅線方面也向記者確認,美團龍珠創始合伙人朱擁華將代表美團方出任董事。

對于大家非常關注的,拿到融資之后的下一步規劃,細紅線內部人士透露,該公司未來“致力于打造手機之后的下一代智能設備及操作系統,通過使智能設備演進為智能器官的方式,讓未來的人類擁有今天被稱之為‘超能力’的能力。”

細紅線科技拿到融資

其實,細紅線科技拿到融資的消息在10月底就已經引爆了市場,11月23日的官宣與之前的訊息幾乎一致。當然,細看之下還是有一些區別。

細看這些參投機構,其中,關注早期科技投資的藍馳創投在元宇宙領域早有布局,例如A輪以千萬美元投資NOLO VR,B輪、B+輪連續投資提供AR視覺顯示的亮亮視野等。其管理合伙人朱天宇在去年底曾公開表示,元宇宙是人們對下一代互聯網美好愿景的總結。

聯想創投過去幾年也一直在圍繞AR/VR等領域進行投資,官方資料顯示其目前投資的相關創業公司有20多家,包括提供元宇宙數字超寫實虛擬人技術的數字栩生,專注攻堅XR專用智能芯片的萬有引力等。

大疆,國內的無人機龍頭企業,根據公開資料,此前也多次出手參與對其他企業的投資。例如,2015年投資天翔航空科技、2019年參與對葦渡智能的天使輪投資等。在細紅線的下一步規劃里,要通過使智能設備演進為智能器官的方式來讓未來人類獲得“超能力”,與大疆的協同合作也很有想象空間。

ATM Capital,公開資料顯示是一個植根于東南亞的早期成長階段風險投資基金,由蝙蝠資本創始合伙人屈田與東南亞手機、物流巨頭合作成立,基石投資人包括阿里巴巴eWTP科技創新基金、58集團、搜狗CEO王小川及其他多位企業家。屈田此前曾任阿里巴巴戰略投資部副總監,在阿里期間就參與投資了美團、UC瀏覽器等公司。

而兩位跟投的知名人士,黎萬強是小米科技的聯合創始人,另一位則是“阿里十八羅漢”之一的吳泳銘,后者也是羅永浩創立錘子科技時的天使投資人,這個“資本朋友圈”堪稱豪華。

投后估值為2億美元

在宣布退出社交平臺前,羅永浩與《晚點LatePost》進行了一場對話,表示只有兩個方向是真正感興趣并愿意投入后半輩子去做的,一個是電動汽車,另一個是下一代計算平臺。“電動汽車……我們綜合估算了難度和時間窗口,覺得已經來不及了,最后很自然選擇了AR。”

在這場對話中,他表示由于AR巨大的軟硬件工程量,至少也要幾百到上千人的規模開發三五年以上,才能做出一個消費級別的東西。“所以作為一個綜合資源比上嚴重不足、比下嚴重有余的團隊,五年左右的時間窗口和幾千個人的年工程量,是比較合適的。”也有人說,羅永浩在內部表示,未來5年內不做硬件,并計劃組建1000人的工程師團隊。5年,這是他在采訪中也提到了的商業化條件成熟周期。

不過,對于近年來經歷過大起大落的AR/VR賽道來說,現在是一個好時機嗎?

事實上,此前就有媒體報道稱,細紅線在融資初期并非一帆風順,主要原因就在于很多機構對于投AR系統這件事還是抱著猶豫態度。有市場消息稱,細紅線最早的估值為20億元,但由于初期過高的估值而頻頻失利,還有資方直接將估值對半砍,但羅永浩都沒有接受。

根據官宣的數據,細紅線的投后估值為2億美元,與此前流傳的20億元也有一定差距。有分析人士對此表示,今年全球融資環境普遍嚴峻,最近幾個月VR/AR行業全球融資總金額不到20億元,而細紅線作為一家創業公司能在天使輪融資就拿到約4億元,“放到當前這個投資市場大環境來看,細紅線2億美元估值這個數字已經是相對較高的,而且作為天使輪的融資,有這樣的估值和融資額可以算是一份不錯的成績”。

近期,國聯證券在研報中稱,復盤從個人電腦到智能手機的演化路徑后發現,智能硬件迭代的底層邏輯之一是人機交互方式向“高自由度、高效率”方向的持續升級。展望下一代人機交互方式,VR/AR硬件更符合迭代趨勢:從2D向3D交互空間的擴展有望大幅提升用戶操作自由度和使用效率。“長期來看,VR與AR硬件的融合或將成為下一代移動終端形態。”

就在本月初,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在硬件技術和生態場景兩方面明確給出發展規劃。其中提出,到2026年,推動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機構認為我國虛擬現實行業軟硬兩端將迎來雙重迭代機遇。

在政策催化、技術演進、硬件成本逐步下探、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的背景下,AR/ VR會迎來確定性增長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企業融資 VR/AR 元宇宙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