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4 22:35:34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星
12月4日,上海宣布優化調整疫情防控相關措施——自12月5日起,乘坐軌道交通、地面公交、輪渡等市內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并且,全市公園、景區等室外公共場所,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同日,鄭州也宣布乘坐公交、地鐵、出租車等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全國多地優化調整疫情防控相關措施,涉及核酸檢測、出行、就醫等多方面。
資料來源:OurWorldInData.org、海通證券、IFIND、長城證券 楊靖制圖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驗核酸檢測證明
多城近期均對防疫政策作出調整。
11月30日,廣州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會議指出,符合解封條件的要及時解封,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盡最大努力減少因疫情防控給群眾帶來的不便。當日,廣州多區發布疫情防控最新通告,宣布解除臨時管控區。
12月1日,北京宣布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查驗健康碼時,不得拒絕無48小時核酸陰性結果的患者進入;3歲以下嬰幼兒可免于核酸查驗,僅查驗陪診人員核酸;對于急危重癥患者,醫療機構不得因無核酸結果拒診或延誤救治。
第二天,北京進一步對公共交通防疫措施作出調整:12月5日起,公交、地鐵在核驗健康信息時,不得拒絕無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的乘客乘車。
廣州也進一步對防疫政策作出了優化調整:12月2日起,市、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普通門、急診就診人員憑健康碼綠碼通行;新入院住院患者及其陪護人員憑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辦理入院。發熱門診盡可能做到“應設盡設,應開盡開”,充分發揮前期114家規范化發熱門診作用,強化發熱門診醫務人員配備,優化候診區設置和就診流程,對就診患者開展核酸檢測和分級分類診療。各區按需合理配置便民核酸采樣點,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繼續派出醫務人員支援核酸檢測服務。后續將動態調整采樣點布局,保障市民群眾的核酸檢測需求。
深圳12月3日起,乘坐公交、地鐵、出租車、網約車等市內交通工具,掃場所碼、查驗健康碼綠碼,不再查驗核酸檢測證明。
與上述城市相關調整類似,成都于12月2日提出,進入公共場所主動出示健康綠碼,地鐵、公交等用天府健康碼掃場所碼憑綠碼就可以通行,不需要核酸陰性證明。
對此,香港大學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這些做法是考慮到防疫實踐、病毒特性等多方面綜合因素,是對以往部分政策的優化。
“以核酸檢測來說,核酸檢測是需要投入很多資源的,包括人力、物力等,雖然核酸檢測在疫情防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鑒于奧密克戎極強的傳染性,因大規模核酸檢測造成的人群聚集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金冬雁表示。
他進一步指出,可以增加抗原檢測的力度,這也可以適當提高老百姓的安全感。“有必要的時候,可以測抗原,并且在家做。單位可以派發一些抗原檢測試劑給員工,這樣的方法可能是比較穩妥的。”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成都、重慶、鄭州、哈爾濱、石家莊、珠海等十余座城市對防疫政策作出優化調整,涉及到核酸檢測、公共交通、就醫、人員流動等方面。
防控政策持續優化走小步不停步
在國家層面,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于11月30日、12月1日,連續兩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座談會,聽取有關方面專家、防控工作一線代表對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的意見建議。
比如,12月1日,孫春蘭指出,堅持穩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主動優化完善防控政策,是我國疫情防控的一條重要經驗。
“經過近三年的抗疫,我國醫療衛生和疾控體系經受住了考驗,擁有有效的診療技術和藥物特別是中藥,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種率超過90%,群眾的健康意識和素養明顯提升,加上奧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減弱,為進一步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創造了條件。”孫春蘭表示,要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充實基層專業防控力量,強化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分級診療,加強居民健康管理和服務,推動各項優化措施落地見效,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
金冬雁認為,對于疾控部門來說,需要加強對奧密克戎的監測和管理。“我們的疾控部門要做好監控、布好監控網,把疫情盯緊,日常的、常規的工作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可以參考我們對流感的監測工作,例如關注到什么時候是流感高峰,什么時候發出預警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各地在防疫政策方面作出的優化調整不盡相同,以核酸檢測為例,有的城市僅對公共交通系統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而對于出入公共場合依然需查驗核酸陰性證明。
對此,金冬雁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防疫政策的調整優化,我們希望走得穩,需要小步走,而不是走大步或者急轉彎,并且通過這些城市試點,可以及時總結經驗,將來逐步調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