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春節還就地過年嗎?鐘南山回應!專家:感染后半年內通常不會再感染!健康碼退場?專家:可轉型為“便民碼”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11 21:39:40

每經編輯 段煉 易啟江    

CFF20LXzkOy8VIx8tJicVye0mC6V5j7Sq4Ifh0OxUuiacia4QBjMD8QDoCBbR9mmFaqH4uymFgnhia4kHKpJzia8IKQ.jpg

據新華社,當前,我國疫情防控正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春運來了怎么做好個人防護?發熱是否要上醫院?感染新冠怎么辦?有沒必要囤積藥物?還要不要戴口罩?……近日,鐘南山院士接受記者專訪,就群眾關心的七大焦點問題一一解答。

據第一財經,隨著新十條提出“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伴隨了大家三年的健康碼正逐漸退出日常生活。隨著“新十條”的落地,跨地區通行及公共場所不再查驗健康碼,健康碼是否會徹底退出歷史舞臺?這些積累的數據該如何處理?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鐘南山:奧密克戎的表型 可以說是‘新冠上呼吸道感染’

據新華社報道,近日,鐘南山院士接受記者獨家專訪,就群眾關心的“春節春運將來臨,該如何防護?”“感覺發熱了怎么辦?”等七大焦點問題一一解答。

CFF20LXzkOyzfX7QQIlHl3vTvdsFHQB1r8GuV1gXGlqhZ1Adbv6Vv3d8sibZ8WjZrzeMk4tLgMlxRYl0MicQZBzQ.jpg

12月9日,鐘南山院士在廣州就當前疫情防控發表觀點。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焦點一:春節春運將來臨,該如何防護?

臨近春節、春運,不少群眾返鄉過年。在人群密集的路途中、走親訪友時,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鐘南山認為,當務之急是加速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他說,我國已有大量人群接種了新冠疫苗,加強免疫接種是防疫新階段最好的保護辦法。

2023年春節還采用就地過年辦法的可能性很小,但仍然要加強準備工作。我建議準備回家的人要加強疫苗接種,就算得了新冠也不會很重。”鐘南山說。

“打了加強針以后,一般兩周就起效了。這樣對春節春運期間百姓回家大量人群遷移時,防止大規模傳播有很大的好處。在全國加強疫苗接種刻不容緩。”鐘南山建議,特別是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接種了疫苗更讓人放心。“如果已經接種了兩針滅活疫苗,需要再加上另外一針作為加強。”

焦點二:奧密克戎到底有多強的傳染性、毒性?

為什么近期病例數增多,可能一不小心就“陽”了?

鐘南山解釋說,奧密克戎作為一種新冠病毒變異株,與此前的野生株、阿爾法、貝塔、德爾塔等毒株相比,是一個單獨進化出來的家族,其發展、演變、變異較快。新冠病毒跟人體細胞結合的區域叫作受體結合區域,奧密克戎這部分蛋白中的氨基酸,其中有96%的點位已發生了變異,換言之,已突變得差不多快飽和了。

“奧密克戎的變異帶來了對人體的免疫逃逸現象,所以傳染性很強,最新的毒株R0系數可以達到22,也就是一個人可以傳22個人。目前中國主要流行的BA.4、BA.5和BF.7等傳播很快,這種情況下,再強的防控也很難完全切斷其傳播鏈。”鐘南山說。

除了傳染性,奧密克戎的致病性也受到人們關注。鐘南山說,奧密克戎的致病性已經大大減低,近期致死率已降低至0.1%左右,跟流感差不多

奧密克戎已經很少見到侵襲肺部。鐘南山說:“奧密克戎變異到BA.2、BA.4和BA.5以后,主要的感染部位在上呼吸道。動物實驗結果顯示,它已經很少侵襲肺部;從真實世界中的人體感染來看,絕大多數感染奧密克戎的病人癥狀都表現在上呼吸道感染,常見咳嗽、咽痛和發燒等。肺部表現上很少看到有肺炎。”

奧密克戎的表型可以說是‘新冠上呼吸道感染’,這一點非常明確。它極少導致人死亡。”鐘南山說。

鐘南山同時提醒,由于奧密克戎的傳染性仍遠遠高于流感,對它的防范還是要更加注意,重點要放在對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等群體的保護上。

CFF20LXzkOyzfX7QQIlHl3vTvdsFHQB19JM94OzLLKuFjWQMSzeJRnP032mEcaNzOJgqNeL4ylClZXp3kEw4WA.jpg

12月9日,鐘南山院士在廣州就當前疫情防控發表觀點。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焦點三:感染了奧密克戎后,多久能康復?

鐘南山說,新冠既然已經主要不侵犯肺,都在上呼吸道,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導致人的死亡。

鐘南山說,從世界上和國內絕大多數的患者來看,感染奧密克戎后大概一周左右就可以康復,癥狀一般第1至3天最厲害,第四、五天核酸檢測結果常轉為陰性,那就是康復了。一般來說,絕大多數人若確診(奧密克戎)新冠,會在7至10天康復

焦點四:感覺發熱了怎么辦?

最近,一些城市出現了發熱門診排長龍的現象,醫療體系是否可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感染高峰?

“發熱是奧密克戎或者是新冠的一個重要的表現,但此時也處于冬季流感高發期,有時候發熱要注意是否患有流感。有少數人可能是雙重感染。”鐘南山表示。

鐘南山說,發熱的患者一般要注意第一天和第二天,如果一兩天還沒有退燒,可以在家做新冠抗原檢測,如果是陰性,還可以等一等。如果新冠抗原陽性,但又沒有什么其他感覺,也先不需要去醫院,居家就行。“要看持續的情況和自己的感覺,奧密克戎的發熱一般是2到3天,很少持續,流感也是這樣。如果持續時間較長,應該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鐘南山說。

焦點五:假如感染新冠,需要去醫院嗎?

鐘南山認為,這要根據情況,“如果原來有比較嚴重的基礎病,又感染了新冠,這很容易造成基礎病的加重。這樣的情況要密切地跟醫院和醫務人員聯系,一旦有什么變化是要到醫院的。”

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不需要去醫院,可以在家。但是在家并不意味著放任不管。鐘南山認為,起碼有幾條要注意:第一,自己注意戴N95口罩,盡量減少感染家人。第二,要經常帶著抗原試劑,隔一天、隔兩天測試,如果數天高熱不退,就應該去醫院檢查了。要是沒有癥狀,過幾天呈陰性了,就不用管了。

CFF20LXzkOyzfX7QQIlHl3vTvdsFHQB1NDI6e0fia6ibkdFjrl0FQfbJUFqoSrMrBXCRv1WBcXPOffttBH2ibsFKA.jpg

12月9日,鐘南山院士在廣州就當前疫情防控發表觀點。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焦點六:還有必要戴口罩、囤積藥物嗎?

鐘南山表示,針對新冠病毒的變化,要更加注意個人防護。

“我也發現,近期群眾對這方面做得更好了,這是好事。”鐘南山說,口罩能夠至少減少60%的感染風險,特別是N95口罩

CFF20LXzkOyzfX7QQIlHl3vTvdsFHQB17LcsNoMibXQC7twEjt7icpzQ3qdyYvWqCMTqXjtFMcvzZveibLEDvNoWQ.jpg

12月9日,鐘南山院士在廣州就當前疫情防控發表觀點。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近期,不少人害怕被感染而購買藥物。個人是否需要囤積一些藥物?鐘南山說,他不認為應該囤藥,因為奧密克戎感染者絕大部分可以自己好轉,囤藥沒有太大的必要,而且容易引起恐慌。

焦點七:對復學復課有哪些建議?

“新十條”出臺后,不少家長關心孩子是否能夠復學復課。

鐘南山建議,從學校和孩子個人防護來說,要充分鼓勵孩子接受全程疫苗接種,這是最核心的問題。有了全程疫苗的接種,復課更安心。此外,可以做抗原檢查,抗原檢查是比較準確的。比如復學以后,一旦有孩子測試發現陽性,可以立刻回家隔離,周圍的孩子再做檢測,如果沒有問題,可以繼續上課,應該走這條路。“各省各市各學校都有自己的情況和規定,對此不能做一概判斷,但是應該走這個方向。”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家:感染后半年內 再感染風險非常低

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極強。感染過之后,是否意味著具備了一定的抵抗力?再感染的風險有多大?

據北京日報,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小湯山方艙醫院醫療專家李侗曾指出,感染后再感染的風險主要與自身免疫力和間隔時間相關。“感染過以后,半年內肯定不用擔心再感染了。老年人、嬰幼兒再感染的風險比較高,但基本上也是在感染過三個月、半年以后。對年輕人、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基本上半年內再感染的風險是非常低的,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再次感染的風險也與病毒進一步變異的情況有關。李侗曾指出,未來,病毒變異越明顯,再感染的風險就越大

在自身年齡、基礎病等條件之外,疫苗接種已成為減少新冠病毒危害的最重要“變量”。

李侗曾也強調,感染前接種疫苗或者感染康復后再接種疫苗,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再感染的風險。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家: 預計1個月內達到感染峰值

當前,新冠醫療資源配置中,重癥及相關風險人群救治成為重點。

據第一財經,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鐘鳴說:“很顯然,如果一段時期內出現許多新冠感染者,且大多數都要前去醫院就診的話,對于醫療資源的配給會是一個巨大挑戰,因此我們一直強調,大多數人不需要去到醫院,反而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擠兌。同時,我們也要優化相關流程。病人一定不是陡增的,而是有一定的數量遞增的趨勢,這樣我們就能提前關注到。因此,第一,重癥包括相關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會大大增加,第二,一部分醫護人員的工作角色需要轉變去治療新冠病人。總的來說,醫護人員將更加努力地投身工作。”

鐘鳴提到,2020年武漢疫情發生時我們對新冠病毒有些陌生,但與當時不同的是,現階段,我們對重癥治療本身的方案其實已經很明確了,最缺乏的其實并不是如何去治療的知識。現階段要解決的,應該是“管理”層面的問題,即一旦有數量級的病人進來,我們的資源能否容納;如果醫療資源超負荷運作的話,如何來應對以維持穩定秩序,讓病人得到及時救治,這才是核心,也是當下的一大考驗。

為此,資源優化與配置能力尤為重要。整體醫護人員還是那些(數量),但一定情況下,如果ICU醫護人手不夠了,就需要臨時將有一些有重癥醫學背景的醫護調動并加入到ICU工作中。我們需要在現有人員數量不變的情況下,從機制、空間上去優化,以及添置重癥救治的相關設備。

CFF20LXzkOyzfX7QQIlHl3vTvdsFHQB15BBeicpbaKViafJlxmpLXY15F9UQPYctElFqb6DOFCFXIpyV1rLk7AEQ.jpg

鐘鳴在吉林馳援。來源:中山醫院官微

鐘鳴介紹,新冠陽性居家隔離,事實上就意味著新冠會在社會面傳播,但也是防疫措施優化下的重要一步。預計來看,新冠疫情的走勢會在1個月之內達到感染峰值。但之后何時才能結束,這一模型就會比較復雜。原因是,病毒感染和恢復并不是發生在同一時間。從醫療機構的角度來說,同一時間感染會造成人員集聚和醫療資源的緊張;因此,有序、逐步地就醫,可以使醫療機構有更強的應對能力,但相對這一周期也會拉長。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近一周疫苗接種劑次翻倍 第四針何時來?

隨著社會面管控的放開,近期人們接種疫苗的意愿明顯提高。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12月8日,國內內地已累計接種新冠疫苗超34億劑次。《中國新聞周刊》梳理發現,11月23日~30日8天時間,內地累計接種新冠疫苗90.9萬劑次,12月1日~8日8天時間,這個數據升至225.4萬劑次,比上一個8天增加了一倍還多

據《中國新聞周刊》,目前國內新冠疫苗第四針的接種還未放開。北京市多個疫苗接種點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近來打疫苗的人比較多,北京市尚未開始接種第四針。“第二輪加強目前全國還沒放開,已經打過第三針的人,目前沒辦法預約接種。”該工作人員表示。

以色列、美國等國家已開放了第四針疫苗接種。2021年底,以色列對60歲以上人群及醫務人員等開放第四針新冠疫苗接種。據《法國當地》12月9日報道,法國衛生部長布勞恩在當日召開的舉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所有群體都可以獲得第四劑新冠疫苗。此前,只有60歲以上老年人以及脆弱人群有資格接種第四劑疫苗。據報道,截至12月初,法國20%的80歲以上人群和40%的60~80歲人群接受了第二劑加強劑。

今年3月底,美國宣布,將為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及有其他嚴重疾病或住院、死亡風險較高的人群,提供輝瑞/BioNTech或莫德納的新冠疫苗第二次加強針的注射。“我身邊很多人已接種了第四針。”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病毒學家劉善慮表示,他近期會考慮接種第五針作為加強針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說,從現有數據看,打完第四針有短暫增強防感染的效果。香港目前6~17歲的人群可以打到第三針,18歲以上可以接種第四針。一般而言,第二、三針間隔3個月,打完第三針后,18~49歲間隔6個月可以打第四針,50歲以上人群間隔3個月可以打第四針。“香港這周也開始推進二價疫苗接種了,內地二價新冠疫苗的批準應該加快進度。”金冬雁說。

全球范圍內,二價疫苗的批準和接種都在加快。

12月8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發文稱,FDA授權更新的莫德納二價新冠疫苗和輝瑞/BioNTech的二價新冠疫苗可用于6個月以上的兒童。其中,6個月至5歲的兒童如果曾接受莫德納兩針基礎疫苗,可在第二針后兩個月內打一針莫德納二價疫苗。6個月至4歲的兒童如果還未接種過輝瑞/BioNTech疫苗的第三針,現在可接種其更新的二價疫苗作為第三針;但如已經完成三針基礎疫苗接種,不能再打更新的二價疫苗。

多名專家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現有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癥和死亡風險,建議沒有禁忌癥、符合接種條件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和脆弱人群,應盡快接種。“即便是對于那些實體瘤患者,只要健康狀況良好,沒有過往過敏史的老人,也可以接種第三針和第四針。”劉善慮說。

國內目前關鍵是把80歲以上老人的三針接種率提上來,如有余力再打第四針。”金冬雁建議。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健康碼將退場?數據怎么辦? 家:應聚焦便民服務

隨著新十條提出“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伴隨了大家三年的健康碼正逐漸退出日常生活。隨著“新十條”的落地,跨地區通行及公共場所不再查驗健康碼,健康碼是否會徹底退出歷史舞臺?這些積累的數據該如何處理?

從種類上來看,健康碼大致包含了個人基本信息、個人健康信息、行程信息、健康證明信息四類。隨著健康碼的普及應用,在后續升級改造中合并了諸如核酸檢測證明,疫苗接種證明,以及場所碼、復工碼、貨運碼等信息

而這些個人數據信息,有一部分例如身份等在疫情開始之前就已由相關部門采集,一部分則是疫情后才誕生,比如核酸信息、場所碼等。

據第一財經,“真正屬于疫情后采集的數據,主要是核酸檢測數據和和場所碼信息,現在關鍵是這兩類留存的數據接下來怎么辦。”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鄭磊接受采訪時表示。

對于個人信息的處理,從國家到地方都出臺了明確規定。

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總則第六條: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并應當與處理目的直接相關,采取對個人權益影響最小的方式。收集個人信息,應當限于實現處理目的的最小范圍,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在2021年1月印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碼管理與服務暫行辦法》,第二十四條明確加強個人隱私保護,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個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第二十九條明確,任何組織和個人發現違規違法收集、利用、公開個人信息的行為,可以及時向網信、公安部門舉報。

今年5月24日起施行的《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促進和保障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的決定》,明確信息核驗中采集、處理個人疫情防控信息應當遵守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采集的個人信息僅用于疫情防控需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泄露。

“隨著新十條的落地,類似核酸信息、場所碼等數據都應該銷毀、封存或者徹底脫敏。以前手機通訊信息就是經過嚴格脫敏的,在公共應急事件例如節假日景點游客眾多等情形下會對人流量進行提示,但這些分析預測和預警不會關聯到具體某個人。”鄭磊解釋。

而如今的場所碼包含更多個人的隱私信息,一些省市也已經嚴格執行定期銷毀場所碼,“場所碼的采集目的是為了流調,信息都具有時效性,過了這個時間后信息都需要銷毀。”他告訴記者,最重要的是,隨著健康碼跨區域流動查驗的取消,健康碼平臺下融合的各類信息也應回歸到只能由原相關部門依法管理和使用,不再共享,而場所碼的信息采集也理應退出。

雖然叫健康碼,但健康碼在疫情發生以來一直是作為一種和風險指數綁定的二維碼,代表著接觸過什么人,去過什么地方。隨著“新十條”的落地,健康碼理應回歸便民服務的本源,民眾自愿使用

“未來健康碼首先應該回歸到出于衛生健康的目的而使用,比如說就醫沒帶醫保卡,用健康碼刷醫保卡掃碼掛號付費等。”鄭磊認為,疫情總會過去,而民眾養成的使用能力和習慣以及過去幾年累計的技術和應用基礎,也可以借此轉換為居民的電子ID或者電子名片,用來預約進入圖書館、博物館,到政府辦事

“比如我們去辦事總是要帶戶口本、房產證等紙質證書,如果推行二維碼關聯,掃碼后這些信息能一目了然,再也不用帶繁瑣紙質的證明。”在鄭磊看來,健康碼未來的應用場景可以朝這個方向推行的,并且是非強制性使用,只是給民眾提供一個多樣選擇

同時他強調,在日常狀態下,健康碼就只用來方便看病用,相關行政部門和企業后臺的數據不應再像疫情期間一樣集成到健康碼下,需要各自歸口做好治理和利用,“比如醫療部門就不需要知道我的交通出行信息”。

“當健康碼在未來轉型為一個便民碼的同時,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且是依法為和依法不為,沒有得到個人授權不能隨便使用,對于數據的治理和保護都要承擔起法律責任。”鄭磊說。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除了連花清瘟 這些中醫藥也有效

據央視新聞,12月10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干貨有哪些?一圖讀懂↓

XvS8d7XmQ8w5coa9fibyhn7jJJLibqMWic9vXv6mZViclQPDhXPXIr6kicN7rC2ngxGxKSBj5vV2lwwjKuTVicqG4Kug.jpg

XvS8d7XmQ8w5coa9fibyhn7jJJLibqMWic9WaQNHaygPfAJHwtcGaxBSzAN8ibOCiaWLM5wntIZn1F9RvmAT4xYuowg.jpg

編輯|段煉 杜波 易啟江

校對|孫志成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新華社、北京日報、第一財經、中國新聞周刊、央視新聞、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