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11 22:50:49
每經記者 許立波 每經編輯 張海妮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慢病管理和健康體檢的意識不斷增強,健康體檢成為朝陽產業。在國內,體檢市場則主要分為公立醫院和民營體檢機構兩大陣營。
每經記者吳澤鵬攝
實際上,民營體檢機構的興起時間并不長。2001年,伴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開始提出開放醫療市場,鼓勵民營醫療企業發展,這才有了民營體檢機構誕生的土壤;2004年非典疫情過后,大眾對自身健康關注度及保健支付意愿提升,不僅眾多三甲醫院紛紛成立體檢中心攬客,一批在日后呼風喚雨的民營體檢巨頭也均在此波浪潮下誕生。
之后的十年中,隨著各大資本在民營體檢行業中的跑馬圈地,以美年健康(SZ002044,股價5.52元,市值216.1億元)、愛康國賓、慈銘體檢為首的“三足鼎立”格局逐漸形成,彼此之間摩擦頻繁,商戰不斷;2017年,多次嘗試IPO未果的慈銘體檢選擇并入到美年大健康的體系之下,“三國殺”成二元對立。
不過,這一狀況同樣未持續多久,2019年,愛康國賓宣布完成私有化,阿里巴巴通過旗下云鋒基金入局,成為愛康大股東;同年12月,美年健康公告稱,其將戰略性引進阿里巴巴及其關聯團隊,阿里系也成為美年健康的第一大股東,“三家歸晉”的戲碼也就此上演。
資本助力下快速擴張
一直以來,都有人評價美年健康創始人俞熔為民營體檢行業的“攪局者”,與慈銘體檢創始人韓小紅、愛康國賓創始人張黎剛不同的是,俞熔起初并沒有醫學背景,在進軍體檢行業之前,他的身份是一名資深投資人,他于1998年成立天億投資,據稱投資過8家上市公司,投資范圍涉及房地產、高科技、農業、證券、環保等多個領域。
基于投資人這一身份,俞熔在創辦美年健康后借助資本的力量馬不停蹄地并購重組。2011年美年健康與大健康合并,成立美年大健康,成為中國專業體檢及醫療服務集團之一;2015年在A股通過借殼江蘇三友成功上市;2016年收購“世界三大健檢機構之一”美兆體檢集團;2017年完成對慈銘體檢的全資收購,實現多層次多品牌戰略……2022年三季報顯示,美年健康旗下正在經營的體檢中心有615家,其中控股體檢中心286家,參股體檢中心329家,基本實現對內地的全覆蓋,俞熔因此被稱為體檢行業的“收購之王”。
也正是通過多次并購,美年健康于2018年正式完成中國內地版圖的全覆蓋,旗下擁有“美年大健康”“慈銘”“奧亞”“美兆”四大品牌,在大眾健康體檢市場方面以“美年大健康”和“慈銘”兩大品牌為市場核心覆蓋,中高端團體健康體檢、綜合醫療服務市場及高端個人健康體檢則分別通過“奧亞”、“美兆”提供服務,以此實現從傳統的單一商業模式轉向多層次的健康管理體系。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俞熔曾將美年健康的發展歷程概括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強化網絡建設與市場普及教育,增加網點、設備、人員,以規模驅動與服務驅動,進行市場培育和健康體檢觀念的普及;第二階段強化精細化管理,2018年以后,美年依靠品質驅動和數據驅動,不斷挖掘專業醫療內涵及服務體驗,并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疾病早篩領域不斷創新;第三階段,注重以優質創新服務向檢后增值服務延伸,在專業健康體檢的基礎上,結合早防、早篩、早治與保險保障制定健康管理方案,構建從預防到健康管理服務的閉環,強化檢前、檢中、檢后的智能化健康管理,開啟企業健康管理新業態。
背后挑戰不容忽視
這十幾年來,資本在助推民營體檢行業飛速擴張的同時,也為其埋下了野蠻生長的隱患。盡管整體體檢市場需求依舊保持穩健增長的態勢,但背后的挑戰卻不容忽視,譬如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占據市場行業高地的公立醫院等。
美年健康發布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57.51億元,同比減少1.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3.89億元,凈虧損擴大。從第三季度來看,美年健康實現營收28.2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52%;實現凈利潤2.7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8.69%。就單季來看,被壓制的體檢需求第三季度報復性反彈,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同比與環比均大幅增長。
開源證券研報認為,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公司體檢產能無法釋放,第三季度美年健康通過開發大單、線上預約等舉措,加快消化存量到檢訂單,第三季度收入創出同期收入歷史峰值,盈利能力快速提升,預計收入增長主要系客單價提升帶動。
“優化產品套餐和服務結構,提升整體客單價,是今年降本增效的工作重心之一。”美年健康表示,在疫情對線下體檢門店沖擊影響下,公司全面圍繞“增收、保質、提效、降本”經營方針,以創新的產品結構和優質服務體驗,保證了訂單與客單價穩增。
當下國內的民營體檢行業中,曾經的三巨頭愛康國賓已經私有化退市、慈銘體檢已經被并購,第二梯隊的瑞慈醫療(HK01526,股價0.43港元,市值6.84億港元)市值不到10億港元,美年健康似乎已穩坐上市民營體檢公司頭把交椅。但實際上,美年健康真正的對手還是占據行業高點的公立醫院,2018年的數據顯示,公立醫院體檢部門市場份額占比81.4%,民營專業體檢機構市場份額僅為18.6%。
開源證券在研報中稱,雖然公立醫院設備配置高、專家資源豐富、權威性高,在住院治療方面具有前后端延伸服務,但公立醫院受面積、預算、人員編制的限制難以擴容,降價促銷動力小,價格長期高于民營體檢機構。對于美年健康這樣的民營體檢機構來說,性價比才是核心競爭因素,企業應該要從過去的注重低價轉變為看重性價比和服務質量。
展望未來,全流程數字化與智能化管理是體檢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美年健康也稱,正在致力于通過龐大的健康體檢數據和數字化全方位賦能電商營銷;引入阿里戰投后,公司在線上C端的發力也一定程度彌補了疫情期間下滑的業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