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2022年成都文創金融工作多點開花,文創產業發展新格局凸顯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14 22:25:36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在成都,文化創意產業的飛速發展,已經讓這座城市點燃了城市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引擎;同樣在成都,有這么一群人,他們致力于推動文創金融生態的建設,在創新中激活傳統文化,在傳承中增強城市動能,他們就是活躍在文創領域的“弄潮兒”。

回首2022年,成都文創人不斷在政策、金融、企業創新等方面開拓進取,他們中有的來自政府,有的來自媒體,有的來自金融機構,更有活躍在各個行業的創業者。

在近日舉行的“2022年度成都市文創金融匯報會”現場,嘉賓和代表們紛紛就過去工作進行了總結,也都準備好開啟新的征程。千言萬語匯聚成一句話。那便是,成都文創事業的未來定將更加美好。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下同

 

2022年成都文創產業新格局凸顯

發力打造西部文創中心,打造“雙核共興,兩帶共振”文化產業新格局。這是成都在2017年就提出的文創產業新格局,彼時計劃到2022年,成都市文化格局將會有全新調整,助力成都有條件、有根基、有能力促進新經濟枝繁葉茂。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通過不斷深化文創金融融合創新,成都文創產業呈現蓬勃生機,形成以“債權融資+股權投資+路演孵化+金融科技”四大路徑為支撐的文創金融生態體系。

2022年正值收官之際,成都正在向世人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據統計,現有各類數字文創企業1000余家,2021年文創產業增加值突破2000億元,GDP占比超過10%。成都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在今天的活動中指出,未來成都仍將繼續開拓進取,謀求在文創發展事業上再立新功。同時,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突破“成績單”,走出“舒適圈”,多學習先進經驗,走出一條對文創產業有價值、有賦能、有實效的“成都路徑”;二是緊抓企業“驅動芯”,擴展文創金融“生態圈”,勉勵業界同仁多和交易市場談,吃透資本市場路徑,加強上板躍級儲備,培育成都本土的龍頭上市企業;三是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孵化港”作用,做好文創企業梯度培育“加速器”服務,加速培育成都文創企業在關鍵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成都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前沿,與全球22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關系,鏈接全球的地域優勢為數字文創產業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

隨著成都聚焦世界文創名城、旅游名城、賽事名城和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三城三都”建設,并在全國率先發布《成都市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一眾推動數字文創產業發展的載體平臺相繼問世,吸引著來自本地乃至全國甚至全球的目光。

2022年,成都文創金融工作已推動七項具體工作實施,包含文投基金、天府文創云、文創通、文創金融路演等,同時天府文創板、梯度培育計劃將在明年開啟。本次活動上,來自天府文投基金、“文創通”貸款產品、文創特色銀行、“文創通”合作代表銀行、文創金融路演、天府文創云等都做了年度匯報。

文投基金:目前撬動資金規模達到39.45億

天府文投由國內知名財經媒體《每日經濟新聞》和人民網旗下的人民創投合資設立,管理成都市文創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文創基金目標規模25億,采用“母基金+子基金群”架構。

截至目前,基金管理機構已調研國內一線機構160余家,累計立項子基金38只,已投資子基金9只,直投項目1個,撬動資金規模已達到39.45億元,預計撬動子基金規模可達到66.57億元。

回顧2022年,成都文創金融生態圈建設亮點紛呈,文創基金持續發力,多個合作項目落地;“文創通同舟行動”二期推出,助力文創產業疫后恢復。從引進企業的數量來看,已有11家優質企業落戶成都,引導已投子基金返投成都總金額超6億元。

近年來,成都市有關部門要求文創支行開發出能夠有效滿足中小微文創企業融資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要求作為“母基金”的市級文創產業投資引導基金能夠引導和撬動更多的各類社會資本投向成都文創產業。

目前,文投基金已投子基金運作良好,部分已實現收益分配,潛在收益中包括已投項目四川容大黃金、重慶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通過上市審核)、南京特雷西能源科技以及上海移柯通信技術(正在進行上市準備)。包括阿米巴資本、星陀資本、眾源資本等十余家機構都與文投基金開展合作,基金布局文創新賽道的子基金群已初具雛形。

天府文創云:已為逾千家優質文創項目提供融資發布

天府文創云是一站式文創政府+投融資的綜合服務平臺,具有政務服務、投融對接、品牌推廣三大核心功能,依托成都規上及標上6000余家企業文創數據庫進行賦能,全方位服務成都本土標桿文創企業。

統計顯示,現已匯聚超過500家投資機構,為超過1000家優質文創項目提供融資發布。

在平臺內容打造上,重點規劃了“資金申報、產業資訊、政策發布”三大模塊,提供從市級文產資金申報、文創通貸款申請、文創基金申請,到全市(包含各區縣)的文產政策發布、全國文創產業的重大資訊的全覆蓋,幫助企業及及時獲取政策信息,實現一站式辦理。

成都天府文創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鋒在活動上指出,成都市文創金融的諸多舉措,其初衷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解決企業的三大痛點:出名難、融資難、獲取政策信息不及時。

三大問題的解決思路在于目前正在著手的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從金融科技板塊入手,打造“天府文創云”平臺,把來自全市、甚至全國的文創金融優質資源都匯聚到天府文創云這款產品上;二是做好路演孵化,為全市文創企業提供路演孵化及上市培育服務,全方位助力企業成長;三是助力企業宣發,組建了由資深責任編輯領銜,從業10年以上的資深記者主要參與的6-7人的文創編采團隊,2022年,先后推出了“文創觀潮”、“文創狂人”、“創史記”、“文創啟示錄”等一個又一個品牌欄目,幫助數十家成都優質文創企業實現品牌推廣和傳播,篇篇10萬+的報道,讓企業出名不再難。

文創通:今年出函企業211戶,支持總額已超32億

“文創通”是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發起,托管平臺每經傳媒聯合2家銀行和4家擔保機構聯合參與的貸款貼息、貼擔低成本的融資產品,并由風險資本池共擔風險。

文創通2022年同舟行動,貸款利息補貼達到80%,擔保費補貼100%,綜合利率僅為0.74%“文創通”已經累計出函支持企業超過390戶,支持總金額超32億元,發放補貼2276萬,今年出函企業211戶。

既利用好市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存量資源,也根據政府財力不斷優化增量資源,“文創通”的開通切實在供給端給予企業更多借貸便利和流動性支持。

據悉,“文創通”未來的運營歸化將持續挖掘基金群產業資源,全力做優返投做好直投。在返投工作方面,具體將圍繞成都數字文創及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聚焦各細分領域,持續做實子基金的產業化招引,促進返投落地,爭取引進一批上市公司或行業龍頭在成都設立西南總部,引進行業先進創新研發中心、科研院校頂尖科技創新團隊來蓉干事創業。

在直投工作方面,將依托每經傳媒及人民網的傳媒資源,開展清單式檢索成都優質項目,引導子基金來成都投資項目,推進文創基金直投及跟投,做實成都優質項目直投,爭取為合伙人創造更高效益。

文創金融路演:累計服務文創企業超500家,網絡點擊超億次

文創金融路演深入學習對標美國奧斯汀Capital Factory資本工廠模式,開展常態路演,擢力提升成都路演市場規模效應,作為全國首家文創類專業創投平臺,初步實現“資本在這里找項目,項目在這里獲資本”的建設目標。

到目前為止,已舉辦55場大型路演活動,線下小型對接活動超70余場,已成為國內最活躍的文創路演孵化平臺。累計服務文創企業超500家,現場參與人數超2萬人次,線上觀看人次超300萬人次,媒體報道數量超1000余篇,網絡訪問點擊量累計超億次。

首創全國文創路演聯盟,搭建世界文創投資朋友圈。其中包括中信出版集團、36氪、清科、深圳第一路演、上海G60科創走廊、蘇州金雞湖路演中心、重慶江北嘴國際投融資路演中心等41家機構結盟參與。

國際合作上攜手歐盟中國創新中心、希臘中國商會、西班牙中旅協會等多個國際組織組建“世界文化名城全球路演聯盟”,逐步實現“文創企業在成都路演,在全國乃至全球同步傳播”建設目標。

同時,還協助五家文創企業籌備港股上市,拉動多家優質企業入文創庫,分別是咕咚體育、新潮傳媒、星邦互娛、星閱辰石、騰木科技。

在資本賦能方面,路演企業累計獲得超10億元投融資,助力東極六感、星合互娛、星閱辰石等30多家路演企業,累計獲得包括騰訊、創新工場、B站、梅花創投、三七互娛等國內一線投資機構超10億元投資。

在筑巢引鳳方面,吸引30+企業入駐各文創園區,已吸引四川一裳拾意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全新時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澄心源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都墨次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30+文創企業入駐騰訊、愛奇藝等在內的5家文創優質園區,助力成都文創產業聚集發展。

在線大講堂:累計已有10萬次在線觀看

文創新賽道在線大講堂擬常態化邀請知名文創投資機構、上市公司、業界知名人士和行業領軍人物等就文創新賽道投資風向、企業管理經驗、行業熱門話題進行在線分享,幫助企業高管拓展視野,為成都文創產業發展積蓄力量。

在線大講堂邀請東方富海、峰瑞資本、星瀚資本、優勢資本、梅花創投在內40家國內一線投資機構合伙人在線分享,累計近10萬次在線觀看。

沙龍:全年舉辦12期活動,近百家企業代表參與

文創金融路演創投營——“超級創始人面對面”,集合各方資源為企業融資增加新途徑,聯合成都各大文創產業協會、文創園區,建設企業家溝通圈層與聯絡平臺。

活動通過面對面直接交流,深入溝通企業情況、運營模式與融資需求,針對性完善“補、貸、投、保”聯動機制,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全年舉辦12期沙龍活動,近100家企業創始人與超60家投資機構深度交流。

上市培育基地:吸引600家成都文創企業集中集訓

成都市文創企業上市培育基地是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聯合市金融局于2020年11月掛牌成立的西南地區首個文創企業上市培育基地。基地常態化開展文創企業上市培育輔導、投融對接、企業培育及調研分析等專項活動。

基地已先后舉辦3屆共12期專題線下培訓班,攜手北大光華、四川大學、西南財大等高等院校知名教授,國內頂尖證券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基金機構負責人在內的近70位行業資深導師集中授課,吸引近600家成都文創企業集中參訓,建立164位創業導師聯盟。

即將開始:天府文創板、梯度培育計劃

“天府文創板”,是我市不斷創新完善“債權融資+股權投資+孵化培育+金融科技”文創金融政策生態服務體系重要舉措,是引領文創產業發展的優質企業“孵化港”與“加速器”,作為文創企業上市培育孵化和各級政策扶持運用的綜合平臺,為文創企業提供掛牌展示、證券登記托管、證券轉讓、私募證券發行、股權估值及上市輔導咨詢等綜合業務。

2022年,“天府文創板”實現掛牌展示企業超過20家,推動企業融資超過1億元;2023年,力爭實現掛牌展示企業超過50家,推動企業融資超過3億元;2024年,力爭實現掛牌展示企業超過80家,推動企業融資超過5億元。

成都文創企業梯度培育計劃,根據企業發展指數、潛在成長指數、文創實力指數、合規經營指數,經過嚴格認定流程形成雛鷹企業、菁鷹企業、雄鷹企業、領鷹企業四級梯度培育企業庫。圍繞各梯度企業發展培育、提質升級,分層分級開展精準培育服務,篩選出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優質文創企業,通過精準輔導培育提質增效,推動建設附加值高、原創性強、成長性好的現代文創產業體系,切實增強成都文創產業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核心競爭力。

傾聽企業的聲音:參演企業盛贊成都文創金融工作

正火傳媒集團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羅邴文表示,成都創業的氛圍極佳,產業優勢突出,發展模式不斷創新,在行業集聚、空間集中方面未創業者賦能,已經走出了一批重點文創發展項目,成為他們努力和前進的方向。

正火文化創建于2016年,廣泛布局文創產業。旗下文創品牌梵木文創,在成都形成以梵木創藝區、梵木Flying國際文創公園、梵木圣山文創園、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的文化創意園區矩陣,并于2020年12月獲得文旅部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資格。

第二個參演企業是成都樂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侯柯表示,以前,成都文創產業雖然有地方特色,但是在技術上往往缺乏“高、精、尖”的特點,近年來,在文創金融活動的組織和培育下,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開始突圍同質化競爭,成都也為他們提供了錯位發展的機遇,不斷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

樂狗科技的企業愿景是讓成都的游戲閃耀在世界的舞臺。公司首款作品《萬國覺醒》以嚴肅歷史題材為特點切入海外市場,2018年9月《萬國覺醒》在全球142個國家和地區正式發行上線,于2019年取得國游出海收入榜TOP1傲人成績,2020年9月國服榮耀回歸,公司始終致力于“為全世界玩家創造能夠輕易上手并樂在其中的策略游戲”。

此外,也有創業者關心到產業人才緊缺的問題,成都啟英泰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凌靜偉就表示,文創產業是創業和智力內容產業,對專業人才的知識體系和技能要求較高,文創金融系列活動也在想方設法培育相關人才,提供相關平臺為其引薦機構對接合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成都啟英泰倫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人工智能語音芯片及提供配套應用解決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作為人工智能語音芯片領域的領導者,是業內同時掌握人工智能語音算法、芯片設計、語音數據處理及訓練引擎、軟硬件產品應用方案開發全技術鏈企業,有效服務國家人工智能戰略規劃和行業“人工智能+”升級換代。

中科大旗創始于2004年,立足國內智慧文旅行業領域,是一家集“咨詢規劃、技術研發、建設實施、運維運營”業務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是今天的參演企業。公司副總裁彭容介紹說,中科大旗已完成從傳統軟件供應商向“互聯網+”創新企業轉變,搭建基于文旅大數據、云計算的“慧政云”、“浩景云”、“文旅云”等可快速復制和推廣的“互聯網+文旅”平臺體系,是國內智慧文旅行業領軍企業。

成都青春海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也在路演中亮相,公司業務涵蓋影視開發、投資、制作、營銷、發行等全產業鏈,參與出品及發行影片獲得包括國際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在內的超200項國際電影節提名和60多個獎項。

公司總經理李路表示,成都近些年來按照“集群發展、跨界融合、品牌引領”的思路,推動天府文化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大力提升文創的行業首位度、產業融合度,作為文創企業之一,他們始終致力于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74950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文化傳媒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