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15 20:35:30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編輯 董興生
12月14日,工信部、國家網信辦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行為的通告》。《通告》指出,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行為應遵循“依法合規、用戶至上、安全便捷、最小必要”的原則,依據“誰預置、誰負責”的要求,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尊重并依法維護用戶知情權、選擇權,保障用戶合法權益。生產企業應確保移動智能終端中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預置應用軟件均可卸載,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載方式供用戶選擇。通告自2023年1月1日起執行。
對于基本功能軟件的范圍,主要包括:操作系統基本組件(系統設置、文件管理);保證智能終端硬件正常運行的應用(多媒體攝錄);基本通信應用:(接打電話、收發短信、通訊錄、瀏覽器);應用軟件下載通道(應用商店)。《通告》規定,實現同一基本功能的預置應用軟件,至多有一個可設置為不可卸載。
《通告》還要求生產企業提升終端產品安全性,避免在銷售渠道被非法“刷機”、安裝APP。
伴隨著監管的落地,無法直接卸載APP的應用程序亂象,將在2023年年初畫上句號。
早年間,用戶購買一部新手機,開機后便可以看到很多預裝APP,有的很少用到卻占據了手機內存空間,有的違規收集個人信息,有的會彈窗推送廣告,讓人痛恨不已。直到現在,網絡上仍有一些教用戶卸載手機自帶軟件的解決方法,一般需要對手機進行Root(根用戶)操作,但存在風險。
對于預裝APP是否可卸載的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了一位手機廠商的員工,他表示:“監管落地后,各家肯定都會嚴格遵守執行的。”
一般來說,每預裝一個軟件,手機廠商就可向軟件商收取相應的費用,對于出貨量動輒上千萬的第一梯隊手機廠商而言,僅此一項的收入就非常可觀。一位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高層曾對記者透露:“我們在國內賣一臺手機基本上是虧錢的,但會有來自軟件的收入,因為在國內基本上可以通過自己自有的軟件商城,軟件平臺來做整個軟件的引流,但是在海外因為Google play等等,基本上把流量引流走了,所以海外我們這塊的收入基本上是零。這是兩種不同的商業模式。”
此外,Omdia首席分析師李澤通過微信對記者分析稱,《通告》的目的是給予消費者權益更多保護,目前每個手機廠商都有自己的應用商城,用戶可以在里面下載安全合規的軟件,所以目前看,對于廠商來講不會有大的影響。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2290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