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6 10:02:33
12月15日,遠洋集團(03377.HK)、遠洋服務(06677.HK)發布公告,將分階段轉讓成都遠洋太古里50%股權及物管公司50%股權,由合作方太古地產接手,其中遠洋集團在該項目50%的股權總對價為54.65億元。整個交易完成后,遠洋集團將不再持有成都遠洋太古里的任何股權。
作為全國性的知名商業地標項目,成都遠洋太古里的股權變更引發了不小的關注。這其中既有支持,亦不乏困惑。大量業內人士看來,在當前行業洗牌關鍵時期,該交易讓遠洋實現大量現金回流,不但鞏固了自身安全,也為其聚焦住宅開發賽道創造了更多條件。
為何選擇此時退出成都遠洋太古里?這或許是坊間的第一個疑惑。
從2010年獲取地塊至今,遠洋集團與太古地產密切合作,共同將遠洋太古里打造成全國知名的商業標桿,在國內激烈的商業地產搏殺中走出了一條差異化道路。
成都遠洋太古里從2015年開始分階段運營,2021年銷出租率96%。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租金收入分別為:9.56億元、10.56、10.75億元。
遠洋強在開發建造,項目前期由遠洋主導;太古精于商業運營,后期則由太古主導。雙方分工明確、在不同階段發揮各自優勢。分析人士指出,隨著遠洋太古里成為川西知名商業地標,并進入穩定運營時期,遠洋已階段性完成了自身的使命與任務,或許一直在尋找一個恰當的退出時機,以實現換倉。
當前,房地產行業以及國內商業環境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從整體趨勢來看,2018年以來商業收入增速持續下行。據克而瑞資管數據,2022上半年,23家典型企業整體商業收入588.5億元,同比微增長2%,遠不及2021年18%的增速。依托地段和運營優勢,成都遠洋太古里雖然仍有著穩定的租金收入,但考慮到商業地產整體環境,持有成本,以及企業自身發展需求,提前退出未嘗不是一個“最優解”。
是選擇繼續持有重資產、細水長流安心做個“包租公”,還是把未來的收益一次性兌現,以便未來投入到更擅長的住宅主業?顯然,遠洋選擇了后者。
隨著項目的轉讓,遠洋的現金流安全也再次被放至行業聚光燈下。開年以來,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境外融資不暢、市場信心不足,房企稍有風吹草動都會被高度關注和解讀。
有鑒于此,遠洋很早就將“現金”作為重中之重,如加大銷售和回款力度、積極推進持有物業的輕資產化,成為目前行業內少數仍然“站著”的房企。有資深業內人士就表示,無論是資本市場所關注的融資、償債情況,還是客戶關注的“交付”領域,遠洋的整體表現超出市場預期。在成都遠洋太古里轉讓公告發布之前,遠洋剛剛完成了一筆10億信用債的兌付,年內信用債已全部償還。12月15日,遠洋集團還獲工商銀行500億元綜合授信支持,并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同日,遠洋還完成了10.42億元ABS產品兌付。
在行業融資環境艱難的情況下,遠洋集團已完成多筆公開市場再融資。10月,遠洋集團13.03億元ABS項目狀態更新為“已反饋”。同時,遠洋還擁有多個位于一二線城市的持有物業項目,可用于抵押再融資。國際評級機構惠譽預計,截至2022上半年末,遠洋未予抵押物業凈資產(不含合資項目凈權益)約為430億元,未予抵押的合聯營投資物業逾200億元。惠譽還表示,“遠洋集團的銀行融資渠道仍保持通暢”“財務靈活性足以支撐其評級”。
換句話說,遠洋的貨架上,有著數百億元的不動產項目可以隨時變現。
事實上,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沒有一家房企處于絕對安全的地位。單純以一個項目的股權轉讓,去揣測一家房企的現金流狀況,既不客觀,也有失偏頗。2022年以來,為應對行業深度調整帶來的沖擊和挑戰,各類房企均在積極調整經營策略,處置資產、積極換倉,其中亦不乏大牌央企。
5月,華潤置地以19.9億元掛牌轉讓杭州蕭山萬象匯100%股權;10月底,華潤掛牌華潤新鎮置業100%股權,轉讓底價33.93億;11月初,華潤掛牌長沙潤都地產100%股權及債權,轉讓底價8.85億。10月,保利及其子公司一口氣轉讓7家公司100%股權及相關債權。
如今,行業利好政策增多,“第二支箭”擴容,民營企業的境內融資渠道持續改善,涉及股權融資的“第三支箭”射出后,多家房企已宣布定增計劃。這意味著,行業有望邁向健康發展階段。遠洋輕裝減負,積極優化資產資金配置,顯然不僅僅是著眼于當下,而是面對未來的主動求變之舉。
退出成都遠洋太古里,也意味著遠洋在“減少重資產持有”道路上又邁出重要一步。
眾所周知,購物中心及寫字樓作為重資產,很容易有大量資金沉淀。行業主流房企如萬科、保利、華潤置地均提出了“輕資產化”運營,變重為輕,以加強現金流入和管理輸出。
早在2020年,基于對房地產行業的判斷,遠洋集團便已做出“聚焦住宅開發主業、穩步推進持有物業輕資產化”的戰略調整,明確提出降低重資產持有,加強運營、管理能力輸出。2021年10月,遠洋集團引入多家主權基金作為LP投資人,成立14億美元寫字樓物業基金。
進入2022年,遠洋集團在持有物業的輕資產化道路愈發明確。如4月,與中國人壽就頤堤港一期展開合作,規模約30億元;6月,將北京銳中心項目轉讓給平安保險,回流逾50億元現金。自2021年12月以來,遠洋集團通過持有物業的輕資產化模式,已回籠資金逾百億元。
調整是為了聚焦。分析人士稱,遠洋退出成都遠洋太古里項目,契合其一直踐行的“輕資產化戰略”,因此這次操作并不意外。此舉可以讓遠洋回籠大量資金,深度聚焦住宅開發主業,并通過以“健康”為特色的產品力,發力住宅市場。
截至2022年6月,遠洋集團二級開發土地儲備近5000萬平方米,較2020年末新增1100余萬平方米。遠洋土儲高度聚焦一二線核心城市,抗風險能力強,且能夠滿足企業3-4年的發展。2022年1-11月,遠洋集團銷售額895億元,重回TOP20之列,排名較去年同期提升了8個名次,顯示出公司聚焦住宅開發主業已取得積極進展。
一進一退之間,遠洋的未來發展道路也更加明確。
在遠洋太古里的打造中,遠洋可謂是傾注了不少的心血。“事了拂衣去”之前,如何盡可能保證項目的運營的平穩?最終,遠洋決定將持有的成都遠洋太古里50%股權轉讓給太古地產,顯示出這對老搭檔之間的某種默契,以及對太古運營能力的認可。
據了解,從2007年簽署框架協議,遠洋與太古地產的合作已持續15年。期間,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打造出多個享譽全國的商業項目和城市地標。
2008年,遠洋集團攜手太古地產獲取北京頤堤港地塊,經過數年時間精心打造,于2012年正式開業,并迅速成為北京標桿性商業項目。今年上半年,北京頤堤港整體出租率97%,其多元業態組合、高品質購物空間持續吸引著北京消費客群。2020年12月,遠洋宣布與太古地產共同擴建北京頤堤港二期項目。據悉,頤堤港二期項目計劃分兩個階段,分別于2025年及2026年落成。
太古地產亦在頤堤港開業十周年會上公開表示,遠洋集團是太古地產在內地的長期合作伙伴,雙方有共同的合作愿景,緊密合作、各盡所長,實現了1+1>2的合作效果。此外,根據太古地產的規劃,未來10年,太古地產將有逾500億港元投資在中國內地核心市場。
在深刻變革之下,房地產行業正進入“剩者為王”時代。正如李明所說,“未來房地產行業仍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中長期看,行業未來清晰明朗,有規模、可持續,走向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新階段,企業競爭圍繞產品品質、客戶服務、健康安全”。
而歷經市場重重考驗之后的遠洋集團,顯然已經做好了準備。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