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6 08:21:02
每日經濟新聞特約稿件
作者 邊泉水 西部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
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總體表現較弱,疫情的持續反復擾動我國的經濟修復,特別是居民消費動能弱,導致了市場對需求萎縮的進一步擔憂,地產投資持續尋底,商品房銷售面積持續負增長,地產放松程度不及預期,疊加企業端的信用風險導致需求受阻,地產景氣度未能出現反轉。展望2023年,隨著我國疫情政策的調整,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將明顯下降,消費和地產修復將成為明年經濟復蘇的主動動力。我們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從今年的3%左右明顯回升至5.1%。
12月15日至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我國經濟面臨的三重壓力仍然較大,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至關重要,我們判斷2023年政府經濟增長目標可能定在5%左右,提振各方面經濟主體的信心。會議指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同時指出“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會議要求“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并強調“對于我們這么大的經濟體而言,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至關重要。要著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我們認為,在經歷了3年疫情的沖擊之后,中國經濟將逐步回歸到正常的經濟狀態,穩增長將成為2023年經濟工作的重心,努力完成各方面經濟目標。
從政策層面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同發力,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大。會議要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財政政策加力提效,預計2023年預算赤字率有所提升。會議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優化組合赤字、專項債、貼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我們預計,2023年預算赤字率從今年的2.8%提高到3%左右,地方政府專項債占GDP比例可能保持相對穩定,通過貼息將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支持經濟發展。貨幣政策更加精準有力,總量政策和結構性政策并重。會議要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當前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貨幣政策拐點尚未到來。2022年由于基礎貨幣增速較快,央行降準力度較小,但2023年基礎貨幣增速將下降,我們預計,2023年降準幅度可能增加,未來幾個月在短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不排除降息可能,全年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進一步發揮作用。
擴大內需是2023年經濟工作重中之重,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會議提出明年五項重點經濟工作:著力擴大國內需求,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其中,擴大內需置于首位,“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提出“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投資方面,提出“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我們預計,2023年消費將成為2023年經濟增速回升的主要動力;在財政和準財政資金支持下,基建投資有望維持高于總體經濟增速的增長。
預計房地產政策延續“托而不舉”方向,強調防范化解風險和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會議指出,“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并購,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延續此前地產政策“托而不舉”的基本方向。11月以來的PSL加速擴容、“金融16條”發布和“三支箭”等方面政策從融資端支持房企改善資產負債表狀況,避免更多優質頭部房企出現資金問題,以實現保交樓、保民生和穩定市場預期目的。未來可能繼續完善供給端支持政策,加大對優質頭部房企融資支持力度,通過并購重組加速行業出清。會議還提到“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意味著穩定需求端的政策也有望回歸,符合條件的城市可能進一步采取降低貸款利率、調降首付比例、優化“認房又認貸”標準以及放松限購等政策措施,有效滿足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會議繼續強調“房住不炒”以及“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我國目前重點城市房價收入比處于國際較高水平,高房價對居民消費的擠出效應顯著,也不符合擴大內需的中長期戰略目標。我們預計,“房住不炒”定位會長期堅持。同時,政府會繼續通過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的供給逐步向租購并舉的新發展模式過渡。
疫情是今年經濟的主要拖累因素。過去兩年,疫情反復和房地產銷售下滑是拖累經濟增長的兩大因素。疫情不僅直接影響服務業和消費,也給房地產銷售造成負面影響。2020年以來,在新增感染人數大幅上升的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明顯下滑,甚至出現負增長。疫情導致居民收入下滑并且給未來收入預期帶來更多不確定性,也抑制了居民購房能力和意愿。
4季度以來國內疫情形勢更加嚴峻,我們預計4季度GDP增速可能較3季度放緩。受疫情反復影響,10月份國內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再度回落,零售同比增速轉負,工業增加值和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回落。11月以來,國內疫情擴散速度進一步加快,全國單日新增感染人數突破2萬例,短期經濟可能再次面臨疫情困擾。預計今年4季度GDP同比增速只有3.0%左右。
11月中央發布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工作“二十條”措施后,防疫政策開始調整,當前疫情政策已經做出了根本性調整。優化疫情防控工作有助于降低常態化疫情防控給經濟造成的不必要限制。
我們預計,改善疫情防控政策有助于降低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對正常經濟和生活造成的不必要限制,減小防疫給人員和貨物流動造成的阻礙,促進服務業和消費增長。考慮2022年基數較低(預計全年增長0.2%),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可能達到6%。參照海外疫情管控放松后的消費變化,預計餐飲、商品零售以及醫療服務行業有望較快恢復,但酒店、交運、休閑娛樂等高接觸行業預計難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023 年地產政策預計將平衡長期和短期目標,防風險和穩需求并舉。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的信號來看,一方面,要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逐步構建租購并舉的長效發展模式。另一方面,經濟的去地產化不宜過快,尤其是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經濟金融風險的底線,以及保障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因此,“托而不舉”將是明年的政策基調,在融資約束壓力緩解之后,支持政策可能逐漸回歸需求端,二線及以下城市可能是下一輪因城施策優化的重心。
2023 年房地產銷售有望企穩。樂觀假設下,防疫優化和地產支持政策取得較好效果,市場信心逐漸修復,預期好轉,2023 年商品房需求有望在今年較低的基數上回補,預計全年商品房銷售同比增速有望小幅正增,同比約為5%,對應商品房銷售面積為 14.5 億平。中性假設下,與今年銷售情況基本持平,約為 13.8 億平;悲觀假設下,明年需求繼續收縮,向長期中樞靠攏,同比增速約為-5%,約 13.1 億平。我們判斷,隨著明年市場信心恢復,帶動商品房銷售價格企穩。樂觀、中性、悲觀情形下,商品房銷售金額同比分別為 5.9%、0、-6.1%。
2023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同比或仍下跌。受2022年土地成交縮量影響,預計 2023 年土地購置費同比跌幅擴大,在樂觀、中性、悲觀情形下,假設地購置費增速分別為-10%、-15%和-20%。在土地成交低迷、企業開工意愿不足以及庫銷比偏高等因素影響下,預計 2023 年新開工同比-10%。樂觀、中性和悲觀情形下,2023 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分別約為 12.9、12.5 和12.1 萬億元,對應同比增速為-4.1%、-7.1%和-9.6%。
需求端恢復節奏不會太快,供給側出清還會持續。
2023 年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從今年的底部中走出,需求端的企穩是關鍵,但預計恢復節奏不會太快。主因三年疫情對居民資產負債表的損傷和信心的沖擊,都需要時間去修補。另外,居民未來擴大購房支出的意愿邊際上也在減弱,“房價持續下跌→預期房價會繼續下跌→居民減少未來購房支出→房價繼續下跌”這一負反饋循環一旦形成,短期也很難扭轉。此外,供給側的出清我們認為還未結束,原因在于融資端支持政策,重點保的還是頭部企業和相對優質的項目,基本可以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化解潛在風險或者妥善處置。對于已出險房企或者劣質項目,市場化機構本身參與意愿并不強,財政資金也不太可能去介入兜底,在當前需求還未復蘇的情況下,供給側可能會繼續出清,只不過更加有序。著眼于中長期,在房地產新發展模式下,無論需求還是供給,都會逐漸回歸常態化,不斷向新的均衡點靠攏。
綜上所述,2023年是政府換屆年,我們預計穩增長將成為新一屆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2022年增長基數較低,2023年實現5%左右增長的可能性較高。
基本結論如下:
經濟增長:預計GDP增速從2022年3%左右回升至2023年5.1%左右。2022年4季度再次遭受疫情沖擊,預計2023年宏觀政策發力更加靠前,1季度可能是環比增速高點。2季度受益于低基數,GDP同比增速可能超過7%。下半年如果疫情對經濟拖累減弱,GDP同比增速可能處于4-5%區間。
經濟增長貢獻:預計2023年經濟增速回升主要由消費增速回升和房地產投資跌幅收窄貢獻;基建和制造業投資增速可能仍然高于名義GDP增速,但是較2022年回落。外需受全球經濟增速下行拖累,預計2023年出口負增長,凈出口對GDP增速貢獻轉負。
通脹:近期疫情再次給消費造成負面影響,CPI仍面臨下行壓力;全球需求增速放緩給PPI帶來下行壓力。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調整,疫情防控給經濟造成的拖累減弱,2023年下半年通脹可能企穩回升。預計2023年全年CPI增速略低于2%,PPI全年負增長,增速都比2022年放緩。
財政政策:預計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率從2022年2.8%提升至3%,但是廣義財政赤字率可能低于2022年,政府收入增速改善,政府支出增速未必加快。
貨幣政策:預計2023年社會融資總量維持兩位數增長,央行通過再貸款投放基礎貨幣,降準力度可能較2022年擴大,上半年不排除降息的可能。
人民幣匯率:預計2023年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緩解,人民幣匯率先貶后升,2023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升值至6.8元/美元左右。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2023年疫情發展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我們對經濟預測也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樂觀情形:如果國內疫情防控政策調整順利,中國逐步走出疫情反復的困擾,房地產銷售和投資增速轉正,2023年GDP增速可能達到6%;CPI可能較2022年2%左右的增速加快,PPI可能維持正增長;貨幣政策向常態化回歸,2023年不再降息。悲觀情形:如果疫情反復繼續給經濟造成擾動,房地產復蘇進程較為緩慢,2023年GDP增速可能低于4%,CPI通脹可能更加靠近1%,PPI跌幅更深;貨幣政策更加寬松,央行可能進一步降息,同時加大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力度。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02498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