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7 15:03:14
每經編輯 李澤東
據央視新聞報道,12月27日,安陽市舉行甲骨文研究與傳承工作新聞發布會,為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甲骨文研究,在全社會掀起釋讀甲骨文的熱潮,中國文字博物館在前期組織釋讀的基礎上,將分期分批推出未釋讀的甲骨單字。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中國文字博物館副館長魏文萃介紹,目前甲骨文單字有4500多個,已經釋讀的有1600余個,大部分甲骨文仍然等待去釋讀。
中國文字博物館于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先后開展了兩次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征集評選工作。截至2017年9月30日第一批收到論證報告65篇,經過專家初審、終評,最終評選結果是:復旦大學蔣玉斌先生獲得優秀成果一等獎1篇,獎勵資金10萬元;清華大學王子楊先生獲得優秀成果二等獎1篇,獎勵資金5萬元。截至2019年10月31日,第二批收到論證報告84篇,目前,第二批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初評已經結束,正在推進終評工作。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為發揮甲骨文研究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的積極作用,中國文字博物館將長期堅持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的征集工作,對于積極參與并取得優秀成果的將給予最高10萬元的資金獎勵。
近期,將會發布第一批共500個未釋讀的甲骨文字形,待專家論證后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官方平臺發布。
據廣州日報此前報道,2016年,中國文字博物館發布的一篇“懸賞公告”曾引發廣泛關注。公告稱:
破譯未釋讀的甲骨文并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研究成果,單字獎勵10萬元;對存爭議甲骨文做出新的釋讀并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研究成果,單字獎勵5萬元,真可謂“一字千金”。
來源:中國文字博物館公告
2017年10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發布消息,中國申報的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據介紹,甲骨文,又稱“契文”或“甲骨卜辭”,它的發現極具偶然性。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有個著名的金石學家病了。他叫王懿榮,也是當時的國子監祭酒。有個大夫就給他開了一劑藥方,需要用到一味叫“龍骨”的藥材。
王懿榮覺得這名字奇怪,便派人到藥店買回沒被搗碎的“龍骨”,意外發現上面有許多奇異的紋路。
此時,他擅長的專業立馬發揮了作用。經過觀察,王懿榮認為這些龍骨是年代久遠的獸骨遺留,上面的“畫紋符號”不同于青銅器上的銘文,于是便開始高價大量收購帶字的甲骨,甚至不惜為此散盡家財。
同時,王懿榮開始對照典籍文獻,研究他的“發現”,推測甲骨文是殷商時代的產物。他離世后,其收藏的千余片甲骨由好友劉鶚收購。1903年,劉鶚將王懿榮和自己收集到的甲骨選拓1058片,編寫成《鐵云藏龜》一書,這也是中國著錄甲骨文的第一部專著。
從20世紀初到現在,一代又一代的學者們將甲骨文研究接續傳承,并讓這門古老的學問不斷推出新的成果。
但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黃德寬教授說,雖然甲骨文研究已過百年,但還有許多問題沒有搞清楚,一是認字,二是片數,三是斷代。
甲骨文破譯之路依然無比漫長。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廣州日報、公開資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