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7 18:51:33
◎常榮山表示,白肺是肺部感染導致肺泡間損傷后的影像學特征,不是感染奧米克戎的特有病癥,細菌感染、流感病毒感染,或者腺病毒感染都可能導致白肺。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新冠感染病例都是轉陰以后又出現肺部癥狀,很大可能源于病毒清零后人體免疫力下降,細菌乘虛入侵。
每經記者 林姿辰 每經編輯 董興生
12月26日晚間,“原始毒株”“大白肺”兩個詞條沖上熱搜。一張網絡流傳的截圖顯示,某醫院內一名中青年護士發熱后一周余現輕度胸悶憋氣,指端血氧飽和度下降,查胸片已接近白肺;另一張截圖則顯示,有人猜想,發現的中青年大白肺源于奧密克戎之外的毒株感染,包括新冠原始毒株。
26日晚間,國內病毒學專家常榮山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他明確表示,從國內毒株測序結果和流行株的迭代譜系來看,目前國內絕不可能出現原始毒株,“還有德爾塔的可能性也非常非常小”,被公眾高度關注的“白肺”,其罪魁禍首可能并非完全來自新冠病毒。
常榮山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常榮山表示,白肺是肺部感染導致肺泡間損傷后的影像學特征,不是感染奧密克戎的特有病癥,細菌感染、流感病毒感染,或者腺病毒感染都可能導致白肺。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新冠感染病例都是轉陰以后又出現肺部癥狀,很大可能源于病毒清零后人體免疫力下降,細菌乘虛入侵。
常榮山表示,從微生物生態學角度看,免疫力正常的人不太可能同時感染細菌和病毒,或者同時感染兩種病毒。一個直觀的例子是,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鮮少同時感染流感病毒。但是,對于免疫力比較低下的病毒感染者,卻很容易合并其他細菌的感染,出現相關細菌感染的臨床癥狀,這種合并感染多發生在呼吸道,且情況相對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網傳截圖中“中青年白肺”出現的場景是在醫院,如果情況屬實,這是典型的院內感染。
根據《醫院獲得性肺炎診治指南》,按獲得的場所分類,肺炎可分為社區獲得性感染(CAP)和醫院獲得性肺炎(HAP)。前者是指患者在住院前獲得感染,住院時正值潛伏期,住院后才發病;后者是指患者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感染潛伏期,而于入院48小時后在醫院(包括老年護理院、康復院)內發生的由細菌、真菌、支原體、病毒或原蟲等病原體引起的各種類型的肺部炎癥。
這意味著,除了目前談論最多的冠狀病毒感染,醫院里還有很多致病菌都可能對免疫低下人群造成健康威脅。公開資料顯示,醫院獲得性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有兩大類,分別是革蘭氏陰性桿菌和革蘭氏陽性球菌。前者是院內獲得最多的一類細菌,其中比較多見的有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后者則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也稱為MRSA)、表皮葡萄球菌等。
圖片來源:攝圖網-400107612
“奧密克戎侵蝕了上呼吸道,導致粘膜損傷,加上正處感冒、流感流行期,口腔內細菌、病毒繁多,合并感染很普遍。”
常榮山認為,很多病例都是在轉陰后又出現的肺部癥狀,多是源于體內病毒清零但免疫力未完全恢復,為細菌提供了入侵機會。常榮山說,例如網傳出現白肺癥狀的中青年護士,這些人群大概率是無癥狀或輕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返崗后身體抵抗力較弱,被院內細菌(且多為院外不常見的細菌,如經過進化篩選已經具有耐藥性的病菌)感染出現了“白肺”,而不是被網友猜想的新冠原始毒株,或者德爾塔、德爾塔與奧密克戎的重組新冠毒株(德爾塔克戎)感染導致的。
“目前網絡上謠言很多。”常榮山表示,從科學的角度講,目前絕對不可能發現原始毒株,并且德爾塔的可能性也非常非常小。這是因為,國內一直在對各地的樣本進行冠狀病毒基因測序,“今天下半年基本沒有報道德爾塔株或者德爾塔克戎株”。
而且,從幾種奧密克戎亞分支流行株的傳播力、免疫逃逸來看,德爾塔或者德爾塔克戎都低于奧密克戎BA5、BF7流行株,在人體適應性上遠弱于后者。“假定醫護人員感染的是德爾塔或者德爾塔克戎,根據海外的XBC株(德爾塔克戎的一種)的致死率(4/193左右)分析,這些醫院的醫務人員的感染死亡率約為百分之二,但目前并未看到這樣的數據。”
據新華社27日報道,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介紹,從12月初至今,中國疾控中心通過抽樣調查,完成了1142個病例的全基因組測序,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亞分支BA.5.2和BF.7占全國流行的絕對優勢,兩者合計超過80%。此外,還有7個奧密克戎變異株亞分支也在流行。
根據“華山感染”微信公眾號12月8日發布的《抗新冠策略千萬條,核心就一條:得了新冠是否需要去醫院?》(文章由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審核),99.5%的感染者可能不需要去醫院。
而據新華社12月13日發布的文章,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專家表示,從當前全國病例數據看,感染奧密克戎后無癥狀和輕型大約占了90%以上。
圖片來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常榮山認為,目前公眾對這一說法感到困惑,是由于醫學上對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感染者的定義與普遍認知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感染奧密克戎的人群中出現肺炎癥狀的比例不高,但肺炎的早期癥狀隱匿、與感冒癥狀有重疊、黃金治療時間較短,再加上可能在合并感染階段出現,所以是新冠患者要格外小心的隱形殺手。
根據2021年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文譯作“COVID-19相關細菌感染的原因和后果”),在中國武漢的一項191名患者的回顧性隊列研究中,28/191(15%)的患者患有培養陽性細菌感染,在這些患者中,除一名患者外,所有患者均死亡。一半的非幸存者(27/54)經歷了細菌感染,而幸存者中只有1%(1/137)。在武漢和西班牙的后來研究中,也報道了死亡患者中細菌感染發生率較高的類似模式。
圖片來源:NIH官網
除COVID-19之外,流感也報告了類似的模式——特別是對1918年大流行的回顧性分析顯示,其中細菌參與致命病例的普遍性(從保存的組織學樣本中可以看出)支持了以下結論:超過95%的死亡率直接歸因于繼發性細菌性肺炎。
另外,此前有研究顯示,寒冷干燥的地區,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會大幅上升,所以北方居民更應提高警惕。
但遺憾的是,由于肺炎癥狀與新冠肺炎早期癥狀有重疊部分(比如發燒、咳嗽不止),到醫院就診更多靠患者自我感知,很多患者經常因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而死亡(治療晚3~4天可能死亡)。
常榮山表示,很多“大白肺”的血氧水平在住院前就在90%以下,但自身沒有感受到呼吸窘迫。“所以,如果家里有血氧儀,自測血氧是判斷是否有肺炎可能,以及是否需要到醫院就診的重要指標。93%或91%或許是一個需要就醫的參考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九版》提到,血氧飽和度低于93%是重型患者的參考依據之一,對于新冠重點人群,血氧飽和度低于93%時需及時就醫。
此外,常榮山還呼吁,公眾在新冠疫情感染高峰后,積極接種13價或2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根據2015年發表在《疾病檢測》的一篇文章(《上海市靜安區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效果評估》),肺炎疫苗對75歲以上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保護率為53.00%,對肺炎發病的保護率為87.00%。“國產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現在都可以接種,在這個冬季,這兩種疫苗與新冠加強針一起接種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最脆弱人群的病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