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2020年的病毒株又來了?武漢疾控回應!國家衛生健康委:白肺與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種沒有關系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7 21:43:33

每經編輯 張錦河    

近期,網絡上流傳,是不是2020年的病毒株又來了?為什么大家感染后的癥狀有很大的不同?武漢市目前到底有多少奧密克戎變異株在流行?據湖北發布,帶著這些問題,小布采訪了武漢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所所長楊小兵。

2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新聞發布會。從近期的公眾反映情況看,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診過程中發現了肺炎或者是CT出現了白肺的現象,有網友認為,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跟感染了原始毒株或者接種疫苗有關系的。針對這一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在會上作出回應。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42558

專家:現階段武漢市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仍然是BA.5.2

楊小兵介紹,武漢市常年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和武漢兒童醫院兩個哨點醫院采樣監測,每周一次,每次20份咽拭子樣本。12月中旬開始增加到每次40份,本周又增加了金銀潭醫院為采樣哨點醫院。監測數據顯示,現階段武漢市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仍然是BA.5.2。從10月份至今,在采集的樣本中檢測到的病毒全部是BA.5.2變異毒株,沒有發現其他型別毒株。

受寒冷氣候等多種因素影響,本次疫情中,病毒感染后很多人都出現了癥狀,主要是發熱,咳嗽,肌肉酸痛,咽干、鼻塞、腹瀉等,上呼吸道癥狀明顯。也有出現肺部炎癥的情況,但相對患病的人數來說,出現肺部炎癥的比例比較小。

國家衛生健康委12月26日發布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將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

楊小兵介紹,目前我國法定傳染病共有40種,其中甲類傳染病2種,乙類傳染病27種,丙類傳染病11種。

甲類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甲類傳染病發生后,報告疫情的時間限制,對病人、病原攜帶者的隔離、治療方式以及對疫點、疫區的處理等均強制執行。

乙類傳染病包括新冠、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要求采取嚴格的管控措施。丙類傳染病為監測管理傳染病,包括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經過3年的變化,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特征也演變為以發熱、頭痛、咽痛、咳嗽這類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為主,肺炎已不是主要癥狀,造成的健康危害也已經明顯降低。但是,要引起注意的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仍然是引起肺部炎癥的病原體之一。如果感染后較長時間沒有恢復,并出現咳嗽、發熱、胸悶等加重情況,要及時就醫就診,防止演變為重癥。

楊小兵指出,依據傳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后,對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實行隔離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對新冠病毒感染者實施分級分類收治。后續防控工作目標將圍繞“保健康、防重癥”采取相應措施,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國家衛生健康委:白肺與武漢當時的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種沒有關系

焦雅輝表示,現在出現所謂的白肺與武漢當時的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種沒有關系,并且當前的流行優勢毒株仍然是奧密克戎毒株。

焦雅輝介紹,白肺是肺部影像學表現的一個口語化的描述。我們知道正常情況下肺部是由肺泡組成的,肺泡里邊是充滿了空氣的,進行CT或者是X線檢查的時候,射線穿過肺泡的時候,影像的表現應該是黑色的區域,但是當肺泡里邊出現炎癥和感染,有滲出液和炎性細胞的時候,肺泡就被這些滲出液或者炎性細胞填充,這樣射線就穿不透,在影像學上的表現就出現了白色的區域,這個白色區域反映出來的是滲出物的影像學的表現,并不是說肺臟的組織和實體變成了白色,所以這個就出現了所謂的白肺。

隨著這些滲出液的吸收、炎癥的消退,白肺的表現也會逐漸消退,也就是說肺部的影像學表現就會回到正常的黑色的區域。并不是只要肺部出現了炎癥就都叫白肺,比較嚴重的肺炎的表現才會出現白肺,一般來講肺部的炎癥比較重,滲出比較多的時候,就是白色的影像區域面積達到了70%到80%的時候,才在臨床上把它稱為白肺,不是說只要出現了炎癥就都是白肺。

出現白肺之后,患者就會出現低氧血癥或者是呼吸窘迫,這一類的患者在臨床上,尤其在現在的這波疫情當中,主要是高齡的合并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出現,但是這樣的患者它的占比還是非常低的。

在治療上來講,對于這個病原體,不僅僅是新冠的病毒,多個病原體都可以引發肺部的炎癥,像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包括一些細菌,像大葉肺炎這些細菌,這些病原體都可以引發肺部的炎癥,嚴重的時候都可以出現白肺影像學的表現。在治療上來講,我們現在是有成熟的一個專家的共識和治療的方案,主要是俯臥位的通氣,另外進行給氧的治療,包括像無創的呼吸機、有創的呼吸機,還有被網友稱為救命神器的ECMO,同時加強原發病對應的治療,經過治療,在白肺的患者當中有相當部分還是可以好轉的。

借此機會,我們呼吁一定要加強老年人健康狀況監測,要關口前移,在發生老年人的感染,尤其發現轉重的傾向,出現呼吸困難等等這樣一些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就診。并且我們在全國也要求對于老年人重癥不要經過分級診療、逐級轉診,要直接轉診到三級醫院來就診進行救治。

“白肺”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血氧濃度是重要自測指標

26日晚間,國內病毒學專家常榮山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他明確表示,從國內毒株測序結果和流行株的迭代譜系來看,目前國內絕不可能出現原始毒株,“還有德爾塔的可能性也非常非常小”,被公眾高度關注的“白肺”,其罪魁禍首可能并非完全來自新冠病毒。

CFF20LXzkOyRDrENiaKyC6He3rJ9R2zgOSRRBu9wRza3XibuLZazN34O3rXt1sQy1wjtAlkxkMYqprNrmPVlsCSw.jpg

常榮山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常榮山表示,白肺是肺部感染導致肺泡間損傷后的影像學特征,不是感染奧米克戎的特有病癥,細菌感染、流感病毒感染,或者腺病毒感染都可能導致白肺。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新冠感染病例都是轉陰以后又出現肺部癥狀,很大可能源于病毒清零后人體免疫力下降,細菌乘虛入侵。

根據“華山感染”微信公眾號12月8日發布的《抗新冠策略千萬條,核心就一條:得了新冠是否需要去醫院?》(文章由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審核),99.5%的感染者可能不需要去醫院。

而據新華社12月13日發布的文章,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專家表示,從當前全國病例數據看,感染奧密克戎后無癥狀和輕型大約占了90%以上。

CFF20LXzkOyRDrENiaKyC6He3rJ9R2zgOZSSb6tb1qZEeU97YH0lVsXIohTJeCRpL6jWgYIhRL0CoIwiaZ1rLCsQ.jpg

圖片來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常榮山認為,目前公眾對這一說法感到困惑,是由于醫學上對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感染者的定義與普遍認知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感染奧密克戎的人群中出現肺炎癥狀的比例不高,但肺炎的早期癥狀隱匿、與感冒癥狀有重疊、黃金治療時間較短,再加上可能在合并感染階段出現,所以是新冠患者要格外小心的隱形殺手。

根據2021年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文譯作“COVID-19相關細菌感染的原因和后果”),在中國武漢的一項191名患者的回顧性隊列研究中,28/191(15%)的患者患有培養陽性細菌感染,在這些患者中,除一名患者外,所有患者均死亡。一半的非幸存者(27/54)經歷了細菌感染,而幸存者中只有1%(1/137)。在武漢和西班牙的后來研究中,也報道了死亡患者中細菌感染發生率較高的類似模式。

CFF20LXzkOyRDrENiaKyC6He3rJ9R2zgOQm2dgyU8mrm3lKCMNO7EIoVg1mUkoLiaJStKsSksiaDkeTjcEjCst5ow.jpg

圖片來源:NIH官網

除COVID-19之外,流感也報告了類似的模式——特別是對1918年大流行的回顧性分析顯示,其中細菌參與致命病例的普遍性(從保存的組織學樣本中可以看出)支持了以下結論:超過95%的死亡率直接歸因于繼發性細菌性肺炎。

另外,此前有研究顯示,寒冷干燥的地區,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會大幅上升,所以北方居民更應提高警惕。

但遺憾的是,由于肺炎癥狀與新冠肺炎早期癥狀有重疊部分(比如發燒、咳嗽不止),到醫院就診更多靠患者自我感知,很多患者經常因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而死亡(治療晚3~4天可能死亡)。

常榮山表示,很多“大白肺”的血氧水平在住院前就在90%以下,但自身沒有感受到呼吸窘迫。“所以,如果家里有血氧儀,自測血氧是判斷是否有肺炎可能,以及是否需要到醫院就診的重要指標。93%或91%或許是一個需要就醫的參考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九版》提到,血氧飽和度低于93%是重型患者的參考依據之一,對于新冠重點人群,血氧飽和度低于93%時需及時就醫。

此外,常榮山還呼吁,公眾在新冠疫情感染高峰后,積極接種13價或2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根據2015年發表在《疾病檢測》的一篇文章(《上海市靜安區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效果評估》),肺炎疫苗對75歲以上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保護率為53.00%,對肺炎發病的保護率為87.00%。“國產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現在都可以接種,在這個冬季,這兩種疫苗與新冠加強針一起接種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最脆弱人群的病亡。”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湖北發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林姿辰)、“華山感染”微信公眾號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4255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疫苗 疫情防控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