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12月北交所新股數量與破發數均提升 至今已有19家公司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30 04:55:46

◎12月,北交所已有29只新股上市,出現首日破發情況的股票數量也隨之上升。分析認為,這與近期A股二級市場交易量和流動性下降等因素有關。

◎北交所官網首頁12月28日刊發的文章在談及明年工作重點時也表示,要“持續提升市場流動性和估值定價水平”。

每經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文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截至12月29日的12月份內,北交所總共29只首發上市新股中,有25只在上市首日破發。

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的公司也隨之大幅增加。截至12月29日,已有19家北交所公司達到了觸發穩定股價措施的啟動條件,即公司股票連續1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于發行價格,這一數量較11月的總共3家增加。

對此,某券商投行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破發可能與近期A股二級市場交易量和流動性下降等因素有關。

破發情況增加 原因為何

12月29日,又有兩只北交所新股上市,其中N華光(BJ872351,股價6.25元,市值5.7億元)和N大農(BJ831855,股價5.88元,市值4.4億元)分別收跌21.88%和21.6%,均出現破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12月29日,12月份A股總共有29只新股在上市首日破發,其中來自北交所的占25只,整個12月,北交所共有29只首發上市新股,破發率超過86%。

與過往相比,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比例在今年12月提升,11月北交所總共有9只新股首發上市,其中5只在上市首日破發,上市首日破發率超過55%。

對于近期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率上升的原因,前述券商投行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稱,一方面是近期A股二級市場交易量和流動性下降的情況下,北交所新股上市后估值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北交所二級市場投資者門檻較高,散戶較少,基本上都是機構投資者,炒作新股的氛圍和空間較小。

記者同時注意到,近期北交所新股上市數量也大幅增加,12月已有29只新股上市,今年前11個月,北交所總共也只有51只新股首發上市。

此外,Wind顯示,截至12月28日收盤,上證A股、深證A股、北證A股的平均市盈率(TTM)分別為12.62倍、36.25倍和17.49倍,比較而言,北證A股的市盈率并不算高。

前述券商投行業務負責人就此表示,上證A股里面包含了銀行等一些長期低市盈率的藍籌板塊公司,除掉這類企業后上證A股的市盈率還要更高;但是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北交所公司均較小,投資者可能更愿意給予他們類似創業公司的估值水平。

券商人士:流動性回升是關鍵

截至12月29日,北交所有19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的公告,這一數量較11月的3家明顯增長。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上述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的公司中,云里物里(BJ872374,股價8.84元,市值7.2億元)、新威凌(BJ871634,股價7.80元,市值4.9億元)等6家公司是在今年11月份上市的,另有雷特科技(BJ 832110,股價15.67元,6.1億元)、恒立鉆具(BJ836942,股價10.60元,市值6.5億元)等13家公司則是在12月上市的。

與此同時,上述19家公司中,有14家公司曾在上市首日出現破發。

從實施穩定股價的方案內容來看,上述17家公司主要是從股份回購或實控人增持公司股份兩方面來進行。

“上述穩定股價措施的作用應該有限,可能能夠暫時穩定股價,不至于股價繼續大幅下跌。”前述券商投行業務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這位負責人同時認為,要解決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的問題,整個A股二級市場交易量以及流動性包括北交所流動性的回升還是關鍵。

事實上,在提升二級市場流動性方面,北交所今年以來也從成份指數、融資融券、做市交易等方面推出了諸多舉措,只是還未看到明顯效果。

北交所官網首頁12月28日刊發的文章在談及明年工作重點時也表示,要“持續提升市場流動性和估值定價水平”。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90697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截至12月29日的12月份內,北交所總共29只首發上市新股中,有25只在上市首日破發。 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的公司也隨之大幅增加。截至12月29日,已有19家北交所公司達到了觸發穩定股價措施的啟動條件,即公司股票連續1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于發行價格,這一數量較11月的總共3家增加。 對此,某券商投行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破發可能與近期A股二級市場交易量和流動性下降等因素有關。 破發情況增加原因為何 12月29日,又有兩只北交所新股上市,其中N華光(BJ872351,股價6.25元,市值5.7億元)和N大農(BJ831855,股價5.88元,市值4.4億元)分別收跌21.88%和21.6%,均出現破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12月29日,12月份A股總共有29只新股在上市首日破發,其中來自北交所的占25只,整個12月,北交所共有29只首發上市新股,破發率超過86%。 與過往相比,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比例在今年12月提升,11月北交所總共有9只新股首發上市,其中5只在上市首日破發,上市首日破發率超過55%。 對于近期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率上升的原因,前述券商投行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稱,一方面是近期A股二級市場交易量和流動性下降的情況下,北交所新股上市后估值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北交所二級市場投資者門檻較高,散戶較少,基本上都是機構投資者,炒作新股的氛圍和空間較小。 記者同時注意到,近期北交所新股上市數量也大幅增加,12月已有29只新股上市,今年前11個月,北交所總共也只有51只新股首發上市。 此外,Wind顯示,截至12月28日收盤,上證A股、深證A股、北證A股的平均市盈率(TTM)分別為12.62倍、36.25倍和17.49倍,比較而言,北證A股的市盈率并不算高。 前述券商投行業務負責人就此表示,上證A股里面包含了銀行等一些長期低市盈率的藍籌板塊公司,除掉這類企業后上證A股的市盈率還要更高;但是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北交所公司均較小,投資者可能更愿意給予他們類似創業公司的估值水平。 券商人士:流動性回升是關鍵 截至12月29日,北交所有19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的公告,這一數量較11月的3家明顯增長。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上述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的公司中,云里物里(BJ872374,股價8.84元,市值7.2億元)、新威凌(BJ871634,股價7.80元,市值4.9億元)等6家公司是在今年11月份上市的,另有雷特科技(BJ832110,股價15.67元,6.1億元)、恒立鉆具(BJ836942,股價10.60元,市值6.5億元)等13家公司則是在12月上市的。 與此同時,上述19家公司中,有14家公司曾在上市首日出現破發。 從實施穩定股價的方案內容來看,上述17家公司主要是從股份回購或實控人增持公司股份兩方面來進行。 “上述穩定股價措施的作用應該有限,可能能夠暫時穩定股價,不至于股價繼續大幅下跌。”前述券商投行業務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這位負責人同時認為,要解決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的問題,整個A股二級市場交易量以及流動性包括北交所流動性的回升還是關鍵。 事實上,在提升二級市場流動性方面,北交所今年以來也從成份指數、融資融券、做市交易等方面推出了諸多舉措,只是還未看到明顯效果。 北交所官網首頁12月28日刊發的文章在談及明年工作重點時也表示,要“持續提升市場流動性和估值定價水平”。
北交所 新股情報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