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俄烏沖突會在2023年結束嗎?專家稱:談判可能性小,對抗烈度或繼續上升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30 17:47:28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和波羅的海三國研究室主任趙會榮認為,2023年上半年烏克蘭局勢或繼續升級,俄烏雙方對抗的烈度可能上升,談判的可能性非常小。

每經記者 鄭雨航    每經編輯 蘭素英    

在持續逾300天后,俄烏沖突已在不知不覺間悄然滑向2023年。

據央視新聞,烏克蘭國家通訊社當地時間12月29日報道稱,烏克蘭全境遭大規模導彈襲擊。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克在官方社交賬戶發文稱,當天俄軍發射了120多枚導彈。烏克蘭防空系統啟動,攔截多枚俄方導彈。另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當天上午,烏克蘭全境拉響了防空警報。烏克蘭首都基輔響起多次巨大爆炸聲。

目前,俄方對此沒有任何回應。

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以及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近期針對俄烏局勢頻繁表態。

這向外界傳達了怎樣的信號?這場沖突又將出現哪些新的變化?又將以何種形式收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和波羅的海三國研究室主任、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常務理事趙會榮教授,以及軍事專家、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陳浩洋進行解讀。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11日,烏克蘭基輔,塔拉斯舍甫琴科國立大學附近,人們在修復前一天導彈襲擊留下的彈坑中的管道。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1243883321

各方表態“虛多實少”,談判可能性非常小

12月28日,在采訪中談到俄烏局勢時,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正在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體交戰。俄方的重要目標還在于防止在烏克蘭領土上出現并保持對俄羅斯安全的任何威脅。同時,拉夫羅夫稱,俄方從未拒絕與烏方達成外交共識。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拉夫羅夫28日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俄方不會以烏方提出的“和平方案”為基礎進行談判。拉夫羅夫稱,烏克蘭并未準備好對話,澤連斯基幻想在西方的幫助下,讓俄羅斯撤軍、支付賠款、出席國際法庭等等,“在這種條件下,我們不會與任何人對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拉夫羅夫發言前,俄羅斯總統普京12月25日接受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普京》節目專訪,他表示,俄方并不拒絕就烏克蘭周邊局勢進行談判。他同時指出,談判是否能夠進行取決于他們(烏克蘭及其西方盟友),而俄方不是拒絕談判的人,他們才是。

這是普京一周內第二次論及俄烏談判的可能性,他在12月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時也曾表示,俄羅斯的目標不是加速俄烏沖突,而是結束這場沖突,越快越好。

同日,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刊出署名文章,聲稱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會持續,直至達成目標,又承諾俄羅斯將竭盡全力不讓第三次世界大戰或核災難爆發。

針對普京和梅德韋杰夫的表態,趙會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23年上半年烏克蘭局勢或繼續升級,俄烏雙方對抗的烈度可能上升,談判的可能性非常小,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其一,雙方立場對立,信任缺失。

趙會榮認為,雙方都將簽署明斯克協議看作是一個錯誤,沒有必要再次犯錯,那樣只會讓對方獲得喘息和重振旗鼓的機會。而在10月份,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就決定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談判。

其二,盡管雙方在戰場上的損失都巨大,但尚未完全喪失戰斗意志和戰斗力。只有當雙方中的至少一方實力損耗到一定程度,無力繼續對抗時,雙方才會回到談判桌,才有可能達成?;饏f定,即便如此,也難以達成解決領土問題的終極方案。

其三,雙方各有短板,短期內都很難在戰場上取得絕對優勢以結束戰爭。雙方都難以在當下選擇妥協退讓,都制定了繼續作戰的計劃,對最終獲勝信心滿滿。

其四,俄烏沖突本質上是俄羅斯與西方的對抗,利用烏克蘭削弱俄羅斯并拖住歐洲是美國的戰略,美國正在逐步推進,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所以其不會允許烏克蘭與俄羅斯就停火進行談判和對俄妥協。

據央視新聞,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1228日接受俄媒采訪時也表示,俄羅斯正在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體交戰。美國許多綱要和理論都宣布俄羅斯為直接威脅。就俄美戰略安全磋商,拉夫羅夫表示,美國急于恢復《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規定的檢查,但不愿意誠實行事。從戰略角度看,美國已經破壞了這個條約所依據的所有基礎。

“因此,當前階段無論哪一方提出談判,在立場不調整的情況下都只是說說而已,即便坐下來談,也是虛多實少。能否達成停火協議關鍵還取決于戰場形勢。”趙會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調。

俄羅斯韃靼斯坦采油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1206515453 

歐洲或將“覺醒”,不替美國買單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便一直拉著歐洲一起對烏克蘭實施援助。

本月早些時候,七國集團(G7)、歐盟以及澳大利亞對俄羅斯海運石油實行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CNN報道稱,美國和加拿大本月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歐盟則禁止通過海上進口俄羅斯石油,制裁內容稍有不同。

12月27日,克里姆林宮官網和俄羅斯政府門戶網站顯示,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一項總統令,從明年2月1日起五個月內,禁止向那些對俄羅斯石油限價的國家和地區供應原油和成品油。此舉被外界一致認為是對西方對俄石油限價的“正式反擊”。

在接下來的2023年,歐美對于烏克蘭的態度是否將出現新的變化呢?

就此,陳浩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從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歐美的態度也經歷了三個階段的明顯變化,剛開始對烏信心缺失,戰況焦灼后表示出堅定支持,再后面,由于美國和西方自身的經濟和金融出現了一些問題,態度也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歐美對俄已經實施了6~7輪制裁,制裁手段已經無所不用其極,這說明要讓俄羅斯在美西方的包圍制裁下面出現崩潰的情況,恐怕是很難達成目標的。”陳浩洋告訴記者。

趙會榮也對記者表示,相對而言,美國獲利更大,損失較小,支持烏克蘭繼續與俄羅斯對抗的動力更強。而歐洲因為在地理上臨近沖突地點,遭受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高通脹、難民危機等,在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方面的動力不如美國。

“另外,歐洲內部各國立場也存在一定分歧,俄烏沖突持續將損害歐洲的經濟實力、內部凝聚力,短期內也不利于實現戰略自主的目標。”趙會榮進一步分析稱。

參考消息29日援引外媒報道稱,在歐洲面臨自身能源漲價和創紀錄通脹問題的背景下,他們對烏克蘭難民的同情越來越少,并且更加堅持要求基輔坐下來談判。

據波蘭和德國等國的統計,在12月份之前,至少有350萬難民長期居住在歐洲,其中150萬在烏克蘭的鄰國波蘭,100萬在德國。捷克共接收了45.3萬名難民,西班牙、意大利、保加利亞和土耳其各接收了15萬難民。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弗雷德里克·保羅在12月初表示,難民人數已接近能夠承受的極限。

目前,歐洲的損失尚未達到其能承受的極限,當達到極限時,歐洲將覺醒,至少部分國家不會繼續為美國的霸權買單。”趙會榮認為。

11月7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人們在以紀念1941年蘇聯紅場閱兵式為主題的露天展覽上拍照。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美國的霸權地位被消耗,國際秩序將重塑

對于與俄羅斯的局勢,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似乎信心滿滿。在戰場之外,烏克蘭也試圖在外交領域上持續發力。

據央視新聞,近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烏最高拉達(議會)發表了年度國情咨文,對烏克蘭外部和內部形勢進行總結,并確定烏克蘭在新的一年中需要達成的目標。

回顧過去10個月的變化,以及烏克蘭如何改變整個世界,澤連斯基表示,“由于我們的團結,烏克蘭取得了全世界幾乎沒有人相信的成就。烏克蘭已經成為全球領導者之一。烏克蘭幫助西方重新找回自我,重返全球舞臺,西方沒有人再害怕俄羅斯,也永遠不會害怕。”

澤連斯基進一步指出,今年,烏克蘭獲得了歐盟候選成員國地位,但其外交成就不止于此。“是烏克蘭讓歐盟團結在一起。我們向所有人表明,沒有烏克蘭,歐洲的任何聯盟都不會強大?,F在是時候開始就烏克蘭加入歐盟問題進行談判。”

此外,烏克蘭外交部近日發布聲明稱俄羅斯當年接替蘇聯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缺乏法律依據,因此呼吁聯合國剝奪俄羅斯“五常”之一的地位,并將其徹底從聯合國“開除”。

然而,在專家看來,俄烏沖突滑向2023,烏克蘭面臨的形勢并沒有那么樂觀。

陳浩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種種跡象表明,俄軍的武器裝備和戰時動員能力正在發揮出來,再加上俄方正在大力拓展亞太地區的經貿合作,俄羅斯若經濟有保障,裝備生產能夠發力,戰場上的兵源問題又能解決,那么俄軍的軍事優勢在2023年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據央視新聞,俄羅斯財政部長希盧安諾夫在接受俄媒采訪時表示,俄羅斯2022年的通貨膨脹率將維持在12%左右。希盧安諾夫說,俄羅斯成功地維持了金融和宏觀經濟的穩定,抵御了通貨膨脹的增長,12%的通貨膨脹率比預期要低很多。

而烏克蘭方面,陳浩洋認為,美西方對其的援助和烏克蘭國內的作戰力量已經出現了枯竭的趨勢。“第六輪征兵動員已經把征召人員的范圍擴大到60歲,這說明烏克蘭自己的軍事動員潛力已經到極限了。”

對于這場沖突帶來的影響,趙會榮告訴記者,“俄烏沖突并非簡單的軍事對抗,而是西方對于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的徹底清算,也是俄羅斯與西方的全面較量。”她進一步表示,這個過程會很漫長,其影響的輻射范圍將會非常廣。在未來,無論俄烏沖突的結果如何,都將改變世界力量格局并重塑地區政治、經濟和安全體系,這意味著新的國際秩序的開始。

如果俄烏沖突在2023年繼續持續,陳浩洋認為,歐美不僅不會像澤連斯基所說的“西方重新找回自我”,反而會進一步削弱美國在國際金融和美元霸權的地位,必然會導致西方不得不增加在戰略力量上的投入。

“綜合來說,俄烏沖突對于西方世界來說,盡管美國獲取了不小的戰略利益,但是從長遠上來看的話,其綜合的全球霸權和國際地位實際上是被消耗的。”陳浩洋進一步解釋稱。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124388332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俄烏局勢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