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04 22:39:48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編輯 魏官紅
近日,一則天府可樂被申請破產清算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根據媒體報道,“天府可樂申請破產,國產可樂巨頭最終隕落。”該報道主要援引一則公告。公告顯示,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公司(重慶)(以下簡稱天府可樂集團)破產清算一案,最終選定“重慶海川企業清算有限公司”為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公司(重慶)的破產管理人。
然而,此次破產清算的實際是天府可樂的原運營方。目前,天府可樂的主要運營企業已非天府可樂集團,而是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
“此次破產的是老企業(天府可樂集團),與我們是兩個企業。”1月4日,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2021年11月22日,在重慶一家餐館拍攝的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公司(重慶)生產的可樂型汽水 視覺中國圖
擬破產清算的實為老公司
“(天府可樂集團)破產清算并不會影響天府可樂的正常發展。”4日中午,天府可樂發布《聲明》稱,天府可樂集團作為最初注冊的公司已于2018年將品牌、商標、配方和生產等逐步移交傳承至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
而在品牌、配方等轉移后,目前天府可樂集團幾乎已剩下“空殼”。根據該公司遞交給法院的財務數據,截至2022年4月30日,天府可樂集團的資產總計264.68萬元,負債總計3366.96萬元,已是資不抵債。
天府可樂集團進行破產清算,一定程度上或與其復雜的歷史糾葛有關。
資料顯示,天府可樂集團成立于1988年,原本運營著頗具市場影響力的國產汽水天府可樂。
天府可樂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重慶。當時一經推出便風靡全國,曾多年占有中國可樂市場75%份額。1985年,天府可樂出現在國宴上,一度被譽為“一代名飲”。1988年天府可樂集團成立后,下屬灌裝廠達108個,鼎盛時期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過,隨著國內飲料市場不斷擴張,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國外品牌進入中國。1994年,天府可樂與百事可樂合作。不過在被百事可樂“收購”之后,其品牌逐漸被邊緣化。
2009年,天府可樂集團著手向百事可樂“索回”天府可樂的品牌,隨后天府可樂集團通過司法追討等途徑,向百事可樂討回了天府可樂的配方、生產工藝和品牌,2013年再奪回商標。2014年,天府可樂被納入重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面向非公經濟合作項目。2016年,天府可樂宣布品牌正式復出。
2018年,復出兩年卻業績不佳的天府可樂,在重慶輕紡集團(天府可樂集團的控股股東)內實行混合制改革。次年,天府可樂集團公司列入重慶國資委混改試點企業,成立了混改公司——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
新公司正推進擴產
2018年后,天府可樂的發展雖有起色,但在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兩大可樂“霸主”擠壓下,仍難言樂觀。2022年7月,相關部門官網公告披露,重慶輕紡集團方面擬轉讓天府可樂(重慶)飲品公司11.8784%股權。
而據彼時披露的財務信息,2021年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51.87萬元,凈利潤為-1832.47萬元。2022年1月~5月,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2.55萬元,凈利潤-407.22萬元。而截至2022年5月31日,公司資產總額為6455.33萬元,負債總額為1290.80萬元。
第三方平臺查詢顯示,目前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的股權結構為唐德江持股88.1216%,海南廣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1.8784%。而海南廣恩科技有限公司由唐德江持股90%、白克鋼持股10%。由此看來,目前重慶當地國資已退出天府可樂(重慶)飲品公司。
盡管目前體量較小且處于虧損狀態,但天府可樂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力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2022年天府可樂頻頻亮相海南消博會,成都糖酒會等展會,擴展銷售渠道。
在產品創新方面,除可樂產品外,天府可樂開發了天府無糖、天府蘇打水、百檸氣泡水、天府百檸纖維+氣泡水等新品。
在4日的《聲明》中,天府可樂還透露,2023年,公司將投入120畝土地和廠房用于飲料生產,目前已完成一期PET、RB生產線建設并投產,接下來將啟動二期廠房及新生產線建設。
“天府可樂的發展前景,運營、產品結構、區位和綜合實力都存在一些問題。當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中國精耕市場的時候,天府可樂已沒有太多核心競爭力和發展空間。”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記者分析認為,從整個產業端、渠道端和消費端綜合來看,天府可樂的沒落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天府可樂在價格上也不具備競爭優勢。在天府可樂購物平臺旗艦店上,一箱15瓶的550ml天府可樂,價格為68元,每瓶折合4.5元。相比之下,類似規格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定價大多在每瓶3元至4元。
天府可樂想要消費者買單,如果光靠情懷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未來國產汽水如何走?我想也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朱丹蓬認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