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07 14:47:36
1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277億美元,較11月末上升102億美元,升幅為0.33%。
每經記者 肖世清 每經編輯 馬子卿
1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277億美元,較11月末上升102億美元,升幅為0.3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外儲規模已經實現“三連升”。2022年10月末,外儲規模環比上升235億美元,11月末外儲規模環比上升651億美元。
外匯局表示,2022年12月,受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及預期、全球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下跌。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277億美元,較11月末上升102億美元,升幅為0.33%。記者注意到,2022年10月末,外儲規模在歷經多次下跌后首次回升,截至目前已經實現“三連升”。
分析外儲規模上升原因,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對每經記者表示,12月份我國外匯儲備余額增加,主要反映了匯率變化和資產價格變動的綜合影響。貨幣方面,洲際交易所美元匯率指數有所下跌,非美元貨幣兌美元匯率總體上漲,其中,歐元、日元、英鎊均上漲。資產方面,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下跌。
管濤稱:“進入第四季度,隨著美元匯率指數和美債收益率沖高回落,以美股為代表的全球風險資產價格反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連續3個月環比上升,其增加的主要貢獻應該是來自非美貨幣匯率和股債價格反彈的正估值效應。”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2022年12月,全球通脹雖高位回落但仍遠高于各國政策目標,發達國家繼續收緊貨幣政策,全球債券和股票價格總體下跌,我國外匯儲備受到資產價格變化的負面影響。
與此同時,溫彬也強調:“不過美國通脹先于歐洲回落,美國加息已充分定價,美元指數高位回落,全月下跌2.3%,也有利于我國外匯儲備中的非美元部分因匯率折算而升值。從兩方面看,在匯兌和資產估值因素相互對沖的情況下,12月我國外匯儲備環比增加102億元,表明國際收支的改善起到了較大作用。特別是12月我國滬深股市‘北向通’凈流入資金超過350億美元,表明海外資金繼續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和資本市場的前景。”
分析2022年全年外匯儲備規模特點,管濤指出,2022年全年,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一直保持3萬億美元以上,外匯儲備余額波動主要受估值效應的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外匯儲備規模下降1.3萬億美元至11.6萬億美元,降幅為10.22%。
管濤認為,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全年基本穩定,并且是“名減實增”,反映了貿易大順差、直接投資凈流入,基礎國際收支順差強勁,對沖資本外流特別是短期資本流動沖擊的“防火墻”作用,彰顯了我國對外經濟部門的韌性。這有利于外界增強對我國經濟的信心,充分發揮外匯儲備對于國家經濟金融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
溫彬也表示,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全年基本穩定,始終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四季度連續三個月上升,有利于外界增強對我國經濟的信心,充分發揮了國家經濟金融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
展望下階段,管濤表示,往前看,美聯儲等外國央行貨幣緊縮影響進一步顯現,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世界經濟增長動能減弱,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較大。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加之我國回歸匯率政策中性,央行基本退出外匯市場常態干預,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
溫彬認為,展望2023年,受高通脹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收緊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增速和外需可能放緩,但我國對外出口潛力大、韌性強,經常項目將繼續保持順差格局;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穩固回升,人民幣資產仍具備較大吸引力,資本和金融賬戶趨于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總體平穩,有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穩定。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142698270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