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07 16:40:19
◎百利天恒是今年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也是成都市溫江區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本土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1996年,百利天恒的前身百利藥業在溫江建廠。在公司創始人朱義帶領下,百利天恒現為一家集藥品研發、生產與營銷一體化的現代生物醫藥企業,擁有化藥制劑與中成藥制劑業務板塊和創新生物藥業務板塊,具備包括小分子化學藥、大分子生物藥及抗體偶聯藥物(ADC藥物)的全系列藥物研究開發生產能力。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39443
1月6日,百利天恒(SH688506,股價32.05元,市值128.52億元)登陸科創板,發行股票數量4010萬股。
上市首日,百利天恒盤中一度漲超40%,截至收盤漲29.76%,報32.05元/股。百利天恒的前身是成立于成都市溫江區的百利藥業。目前,百利天恒集藥品研發、生產、營銷于一體,擁有化藥制劑與中成藥制劑業務板塊和創新生物藥業務板塊。其中,公司在創新藥領域主要聚焦新型抗體藥物。
百利天恒是今年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也是成都市溫江區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本土企業。
1月6日,成都市溫江區本土藥企百利天恒成為今年首家成功登陸科創板的企業,也是溫江區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四川科創板上市企業增至18家。
上市交易首日,百利天恒開盤價28.75元/股,盤中一度漲超40%。截至當日收盤,百利天恒漲29.76%,報32.05元/股,總市值128.52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1996年,百利天恒的前身百利藥業在溫江建廠。在公司創始人朱義帶領下,百利天恒現為一家集藥品研發、生產與營銷一體化的現代生物醫藥企業,擁有化藥制劑與中成藥制劑業務板塊和創新生物藥業務板塊,具備包括小分子化學藥、大分子生物藥及抗體偶聯藥物(ADC藥物)的全系列藥物研究開發生產能力。
公司擁有中美兩地研發中心、1個大分子生物藥及抗體偶聯藥物(ADC藥物)生產企業、2個化藥制劑生產企業、1個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1個化學中間體生產企業以及2個藥品營銷公司;覆蓋從中間體、原料藥到制劑的上下游一體化能力及“研發-生產-營銷”完整全生命周期商業化運營能力。
本次公司公開發行4010萬股,募資凈額約8.84億元,用于抗體藥物產業化建設項目、抗體藥物臨床研究項目、腫瘤治療領域創新抗體類藥物研發及新冠治療領域創新抗體類藥物研發項目。
與部分創新藥企業一致的是,百利天恒也因研發投入高企而處于虧損狀態。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07億元、10.13億元、7.97億元和3.05億元,呈逐年下降的態勢;相應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73.09萬元、3790.16萬元、-9999.13萬元和-1.38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持續為負。
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和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進入國家藥品集中采購清單,而公司未中標導致相關產品丟失較多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公司多款藥品推廣受限,導致相關產品銷量下滑。
持續加大的研發投入“拖累”利潤。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從2019年的1.81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2.79億元,研發費用占營收的比例由15.03%上升至34.97%,2022年1~6月占比進一步上升至56.84%。
根據百利天恒披露的研發進展,截至目前,百利天恒已自主研發了16個創新生物藥,涵蓋8個創新型雙/多抗體類在研項目、7個ADC在研項目和1個融合蛋白在研項目,這其中已有9個品種進入臨床階段,且有5個為全球獨家品種,具備顯著的稀缺性。其中,進展較快的雙特異性抗體SI-B001已在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食管鱗癌、頭頸鱗癌等多個上皮腫瘤上開展6個II期臨床研究,有望于2024~2025年在國內獲批上市。四特異性抗體GNC-038、GNC-039、GNC-035已全部進入Ib期臨床試驗,是全球前3個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四特異性抗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